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7课 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9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有学者指出:由于义和团运动盛期的民族信仰狂热和“剿灭洋鬼,的狂热都是建立在非理性基础之上,所以它们不仅在运动失败之后急遽瓦解,而且更进一步普遍堕落为极端的恐洋或崇洋。这反映了
A.“扶清灭洋,违背现代化潮流B.义和团运动助长盲目崇外心理
C.仇外心理导致义和团运动爆发D.国民心态制约中国现代化进程
单选题-单题 | 困难(0.15) |
名校
2 . 梅林在《新时代》杂志发表《中国的骚乱》一文,写道:“据我们所知,中国人从来没有企图拿着武器扼杀欧洲的“文明和人道’,然而‘铁拳政策到中国去干什么却是大有文章的,无论如何是跟欧洲的文明和人道是风牛马不相及的”。材料中的“骚乱”指的是
A.义和团运动B.八国联军侵华C.甲午中日战争D.民主革命浪潮
3 . 蔡元培指出:“满洲政府,自慈禧太后下,因仇视新法之故,而仇视外人,遂有义和团之役,可谓顽固矣。然一经庚子联军之压迫,则向之排外者,一转而反为媚外;凡为外人,不问贤否,悉崇拜之;凡为外俗,不问是非,悉仿效之。”这表明
A.向西方学习的思想观念应时而生B.崇洋媚外的心理取代仇外观念
C.义和团运动缓解了国人排外心理D.传统文化制约中国近代化进程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它的经济基础始终是在封建的农业社会里,所以它是一个无组织的原始的农民之反帝国主义暴动……徒有其冲动的反抗热情,而没有看到历史的进化趋势,不了解科学的革命方法,所以失败。”“它”指的是
A.鸦片战争B.太平天国运动C.义和团运动D.八国联军侵华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任何国家“皆无此脑力与兵力可以统治此天下生灵四分之一”,“瓜分一事,实为下策”。促使外国列强得出此认识的事件是()
A.太平天国运动B.辛亥革命C.戊戌维新运动D.义和团运动
2020-05-13更新 | 158次组卷 | 18卷引用:安徽省霍邱县第二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如表是关于义和团运动的相关表述,据此可知
义和团在北京前门点火焚烧洋货铺和洋药店,结果火势蔓延,烧掉了附近的商铺和民居李希圣的日记(1900年任职在北京刑部)
义和团“其党焚杀劫掠,无所不至”劳乃宣(负责剿杀义和团的官员)
拳民出死力为国宣难,入京以来,秋毫无犯晚清大臣刚毅记载
义和团运动是反对外国帝国主义的情绪和怒火的非理性的爆发费正清《剑桥中国晚清史》

A.历史解释与历史事实难以统一B.历史解释具有一定的主观性
C.历史事实因史料冲突无从确证D.历史叙述取决于时代的变化
7 . 义和团把反对不平等条约作为自己的使命,提出“待当重九日,剪草自除根”。所谓“除根”,即从根本上铲除不平等条约,也就是它的“灭洋”纲领,例如“一概鬼子都杀尽,我大清一统太平年”等等。这反映了
A.义和团运动盲目排外仇视外国事物B.不平等条约严重损害了中国的利益
C.农民阶级斗争缺乏先进理论的指导D.“扶清灭洋”容易被清统治者利用
2020-02-20更新 | 48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淮北市濉溪县2020届高三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下表反映了1861~1898年中国教案的情况
时间
数量
项目

1861-1894

1895-1898




房产、地产纠纷193
文化、习俗冲突133
口角细故70
干涉词讼20
团会对教民的打击011
其他52

促成表中教案不同类型数量变化的主要原因应是
A.中国军民的团结对敌B.中西文化观念巨大反差
C.民族危机的日益加深D.列强对华经济侵略加剧
9 . 如图是美国的一幅漫画《来自东方的忧虑》(1901年)。该漫画作品
A.反映了中国已经摆脱不平等条约束缚
B.表明清政府近代化改革成效巨大
C.隐含着中国的反抗对列强统治的冲击
D.体现了列强难以维系在华的统治
2020-01-17更新 | 108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马鞍山市第二中学2020届高三第二次阶段性素质测试文综历史试题
10 . 所展现的中国人民不畏强暴的牺牲精神,使外国列强认识到,任何国家“皆无此脑力与兵力可以统治此天下生灵四分之一”。文中“ ”处应为
A.义和团运动B.太平天国运动
C.台湾义勇军D.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