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6课 国家出路的探索与列强侵略的加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7 道试题
1 . 1898年《华盛顿邮报》的一篇社论:“无论如何,我们为一种新的感觉所激励。……就像尝到在屠场上的鲜血的味道,人们尝到了帝国的味道。”其评价的事件是
A.南北战争B.美西战争C.门户开放政策D.第一次世界大战
2021-05-28更新 | 177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宝山区2021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2 . 劳劳车马
晚清重臣李鸿章(1823-1901年)自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中进士后步入仕途,亲历晚清诸多重要历史事件,历史上褒贬不一。

材料一 李鸿章生平大事年表

时间事件
1861组建淮军,抵抗起义军队
1872创办轮船招商局,投身运动。
1885与法国签订中法
1895甲午战争失败,与日本签订
19019月,代表清政府签订《辛丑条约》:11月,去世。

材料二 劳劳车马未离鞍,帖事方知一死难。三百年来伤国步,八千里外吊民残。秋风宝剑孤臣,落日旌旗大将坛。海外尘犹未息,请君英作等闲看。

——【清】李鸿章《临终诗》

材料三 吾敬李鸿章之才,吾惜李鸿章之识,吾悲李鸿章之遇。…彼非无鞠躬尽死而后已之心,后彼弥缝偷安以待死者也。彼于未死之前,当责任而不辞,然未尝有立百年大计以遗后人之志。请所谓做一日和尚撞一日钟。中国朝野上下之人心,莫不皆然,而李亦其代表人也。

——梁启超《李鸿章传》


(1)根据所学,完成材料一表格中的填空。如獨补充有关李鸿章参与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内容,还可补充哪些史实?
(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如何理解李鸿章所说的“海外尘氛犹未息”。
(3)根据材料三,你如何理解梁启超对李鸿章境遇的价?
(4)结合上述材料及所学,你对李鸿章有何评价?
2021-05-14更新 | 139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金山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3 . 1941年12月9日,太平洋战争爆发,中国政府发表《国民政府对日宣战文》声明:“所有一切条约、协定、合同,有涉及中日间之关系者,一律废止。”属于废止之列的有
A.《马关条约》B.《大西洋宪章》C.《开罗宣言》D.《南京条约》
2021-05-04更新 | 71次组卷 | 3卷引用:上海市嘉定区2021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4 . 李鸿章晚年心酸自叹“三十年来无时不在被谤”。其“被谤”缘于
A.师夷与制夷B.洋务与外交C.维新与自强D.忠君与扶清
2021-04-18更新 | 99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静安区2021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近代史上,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始于
A.第二次鸦片战争后B.甲午中日战争后
C.戊戌变法失败后D.镇压义和团运动后
6 . 下列条款出自中国近代某不平等条约,该条约是
A.《南京条约》B.《天津条约》
C.《北京条约》D.《马关条约》
2021-04-17更新 | 88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浦东新区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7 . 晚清状元张謇的一篇日记,对某条约中清政府允许外国人在中国设厂发出“几罄中国之膏血”的感慨。该条约是
A.《南京条约》B.《天津条约》
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
2021-02-17更新 | 69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奉贤区2021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8 . 清末爱国人士黄遵宪在给好友的信中说:“新约规定,天旋地转……敲骨吸髓,设机造货,夺我生产”……此“新约”是指
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
9 . 1895年后,清政府向外国银行团高息借贷3亿两白银。主要用于
A.重建北洋舰队B.筹资预备立宪
C.偿还对日赔款D.招抚义和团民
2021-02-17更新 | 103次组卷 | 2卷引用:上海市浦东新区2021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10 . 到1914年,外国在华工业投资总额约为1106万美元,较1894年前扩张了近8倍。各国纷纷扩大在华资本的所谓“法律”依据是
A.《南京条约》B.《天津条约》
C.《北京条约》D.《马关条约》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