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7课 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1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义和团运动时,南方各省督抚与英美等国洽商“东南互保”协议,互保的区域实际上包括了十三省。这一现象表明
A.清朝君主专制走向终结B.湘淮官僚集团迅速崛起
C.清朝中央权威严重受挫D.军阀割据局面初步形成
2020-01-17更新 | 815次组卷 | 18卷引用:云南省玉溪第三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3月入学考试历史试题
2 . 观察如图,中国近代史中这一运动提出“扶清灭洋”的口号,把斗争矛头直指西方列强,展现了一场波澜壮阔的爱国画卷。此运动

①引发的直接原因是八国联军侵华
②沉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在华势力
③“扶清灭洋”口号彰显了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情怀
④最突出的历史功绩在于粉碎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企图,避免了近代中国沦为殖民地
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3 . 下列通过解读史实而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史实结论
A左宗棠收复台湾消除了中国的边疆危机
B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维护了祖国的领土完整
C义和团提出“扶清灭洋”口号反映了民族危机的严重
D1934年工农红军开始长征创建了第一块农村革命根据地
A.AB.BC.CD.D
4 . 以“扶清灭洋”为旗号,英勇抗击帝国主义侵略的是
A.洋务运动B.太平天国运动C.义和团运动D.五四运动
5 . 有些史学家认为,“太平天国的改革方案包含了很多激进的特征,对不满的民众很有吸引力”。其方案中对民众最具吸引力的是
A.平均分配土地B.产品上交国库C.发展资本主义D.兴办学校教育
2019-12-11更新 | 283次组卷 | 74卷引用:云南省玉溪市玉溪一中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2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某同学在网上查资料时发现如下一段民谣:“还我江山还我权,刀山火海爷敢钻,哪怕皇上服了外,不杀洋人誓不完”。此民谣应出自(     )
A.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中
B.义和团运动中
C.黄海海战中
D.左宗棠收复新疆中
7 . 清军将领聂士成被义和团称为“二毛子”,被守旧人士攻击为“专攻义民以护洋人”,但他却在自己家人被拳民劫走的情况下英勇抵抗八国联军并壮烈牺牲。这反映出当时
A.君臣伦理与夷夏之辨的对立
B.现代意识与国粹观念的冲突
C.民族矛盾与阶级矛盾相交织
D.小农思想与工业文明的矛盾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甲午战争后,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要灭亡中国;《辛丑条约》签订后列强扶植清政府,又重新实行“以华治华”的策略,导致这种变化的直接原因是
A.清政府成为列强统治中国工具
B.义和团运动对列强的打击
C.帝国主义力量的相对削弱
D.帝国主义列强间的矛盾激化
9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最恨和约,误国殃民。上行下效,民冤不伸”,“神助拳,义和团,只因鬼子闹中原……兵法易,助学拳,更摈鬼子不费难,扶清灭洋伸正义。大法国,心胆寒,英吉、俄罗势萧然”。

——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义和团》

材料二   “此次义和团民之起,数日之间,京城蔓延已遍,其众不下十数万,自兵民以至王公府第,处处皆是,同声以洋教为仇,势不两立,剿之,则即刻祸起肘腑……只可因而用之,徐图挽救。”

——清政府致各省督抚电文


请回答:
(1)材料一中义和团的运动旗帜是什么?如何评价“扶清灭洋”?
(2)材料二中“因而用之”和“徐图挽救”的意思是什么?你对清政府招抚义和团怎样理解?
(3)谈谈义和团运动失败的原因。
2019-09-04更新 | 58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德宏州潞西市芒市中学2010-201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文)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赫德说:“义和团之运动……无人才,无器械,一败涂地;然其始羽檄一飞,四方响应……自今以往,此种精神,必更深入人心,弥漫全国。他日必有义和团子孙,辇格林之炮,肩毛瑟之枪,以行今日义和团未竟之志者。”这反映出他认识到
A.义和团运动的巨大影响力
B.义和团运动盲目排外
C.中国人民继续发动义和团运动
D.武器落后是失败原因
2019-05-02更新 | 182次组卷 | 22卷引用:云南省保山市2018届普通高中毕业生第二次市级统测--文综历史试题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