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6课 国家出路的探索与列强侵略的加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5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对下表内容解读正确的是
领域表述
政治清政府继续存在了48年,期间一度还出现了“同光中兴”。60年以后,中国又掀起了另外一场革命,真正意义上的资产阶级革命。
经济经济贸易中心由珠江流域转向长江流域
社会促使一部分“拥清”力量演化为“反清”力量。

A.鸦片战争后清政府放弃了闭关锁国政策
B.太平天国运动客观上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
C.甲午中日战争失利并未中断中国近代化进程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民族矛盾上升为社会主要矛盾
19-20高三上·天津南开·期末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2 . 牙商是中国旧时商业活动中为买卖双方说合交易的居间商人。明有官牙、私牙之别。到近代,牙商发展为“买办”。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明代商书《士商类要》中写道“买卖要牙,装载要埠”“买货无牙,秤轻物假,卖货无牙,银伪价盲。所谓牙者,别精粗,衡重轻,革伪妄也。”据明代万历年间的《扬州府志》所载:“四民自士农工贾而外,惟牙侩最多,俗云经纪,皆官为给帖。凡鱼、盐、豆、谷、觅车船、雇骡马之类,非经纪关说则不得行。常值之外,另与‘用钱’。扬州、瓜、仪,经纪不下万数。”


(1)依据材料一,概括明代牙商的行业特点及发展情况。

材料二   “买办”简而言之乃是近代中国的一个特殊职业,他们同外商订立契约,交纳保证金,以外商名义和华商做生意。自清末诞生之日起,买办这个特殊群体即饱受非议。其后世形象,可谓大起大落。

时间人物、著作主要观点
晚清时林则徐“买办等本系汉奸”
1920年陈独秀“所谓中国资本家都直接或间接是外国资本家的买办,只能帮着外国资本家来掠夺中国人,只希望他们发达起来能够抵制外国资本家,能够保全中国独立,再过一两世纪也没有希望”。
1923年马寅初(经济学家)“中外通商,语言不同,习惯各异,不得一能代表两方意思者,介于其间,欲求交易之成,必不可得”,但买办制度“害多利少”。
1980年汪熙《关于买办和买办制度》
“资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桥梁和得力的帮凶”,但“买办所参与的推销洋货,收购土产的活动震撼了中国家庭手工业与小农经济相结合的顽固结构”“买办积累转化为民族资本是违背外国资本意志的,是一个历史的进步”。
2000年金普森、易继苍《买办与中国近代社会阶层的变迁》“买办不仅在数量上、投资的规模上极力侧身于近代工商企业,而且获利颇丰。买办的这些活动,给社会的各个阶层做出了一个很好的示范作用,带动了国人投资近代新式企业的热情,有利于近代民族资产阶级队伍的扩大”。
2014年聂好春《买办与近代中国经济发展研究》“买办是新的生产关系的建设者和旧的生产关系的破坏者”“买办促使近代中国社会的经济结构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买办是商界精英和早期经济现代化运动的主干力量”“买办是近代商会的中坚”。


(2)依据材料二,以“中国近现代对买办认识的变化”为题,结合时代背景加以解读。(要求:解读充分,表述清晰完整。)
2020-03-17更新 | 45次组卷 | 2卷引用:天津市南开区2019-2020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3 . 关于首开甲午海战第一炮的记载,中日不尽相同。中方:倭三舰放真弹,轰击我船。日方:济远(北洋水师军舰)首先向我开炮。对这一不同解读最合理的解释是
A.日方极力推卸责任B.中方记录客观属实
C.历史文献皆不可信D.双方受制各自立场
2020-03-03更新 | 11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0届上海市奉贤区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4 . 下表为时任京师同文馆总教习、美国长老会传教士丁韪良主持编制的课程表。下列关于该表解读正确的是
A.西方列强控制京师同文馆的课程设置
B.“西学”教学内容涉及较为广泛
C.外语学习成为京师同文馆的主要内容
D.中国传统教育内容不占首要位置
2020-02-26更新 | 46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益阳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统考历史试题
5 . 商务印书馆历史教科书1906年版记载:“自秀全倡乱十六省,蹂躏十六省。”1933年版:“洪秀全等因势利导,唤起大众的民族意识。”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教科书不能真实地反映历史B.商务印书馆背离了时代潮流
C.历史教科书打上了时代烙印D.编者主观立场决定历史评价
6 . 下列对中国近代不平等条约的解读,错误的一项是
选项史料历史解读
A“大皇帝凡有新恩施加及各国,亦应准英人一体均沾”片面最惠国待遇
B“其英人如何科罪,由英国议定章程、法律发给管事官照办”领事裁判权
C“……得在中国通商口岸、城邑任便从事各项工艺制造”五口通商
D“惩办伤害诸国国家及人民之首祸诸臣……”严禁人民反帝

A.AB.BC.CD.D
7 . 近代中国民族工业产生后,历经曲折,风雨兼行。结合所学知识,根据下列研究数据,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①近代民族工业兴起与初步发展   ②民族工业形成完整的工业体系
③城市手工业有了一定程度发展   ④民族工业发展出现第一个高潮
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
8 . 纵观近代前期先进人士的有关言论,少数人对“中体西用”这一文化原则整体上的正确性有过疑虑,但从未有人对其所含的民族性提出过怀疑。对“民族性”的解读,正确的是
A.提倡抵御侵略,维护中华文明B.突出实用效率,批判崇洋虚无
C.抬高中学地位,贬低西学价值D.明确反帝爱国,倡导中学主导
2019-12-21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太原市第五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11月月考历史(文)试题
9 . 下图为京师大学堂的匾额,对此解读不正确的是
A.他是在戊戌变法期间所创立
B.它促进了西学新知的传播,改变了旧式教育制度
C.它为近代中国新式教育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D.它培养了一批外语、军事、科技人才
2019-12-26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徐汇区南洋模范中学2019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2013·上海·高考真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10 . 1870年清朝大臣崇厚出访法国。他受邀参观巴黎下水道工程后,觉得曾被无数法国人踩在脚下,这是法国政府的蓄意羞辱。事实上,法方为了展示城市建设成果,只安排贵宾参观此工程。同一天,还有两位来自巴西的王子也应邀参观。对此,今人解读最接近史实本质的是
A.崇厚没有理解法国政府的用意B.崇厚希望“师夷长技以制夷”
C.崇厚对外情茫然无知D.崇厚自认为受了“胯下之辱”,有失身份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