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6课 国家出路的探索与列强侵略的加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2 道试题
1 . 1886年,黑龙江将军恭镗奏请建立漠河金矿,清政府命北洋大臣李鸿章派员筹办。1887年,李鸿章等人开始筹划开采,先奏定“漠河金厂章程",次年又成立“漠河矿务局”,并在漠河、奇乾河两处设立金厂,1889年投产。与该厂性质相似的是
A.江南制造总局B.上海轮船招商局.
C.上海发昌机器厂D.福州船政局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2 . 在近代中国,从“师夷长技以制夷”到“师夷长技以自强”,从“维新”代替“洋务”再到革命取代改良,这一系列变化主要是由于
A.“西学东渐”的深入B.民族危机的加深
C.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D.思想解放的推动
2021-07-08更新 | 9650次组卷 | 105卷引用:甘肃省白银市会宁县第四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3 . 轮船招商局成立后不久,美商旗昌轮船公司因轮船老化,再加上美国内战结束想重返国内市场而决定将其出售。轮船招商局抓住机会完成收购,后来其业务不仅遍及国内重要港口,同时也逐步扩展至横滨、神户、吕宋、新加坡等海外港口。此史实可以用来说明
A.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B.洋务企业的特殊属性
C.洋务运动的历史贡献D.洋务企业的发展轨迹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4 . 《剑桥中国晚清史》中写道:“太平军比同时代任何其他叛乱都更加专心致志地直接对付他们的时代危机,并提出了解决危机的具体办法。”这里的“时代危机”是指
A.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B.中国面临的被瓜分狂潮
C.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受到阻碍D.封建制度的落后
5 . 李鸿章对与列强签订的条约认识经历了四个阶段,即19世纪60年代以前的金帛议和,羁縻怀柔;19世纪70年代的羁縻勿绝,恪守条约;19世纪80年代的援例订约,追求平等;19世纪90年代及以后的放弃宗藩,谨守约章。这些变化说明李鸿章
A.大国中心外交观念逐步削弱B.由保卫主权转向了卖国
C.始终没有接受西方政治思想D.未尽到外交家应尽之责
6 . 1893年,上海机器织布局发生火灾。当时的英文报刊发表评论:“由于他们对允许外国人的进口轧花、纺纱、织布等机器一事,过去曾经设置现在仍然设置一切可能的障碍,所以对外国人来说,试图挽救……织布局,那是不可思议的。”这表明上海机器织布局
A.引进了西方先进生产方式B.经营上采取封建管理体制
C.对列强经济侵华有所抵制D.得到了西方国家大力支持
7 . 部分学者对近代中国某一重大历史事件的评价为:“它在文化交流商务往来、科学技术 上拉近了中国与世界的距离。”;“它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延缓了而不是加速了中国 半殖民地化的进程”。下列哪一图片内容能从根本上反映这一历史事件失败的原因( )
A.B.
C.D.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如果从中国近代化的角度考察鸦片战争后中国历史的发展,洋务运动可以说迈出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其中最突出的表现是
A.对封建制度实行一定程度的改良和革新
B.兴办新式学校,派遣留学生
C.引进西方科学技术,兴办近代军事、民用工业
D.建立了一支近代化的海军
9 . 如图是1900年法国发行的绘有“联军合力让中国巨人四分五裂”的漫画明信片。在其反映的历史事件之后
A.清政府被迫割让大片领土B.列强开始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C.中国首次允许外国人在华设厂D.清政府堕落为“洋人的朝廷”
2021-01-15更新 | 70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白银市第十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10 . 甲午战争开战之初,李鸿章曾致电驻平壤清军统领,转述一名“洋将”的看法:“日人矮小,地土浇薄,人物一体,不能耐久,以我所长,攻日所短,胜算可操。”这种观点在当时相当普遍。由此可见,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的重要原因是
A.日本国力不如中国B.清末军事改革失败
C.民众国家意识薄弱D.清军将士盲目自信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