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6课 国家出路的探索与列强侵略的加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0 道试题
1 . 1895年3月,俄国为保证辽东半岛保持“战前原状”而对日本进行了警告。法国作为俄法同盟的一员,出于义务支持俄国,而德国一心想使俄国卷入亚洲事务,以减少它对欧洲的压力,也参加干预。“三国干涉还辽”的相关背景是
A.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B.德国抢占胶州湾
C.中日《马关条约》的签订D.俄国强租旅顺大连
2 . 海防建设是世界各国维护领海主权的重要措施。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下图是 1842 年 8 月 29 日南京下关江面艘外国军舰上的情景。


材料二   甲午一战,中国不但战败,而且蒙垢受辱。中国军队始终没有打过一次胜仗,形胜之地一一委弃,临阵不战而逃。中国殷殷寄以厚望的舰队被可耻地驱逐到设防的港口内,匿不出战。

——《远东国际关系史》


(1)据材料一,材料中的“外国”最有可能是何国?在此情景出现的次年,此国又在中国获得了哪些特权?
(2)据材料二并结合有关史实分析,材料中的“港口”指的是哪里。中国舰队“匿不出战”对这场战争的态势有何影响?
(3)据材料三概括近代中国海防废弛的原因。
2022-02-14更新 | 49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衡水市冀州区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等级考)历史试题
3 . 马勇在《甲午战争十二讲——温情敬意看历史》中说:“我想甲午战争真正带给中国的教训和启示就是如李鸿章所讲的,'一场战争让中国付出了巨大代价,但是终于把中国长长的大梦惊醒了中国终于在悲情的状态下重新出发了。”该学者认为
A.温情敬意是历史基本史观B.李鸿章是反思甲午战争第一人
C.民族危机引发了民族觉醒D.甲午战争让中国彻底摆脱沉沦
4 .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由于中国人闭关自守、骄傲自满,三次灾难性的战争使他们受到了巨大的刺激:第一次是1839-1842年同英国的战争,第二次是1856-1858年同英法的战争,第三次是1895年同日本的战争,其结果是入侵和反入侵的连锁反应,它产生了一个新中国,产生了至今震撼着远东和全球的影响。”这说明
A.没有近代西方国家的侵略就没有新中国
B.战争改变了远东和世界的格局
C.战争是推进近代中国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
D.战争促使中华民族反思与前进
2021-10-23更新 | 867次组卷 | 42卷引用:河北省唐山市曹妃甸区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全球通史》记载,西方列强维持着几支炮舰舰队,在从上海到重庆1500里长的、在横穿中国中心的长江中巡逻。实际上,英国海军中有位军官还拥有“长江海军少将”的头衔。该现象最早可能发生在
A.鸦片战争之后B.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
C.甲午中日战争之后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之后
6 . 《马关条约》签订后,台湾新竹秀才姜绍祖自散家财,招募义军,组织抗日。台湾苗栗秀才徐骧率义军与敌人浴血奋战,中弹跌倒时,仍然高呼:“大丈夫为国捐躯,死而无憾!”这些旨在说明
A.是中国儒家思想品德的缩影B.知识分子都具有强烈的爱国之心
C.台湾自古以来就是我国不可分割的领土D.是顾炎武亡国思想的主要表现
2021-07-31更新 | 443次组卷 | 14卷引用:河北省保定市第三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7 . 下列条款中体现出19世纪末列强对华经济扩张新特征的是
A.将进口商货运往内地之时欲暂行存栈,除勿庸输纳税钞
B.货物自在某港按例纳税后,即准由中国商人遍运天下
C.于通商口岸、城邑任便从事各项工艺制造,得将各项机器任便装运进口
D.大合众国船只进通商各港口时,必将船牌等件呈交领事官,转报海关
20-21高三上·全国·阶段练习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晚清(18401912年),是清朝统治的晚期。关于这一时期的历史,海内外学者著述颇丰,叙述各有侧重,如《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近代中国的国际契机:朝贡贸易体系与近代亚洲经济圈》《中华帝国晚期的叛乱及其敌人》,这些书名反映了作者对时代特征的理解。


结合所学知识,就晚清这一历史时期,自拟一个能够反映其时代特征的书名,并运用具体史实予以论证。(要求:论证充分,史实准确,表述清晰。)
2021-04-19更新 | 210次组卷 | 3卷引用:河北省沧州市肃宁县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4月月考历史试题
9 . 恩格斯在论及某场战争时说:“不管这次战争的直接后果如何,有一点是必不可免的:古老中国整个传统的经济体系将完全崩溃。……在陆地和海上打了败仗的中国人将被迫欧化,全部开放它的港口通商,建筑铁路和工厂。”恩格斯所说的“这次战争”的历史影响在于(  )
A.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B.开启了中国近代化的艰难历程
C.为中国思考制度变革提供了历史契机D.极大地削弱了清政府的统治合法性
2021-04-16更新 | 259次组卷 | 35卷引用:河北省衡水市第十四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一调考试历史试题
10 . 东北亚地区的和平与发展符合时代的主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甲午)战争的结果使日本一跃而为新兴的军事强国,挤进了帝国主义的行列,构成对朝鲜和中国安全的威胁,进而纵横捭阖,与西方强国争权夺利。

日本对于三国干涉还辽,强迫它交出已到手的赃物,引为奇耻大辱,认定日、俄为争夺朝鲜和中国东北迟早必出一战。19042月,日、俄双方相互宣战。

——摘编自丁铭楠等《帝国主义侵华史》

材料二   1905年,日、俄签订《朴茨茅斯和约》.其主要内容有:俄国承认日本在朝鲜的政治、军事、经济的绝对利益;俄国自中国东北搬兵,除辽东半岛外,东北的一切地方均交还中国;俄国将辽东半岛的租借权、南满铁路及有关特权均无偿转让给日本。

——摘编自赵建民《日本通史》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甲午战争后日俄矛盾日趋尖锐以致引发战争的原因。
(2)分别归纳这两次战争对东北亚地区政治格局的影响。
2021-04-12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石家庄市元氏县第四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