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7课 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78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 . “这一运动强大的社会动员奇迹和爆发力使势头正盛的外国殖民者心头一震……改变了列强国家对中国和中国人民的普遍态度和观念,深刻认识到中国巨大的潜力和战斗力是不可短期战胜的。”这一运动
A.以推翻清王朝为目标
B.粉碎了列强瓜分中国的迷梦
C.促使清政府土崩瓦解
D.基本推翻北洋军阀统治基础
2 . 清军将领聂士成被义和团称为“二毛子”,被守旧人士攻击为“专攻义民以护洋人”,但他却在自己家人被拳民劫走的情况下英勇抵抗八国联军并壮烈牺牲。这反映出当时
A.君臣伦理与夷夏之辨的对立
B.现代意识与国粹观念的冲突
C.民族矛盾与阶级矛盾相交织
D.小农思想与工业文明的矛盾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下面为《南京条约》的部分条款。

款序内容
第二款自今以后,大皇帝恩准英国人民,带同所属家眷,寄居沿海之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等五处港口,贸易通商无碍。
第三款因大英商船远路涉洋,往往有损坏须修补者,自应给予沿海一处,以便修船及存守所用物料。今大皇帝准将香港一岛给予大英国君主暨嗣后世袭王位者常远据守主掌,任便立法治理。
第四款因大清钦差大宪等于道光十九年二月间经将大英国领事官及民人等强留粤省,吓以死罪,索出鸦片以为赎命,今大皇帝准以洋银六百万元偿补原价。
第五款今酌定洋银三百万元,作为商欠之数,准明由中国官偿还。
第六款今酌定水陆军费洋银一千二百万元,大皇帝准为偿补。
第十款进出口税费双方“秉公议定则例”,英国货物自在某港按例纳税后,即准由中国商人遍运天下,而路所经过税关,不得加重税例,只可照估价则例若干,每两加税不过分。

——摘编自王瑞成《条约制度与沿海边缘社会》

材料二   在近代中国,任何一次中外冲突都会导致新的不平等条约签订,义和团运动也不例外。

义和团运动被镇压之后,清政府与十一国列强签订《辛丑条约》,并根据《辛丑条约》又与英、美、日分别订立通商条约。这些条约,大大发展了不平等条约体系,将其推进到一个新阶段,列强由攫取条约特权,进而在政治、经济、军事、思想等方面对中国实施全面控制。与此同时,由于义和团运动表现出强烈的反抗精神,列强又不得不吸取教训,有所顾忌,对某些条约特权采取谨慎态度,如在传教特权、领事裁判权等方面作出让步。

——摘编自李育民《义和团运动对不平等条约体系的影响》


(1)根据材料一,概括《南京条约》的内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危害。
(2)根据材料二,说明义和团运动对不平等条约体系的影响。
2019-09-26更新 | 70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邢台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4 . 《天津一月记》记载:“团中云,最恶洋货,如洋灯、洋瓷杯,见即怒不可遏,必毁而后快。”由此可见,义和团
A.反抗外国侵略
B.民族民主意识觉醒
C.盲目排外
D.顺应世界发展潮流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孙中山说:“其(义和团)勇锐之气,殊不可当,真是令人惊奇佩服。所以经过那次血战之后,外国人才知道,中国还有民族精神,这种民族是不可消灭的”。孙中山认为,义和团运动
A.阻止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阴谋
B.改变了中国的半殖半封社会性质
C.取得了抗击八国联军的胜利
D.帮助中国赢得了国家的完全对立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美国人石约翰在《中国革命的历史透视》一书中写道:“无论如何,起义虽只是象征性、鲁莽的行动,但却是政府和人民联合行动的例证,由此能使西方从中吸取教训。”下列能够论证上述观点的是
A.太平天国运动
B.义和团运动
C.反割台斗争
D.三元里人民抗英
7 . 近代以来,反对外来侵略、赢得民族独立是中国人民的不懈追求。下表中实践与结果的对应,符合史实的是
实践结果
A19世纪80年代左宗棠收复新疆1884年,清政府在新疆设立自治区
B1938年国民政府组织徐州会战取得了抗战以来的最大胜利
C19世纪末掀起的义和团运动粉碎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阴谋
D1895年台湾人民的反割台斗争得到了清政府的支持,打击了日本侵略者

A.A
B.B
C.C
D.D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赫德说:“义和团之运动……无人才,无器械,一败涂地;然其始羽檄一飞,四方响应……自今以往,此种精神,必更深入人心,弥漫全国。他日必有义和团子孙,辇格林之炮,肩毛瑟之枪,以行今日义和团未竟之志者。”这反映出他认识到
A.义和团运动的巨大影响力
B.义和团运动盲目排外
C.中国人民继续发动义和团运动
D.武器落后是失败原因
2019-05-02更新 | 182次组卷 | 22卷引用:河北省保定市曲阳一中2019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9 . 鲁迅说:“因为多年受着侵略,就和这‘洋人’为仇,更进一步,则故意和这‘洋气’反一调:他们活动,我偏静坐;他们讲科学,我偏抚乩;他们穿短衣,我偏穿长衫;他们重卫生,我偏吃苍蝇;他们健康,我偏生病……”他描述的现象出现在
A.太平天国运动中
B.新文化运动中
C.辛亥革命中
D.义和团运动中
2019-01-30更新 | 603次组卷 | 36卷引用:2011届河北省冀州中学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卷
10 . 著名历史学家陈旭麓先生在《中国近代社会的新陈代谢》一书中所说:“从爱国主义出发回到中世纪(中世纪原指欧洲黑暗的中世纪时期,这里的“中世纪”指的是封建专制国家)。”此评价最适合于
A.太平天国运动B.新文化运动C.义和团运动D.辛亥革命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