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7课 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3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世纪末,山东、直隶一带出现以反对外国宗教侵略为核心的反侵略的群众组织一义和团。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630日,山东巡抚张汝梅在奏折中说道:“直隶、山东交界各州县,人民多习拳勇,创立乡团,名曰义和。”练拳是为“保卫身家,防御盗贼”,吸引群众参加,并迅速形成一支反帝爱国的洪流。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山东义和团首先提出“扶清灭洋”的口号,得到了各地义和团的认同,从此吸引了更多的群众参加反侵略的斗争。

——摘编自关伟《19世纪末20世纪初奕助外交活动真相》

材料二   光绪二十六年七月二十一日(1900815日)凌晨,侵略军由东便门、东直门、朝阳门、安定门、广渠门等处相继攻破北京城,扑入使馆区,并有一部由前门入内城。几乎同时,慈禧太后携光绪帝、皇后、大阿哥及少数王公大臣,由神武门出西直门,仓皇奔逃。在经历了失陷最初几天完全失控的屠戮、焚烧、抢劫和奸淫之后,侵略军在当地建立起殖民统治秩序,对北京皇城、内城和外城各街区实行分片接管。

——摘编自戴海斌《“无主之国”:庚子北京城陷后的失序与重建一以京官动向为中心》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义和团运动发生的背景及性质。
(2)指出材料二涉及的重大历史事件,并结合材料一说明发动者的目的。
2 . “吾人对于中国群众,不能视为已成衰弱或已失德性之人。彼等在实际上,尚含有无限蓬勃生气……至于中国所有好战精神,尚为完全丧失,可于此次‘拳民运动’中见之。”让作者有感而发的背景是
A.三元里人民勇敢抗击英军B.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
C.义和团勇敢抵抗八国联军D.百团大战沉重打击日军
2020-08-09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顺义区2016届高三上学期尖子生素质展示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易(0.85) |
名校
3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最恨和约,误国殃民,上行下效,民冤不伸,原忍至今,羽翼洋人,趋炎附势虐同群……神助拳,义和团,只因鬼子闹中原……大法国,心胆寒,英吉、俄罗势萧然。

——《义和团档案史料》

材料二   义和团……今虽败师逐北,溅血横尸,然其“勇”之一字,未尝不轰全球人之耳,电全球人之目也。外人于此,则平日倡兵力瓜分、和平瓜分之议,或涂红圈绿线于支那(中国)地图谓某地为某国势力范围之企图,亦未胆敢如前之猖獗耳!

——张枬《义和团有功于中国说》

材料三   无论欧美日本各国,皆无此脑力与兵力,可以统治此天下生灵之四分之一,故瓜分一事,实为下策。

——瓦德西《拳乱笔记》


请完成:
(1)依据材料一、二概括指出,义和团运动爆发的历史背景有哪些?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义和团运动的结果及其主要原因。综合材料二、三简要说明,义和团运动具有怎样的历史意义?
2019-12-03更新 | 102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邢台市第七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历史试题
4 . 徐中约在《中国近代史》中这样评论义和团:“义和团事件明显是由反动的满族朝廷、顽固的保守派官僚和士绅,以及无知和迷信民众的联合力量所推动的。这种反抗外国帝国主义的感情和愤怒的爆发是愚蠢的、非理性的,但也不能忽视其中所固有的爱国主义成分。”对此评论理解准确的是
①作者对义和团运动的背景分析符合史实
②作者认为义和团运动是全民族广泛参与的群众运动
③作者对义和团的评价具有辩证性
④反映了作者对义和团运动完全赞同
A.①②B.③④C.②④D.①③
5 . 下图是德国人创作的漫画,其创作的背景是基于
A.甲午战争B.戊戌变法C.义和团运动D.清末新政
2019-08-23更新 | 73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浦东新区2016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6 . 徐中约在《中国近代史》中这样评论义和团:“义和团事件明显是由反动的满族朝廷、顽固的保守派官僚和士绅,以及无知和迷信民众的联合力量所推动的。这种反抗外国帝国主义的感情和愤怒的爆发是愚蠢的、非理性的,但也不能忽视其中所固有的爱国主义成分。”对此评论理解准确的是
①作者对义和团运动的背景分析符合史实
②作者认为义和团运动是全民族广泛参与的群众运动
③作者对义和团的评价具有辩证性
④反映了作者的主要史观是革命史观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德国媒体《上西里西亚流浪者》曾刊登题为一篇报道说:“周五一整天,在最危险的义和团成员聚集的天津东部上演了可怕的暴行。七点钟,他们纵火点燃了二十多座外国人的住房与仓库。……越来越多的事实表明,我们需要一支比现在强大得多的欧洲军队来保护外国人的生命财产安全”。该报道(     )
A.揭示了义和团运动的爆发原因B.反映了中国民众的愚昧落后
C.反映义和团成为清政府的工具D.掩盖了列强对华侵略的本质
2024-05-05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宁夏回族自治区石嘴山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一位研究晚清乡土意识的学者说:“晚清思想文化史的进程展示了一种特殊的现象:先进思想家从西方引进,并以微弱的资产阶级经济关系和职能集团为依托的民主、自由、平等的现代化观念与信息,像油浮在水面上一样漂浮在广阔的乡土文化带的上空。而几亿老百姓却在同一时代场景中基于传统的民族性、国民性,表现出另一套欲求:均田免粮、真主降临、杀洋灭教、反清复明。”“晚清乡里民众的自救意识与先进人物的救国方案同向而不同调。”

——引自程肃欠的《晚清乡土意识》

(1)与上述材料相关的重大历史事件有哪些?
(2)分析“乡里民众”与先进思想家既“同向”又“不同调”的原因。
2024-04-04更新 | 15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长宁区2008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有学者认为:中国近代史的发展呈现出由“沉沦”到“上升”的发展过程,中国社会走出了一条“U”字形路线。在近代中国历史的前期,其基本特征是“沉沦”,近代中国历史的后期,其基本特征是“上升”。在“沉沦”与“上升”中间有一个过渡期(1901-1920年)就是“沉沦”的谷底、“上升”的起始时期。

材料二   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算其家人口多寡,人多则多分,人寡则寡分,杂以九等。……务使天下共享天父上主皇上帝大福,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也。

——《天朝田亩制度》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近代中国前期“沉沦”的过程。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农民阶级在近代中国的沉沦中进行了哪些斗争。并指出这些斗争先后失败的原因。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经过1840~1910年基督教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基督教成为继佛教、伊斯兰教之后在中国立足的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基督教在中国的传播是与帝国主义国家对中国的侵略结合在一起的。传教士凭借不平等条约的保护,对中国实行文化侵略和宗教侵略。他们在沿海和内地霸占土地、干涉中国内政、包庇教民,酿成了大量的民教冲突。清政府的一些官吏在处理民教冲突时慑于外国传教士的势力偏袒教民,致使民教之间的积怨不断加深。此外,基督教作为外来宗教和西方文化的代表,与中国传统文化迥然不同。它的一些礼仪和中国社会习俗格格不入。西方文化和东方文化发生了激烈碰撞。为了反对传教士的宗教文化侵略,捍卫中国传统文化,中国人民掀起了一次又一次反洋教的斗争。据不完全统计,从第二次鸦片战争到义和团运动前40多年间,我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教案有300多起。

——摘编自《世界宗教源流史·基督教之八十二:近代中国人民反洋教斗争》

(1)根据材料,分析近代中国人民反洋教斗争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基督教在近代中国的传播和发展。
2024-01-02更新 | 15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全国高考分科调研模拟预测卷(一)历史试题【辽宁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