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7课 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1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1900年6月初,在英国的汉学家道格思爵士认为:“每一则来自北京的电报都使这样一种事实更加明显,中国邪恶的渊源是慈禧太后”。“北京的电报”所谈及的内容最有可能是(  )
A.“京、津民众排外事件”B.“东方雄狮的觉醒”
C.“联军战事行动迟缓”D.“4.5亿两,中国的慷慨”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名校
2 . 义和团的传单中写道“……挑铁路,把线砍,旋再毁坏大轮船;……应把鬼子都杀掉……”。由此得出的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反映了三次工业革命成果被应用到中国
B.反映了中华民族与封建主义矛盾的激化
C.反映了义和团运动的平和性
D.说明了义和团不能正确区分外来侵略和近代文明
3 . 美国人石约翰在《中国革命的历史透视》一书中写道:“无论如何,起义虽只是象征性、鲁莽的行动,但却是政府和人民联合行动的例证,由此能使西方从中吸取教训。”下列能够论证上述观点的是
A.太平天国运动
B.反割台斗争
C.义和团运动
D.新文化运动
2016-12-13更新 | 231次组卷 | 21卷引用:云南省大理州古城中学2017-2018学年度上学期期末考试高一历史
16-17高一上·广西柳州·阶段练习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4 . 《天津一月记》中记载:“素不安分之徒,或投坛附和,或仿效装束,鱼肉良善……奉教者皆扮成假义和拳会,各处寻仇杀人,北京西城尤多。”这一记载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清末反洋教斗争促进了义和团运动的爆发
B.义和团具有明显的阶级和时代局限性
C.因清政府承认,义和团向津京地区扩展
D.义和团发展过程中出现了成分不纯的现象
5 . 义和团运动兴起的根本原因(       
A.清朝的统治腐朽B.帝国主义侵略的加深
C.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D.农民阶级反抗精神强烈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义和团揭帖中写道:“神助拳,义和团,只因鬼子闹中原。……升黄表,焚香烟,请来各等众神仙。……挑铁道,把线砍,旋再毁坏大轮船。大法国,心胆寒,英吉、俄罗势萧然。”这反映了义和团
①斗争锋芒直指帝国主义
②运动具有浓厚的迷信色彩
③具有盲目排外的局限性
④放松了对清政府的警觉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③④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7 . 某同学在网上查资料时发现如下一段民谣:“还我江山还我权,刀山火海爷敢钻,哪怕皇上服了外,不杀洋人誓不完”,此民谣应出自
A.太平天国运动期间
B.义和团运动期间
C.辛亥革命期间
D.北伐战争期间
2016-12-12更新 | 614次组卷 | 24卷引用:云南省大理云龙一中2010-2011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检测历史试题
8 . 有学者认为中国近代转型的进程从19世纪五、六十年代到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主要经历了被动开放、经济起步、政体变革、思想解放四个时期。这是一种社会质变,即社会生活各个领域、各个层面发生了整体性的变革。以下不属于这一时期社会转型表现的是
A.洋务运动B.义和团运动C.戊戌变法D.马列主义的传入
9 . 对“扶清灭洋”口号的本意理解得比较确切的是
A.维持封建统治,反对帝国主义侵略
B.保卫大清国,反对外国势力入侵
C.维护国家利益,反对外来侵略
D.扶持大清皇帝,反对一切外国事物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