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7课 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9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有人评价中国近代某一运动“代表民族情感,但不代表时代的脚步,不是民族觉醒,但促进了民族觉醒。作为一场爱国运动,其植根于经济的保守意识,抵御外侮的愿望同陈旧的天朝观念和华夷之见连在一起……由救国而误国是一种悲剧。”材料所说运动
A.诱导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B.达到了中国农民战争的最高峰
C.促进当时人民的思想解放D.粉碎了列强瓜分中国的迷梦
2022-01-22更新 | 805次组卷 | 33卷引用:安徽省安庆市第一中学2021届高三三模文综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义和团运动前,西方媒体对中国人的评价是“一群没有活力的群众”、“无可救药”、“没有民族热望”;之后却多见诸如“有光荣革命传统”、“具有强大的生命力”等议论。材料表明,义和团运动
A.完成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B.挽救了濒临崩溃的清政府
C.打退了列强对中国的侵略D.显示了中国人民伟大力量
3 .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自今以后,大皇帝恩准英国人民带同所属家眷,寄居大清沿海之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等五处港口,贸易通商无碍”

材料二   日本臣民得在中国通商口岸城邑,任便从事各项工艺制造,又得将各项机器任便装运进口,只交所订进口税。

材料三   “各省督抚文武大吏暨有司各官,于所属境内均有保平安之责。如复滋伤害诸国人民之事,或再有违约之行,必须立时弹压惩办,否则该管之员,即行革职,永不叙用,亦不得开脱别给奖叙”

——上述材料均摘自相关条约原文


(1)材料一、二、三分别出自近代哪些不平等条约。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列强侵略中国的方式发生的变化,并回答材料二、三反映的条约分别给中国带来的主要影响。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举例说明1840—1900年中国社会各阶级挽救民族危亡、振兴中华的探索。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4 . 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最主要的意义是
A.导致了八国联军侵华战争B.阻止了中国滑向半殖民深渊
C.打击了清政府的反动统治D.粉碎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阴谋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5 . 中日甲午战争后,民间组织义和团自发进行的反帝爱国运动最主要的意义是(   
A.导致了八国联军侵华战争B.粉碎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阴谋
C.阻止了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D.打击了清政府的反动统治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下图为近代中国某团体用于联络、传递消息的信物拓片。该团体的抗争
A.以维护清廷的统治为核心目标B.是迫于八国联军侵华的自发抵抗
C.极大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D.客观粉碎了列强瓜分中国的企图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义和团被帝国主义勾结清政府剿杀于血泊之中。义和团运动的失败,导致了清廷媚外虐民面目的充分暴露,使中国人民对清廷的态度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更多的人走上了反清的革命道路。对该材料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A.义和团运动粉碎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迷梦
B.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C.资产阶级民主运动由此兴起
D.义和团运动促进了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发展
2021-09-26更新 | 211次组卷 | 44卷引用: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政治史第四单元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第12课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作业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孙中山指出:“庚子、辛丑以后,中国人的脾气,被帝国主义者认识清楚了些。知道一味的强硬手段,还不济事;必须用些柔和方法,才能将爱和平讲礼貌的中国人压服得住。”促使帝国主义者对华策略改变的历史事件是
A.太平天国运动B.义和团运动C.辛亥革命D.国民革命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孙中山提到:“庚子、辛丑以后,中国人的脾气,被帝国主义者认识清楚了些。知道一味的强硬手段还不济事;必须用些柔和方法,才能将爱和平讲礼貌的中国人压服得住。”让帝国主义者“认识清楚了些”的主要原因是
A.《辛丑条约》的签订B.代理人统治的实现
C.义和团运动的影响D.清末“新政”的实施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名校
10 . 义和团在斗争中提出“扶清灭洋” 口号的主要原因是(     
A.清政府对义和团由镇压政策改为“招抚”政策B.义和团对清朝封建政权的本质缺乏明确认识
C.当时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十分尖锐D.义和团内部被地主阶级篡夺了领导权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