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6课 国家出路的探索与列强侵略的加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1 道试题
1 . 下图漫画讽喻了列强对近代中国某次侵略战争的态度。一中年大汉被一小个子打得鼻青脸肿,一帮西方人在旁边无动于衷地互相嘀咕:先别忙,让他们那帮黄脸人自己先打个痛快再说。此次战争导致
A.中国开始丧失关税主权B.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
C.列强火烧圆明园D.列强可在北京驻军
2021-12-30更新 | 124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岳阳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教学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 . 据海关关册统计,1872年有外商343家,1882年有外商440家,1892年有外商579家。据香港一家刊物记载,在1865年,全国还只有外资企业78家,至1893年底已增至580家,主要集中于金融业、商业和航运业、工业三大类。这说明
A.外商资本投资的重点放在中国B.资本输出成为列强侵华主流
C.中国开放政策对外资有吸引力D.列强重视对中国的经济渗透
3 . 下图为清末杨家埠村年画《两国合好》,反映中日两国签订《马关条约》的场景,画面上日方代表跪拜清廷官员。这一作品
A.反映了民众对和平的深切向往B.显示了作者大胆丰富的想象
C.折射出朝贡外交观念仍未改变D.体现了清代人物画以形写神
2021-11-21更新 | 206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湖南师大附中2022届高三上学期月考(三)历史试题
4 . 近代历史上中国共开放通商口岸100多个。从下列两幅近代中国通商口岸示意图中,反映出这一阶段
A.中国的领土主权不断遭到破坏B.列强控制了中国的经济命脉
C.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半封建国家D.中国民族危机的逐渐加深
2021-11-08更新 | 1022次组卷 | 22卷引用:湖南省岳阳市岳阳县第一中学2022届高三10月月考历史试题(高频考点竟赛)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从公元600年日本派遣第一批使团前往中国,直到838年最后一次遣使,日本一直在学习和借鉴中国文化。日本从中国学到了文字、佛教、儒学、文学、音乐和建筑,这些都成为日本文化的基本组成部分。中国元素进入日本主要是通过为数不多的去长安学习的日本僧侣和官员,以及少部分中国人将中国文化的一部分带入日本。即使在十九至二十世纪西方文化进入日本后,中国文化依然保存了下来,在日本,人们还能背诵一些从中国传来的格言,他们弹奏源自中国的弦乐器,背诵来自中国的诗歌,仿佛就是日本原创,两国广泛的文化共性成为互相理解的基础。

材料二   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以后,清政府高层认为学习日本现代化的经验可能是中国复兴的捷径,直到1937年日本全面侵华之前,日本成为现代全球文化的中介,中国积极地投入了一系列学习明治日本发展经验的运动。大量的中国官员访日,成百上千位日本教习和顾问在中国工作,超过五万人的中国留日学生。中国受到日本影响的方面包括君主立宪改革、师范教育与大学的发展、建立警察系统、现代法律框架的奠定、革命运动的兴起等。

——摘编自傅高义《中国和日本:1500年的交流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隋唐时期中日文化交流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清末中日文化交流的变化及原因。
6 . 1894-1904年,日本东洋史学逐渐成型,日本学术界对中国的研究由聚焦于汉族中国历史文化转向对中国四裔(满洲、蒙古、新疆、西藏)历史地.理的研究。其主要原因是日本
A.争夺中国史研究优势地位B.对中国传统文化感兴趣
C.受中国经世致用学风影响D.学术研究服务对外扩张
7 . 《马关条约》签订后,台湾新竹秀才姜绍祖自散家财,招募义军,组织抗日。台湾苗栗秀才徐骧率义军与敌人浴血奋战,中弹跌倒时,仍然高呼:“大丈夫为国捐躯,死而无憾!”这些旨在说明
A.是中国儒家思想品德的缩影B.知识分子都具有强烈的爱国之心
C.台湾自古以来就是我国不可分割的领土D.是顾炎武亡国思想的主要表现
2021-07-31更新 | 443次组卷 | 14卷引用:湖南省益阳市箴言中学2021届高三第十次模拟历史试题
8 . 大大加深了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的不平等条约是
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
2021-05-27更新 | 18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长沙县第九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9 . 李鸿章在甲午中日战争后表示:“永眠的中华开始觉醒,日本给予清国的刺激,相信对我国将来的进步会发生最有益的影响。”据此可知,李鸿章认为
A.《马关条约》加深了民族危机B.该战争推动了民族意识的觉醒
C.先进知识分子开始向西方学习D.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10 . 郭廷以认为,甲午战后(六年间),列强对中国的侵凌,空前凶猛,中国的反应亦随之激烈。反应有两种类型,一为外察大势,内求诸已,认为必须大事变革……为昧视时代,仍要返回中国中心之世,与外界绝缘。这表明时代主题是
A.反抗封建专制B.学习西方文化
C.批判传统文化D.挽救民族危亡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