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6课 国家出路的探索与列强侵略的加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6 道试题
1 . “在此以后,外国渗透中国的方式从外贸领域扩大到投资、生产、销售、金融各个领域,直接改变了原有的‘小农——手工业生产方式’,使中国在经济上和财政上都日益陷入对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依附地位。”上述变化主要是由于签订了
A.《南京条约》B.《马关条约》C.《北京条约》D.《辛丑条约》
2022-01-27更新 | 261次组卷 | 139卷引用:江西省抚州市南城一中2020-2021学年高二4月月考历史试题
2 . 著名学者金冲及指出:“假如用短近的眼光看,甲午战争对中国而言是一场备受屈辱的悲剧;但是用长远的眼光看,却又是一个新的起点。屈辱迫使人们重新进行反思,屈辱促使人们猛醒。”“新的起点”是指甲午战争
A.推动了文学革命的兴起B.打断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C.促进了民族意识的觉醒D.造成了中国宗藩体系解体
3 . 鸦片战争后,列强在我国强行投资设厂。甲午战后,《马关条约》规定,日本臣民得在中国通商口岸城邑,任便从事各项工艺制造,又得将各项机器任便装运进口,只交所定进口税。这一规定
A.使日本控制了中国重工业B.使中国民间手工业完全破产
C.使中国开始产生机器大工业D.进一步冲击了中国的传统产业
4 . 1891年,四川省货物进口总值为146.5万关两,出口总值为139万关两,两者相抵后,四川仅入超7.5万关两。到1915年,四川的入超迅速增至193.2万关两,24年之中增至25.76倍。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内河航运权遭到破坏使洋货大量涌入
B.辛亥革命的爆发加剧了帝国主义的干涉
C.《马关条约》允许列强在华投资设厂
D.重庆开埠使内陆与世界市场的联系加强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近代历史上中国共开放通商口岸100多个。从下列两幅近代中国通商口岸示意图中,反映出这一阶段
A.中国的领土主权不断遭到破坏B.列强控制了中国的经济命脉
C.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半封建国家D.中国民族危机的逐渐加深
2021-11-08更新 | 1022次组卷 | 22卷引用:江西省南昌市进贤县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6 .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由于中国人闭关自守、骄傲自满,三次灾难性的战争使他们受到了巨大的刺激:第一次是1839-1842年同英国的战争,第二次是1856-1858年同英法的战争,第三次是1895年同日本的战争,其结果是入侵和反入侵的连锁反应,它产生了一个新中国,产生了至今震撼着远东和全球的影响。”这说明
A.没有近代西方国家的侵略就没有新中国
B.战争改变了远东和世界的格局
C.战争是推进近代中国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
D.战争促使中华民族反思与前进
2021-10-23更新 | 867次组卷 | 42卷引用:江西省赣州市教育发展联盟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七次联考历史试题
7 . “……割地赔款的巨创深痛,给中国社会以全方位、深层次的巨大震荡。洋务运动破产了,维新运动早产了,而顽固派的得志和仇洋排外运动的勃发,使中国在本世纪初(20世纪)几乎惨遭亡国之祸。”造成上述现象的这场战争对中国最大的危害是
A.使清政府沦为洋人的朝廷B.刺激了列强对中国的瓜分
C.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D.进一步加重了人民的负担
8 . 甲午战后.西方列强在华资本输出的方式除了开设工厂外,还有开设银行、政治借款、修建铁路、开矿等。通过资本输出,列强控制了中国的经济命脉,攫取了大量的政治特权。西方列强对华资本输出
A.阻碍了中国工商业的发展B.刺激了民族资本主义兴起
C.加剧了清政府的财政负担D.造成民族工业的日益萎缩
2021-07-08更新 | 104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抚州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9 . 强迫中国签订不平等条约是近代历史上西方列强侵略中国的基本形式,请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银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

材料二   增开天津为商埠;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对英法两国赔款各增至800万两白银。

材料三   割辽东半岛、台湾及其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二亿两;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日本轮船可沿内河驶入以上各口;允许日本在中国的通商口岸开设工厂,产品运销中国内地免收内地税。


回答以下问题
(1)上述材料分别出自哪些不平等条约?又分别对中国造成了什么危害?
(2)依据上述材料,概括三个不平等条约有哪些相同点?与材料一、二相比,材料三反映出列强侵华特征有何新变化?
2021-04-29更新 | 94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南昌市进贤县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10 . 《甲午战争影响:沉痛的转身》一书中写道:“失败后的中国没有就此沉沦,没有怨天尤人,而是奋起,坦然承认失败,不犹豫转身向东,向打败自己的敌人学习。”材料表明在甲午战争后
A.维新变法具备了广泛的社会基础B.社会各阶层向日本学习的热情
C.近代中国人探索救亡道路的深化D.甲午战争增强了中国民族自尊心
2021-04-25更新 | 109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赣州市十六县(市)十七校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