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8课 辛亥革命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3 道试题
1 . 1911年12月下旬,在南京各省代表会议上,决定实行总统制。1912年,孙中山向南京参议院提出辞职,并推袁世凯继任大总统。同年3月,南京参议院规定实行内阁制、南京参议院对中央政府组织机构形式的变化主要反映了(     
A.革命党人对袁世凯的戒备B.革命党人内部斗争日趋激烈
C.全国革命形势在不断高涨D.列强加大对中国革命的干涉
2023-02-18更新 | 89次组卷 | 2卷引用:【好题汇编】期末复习-纲要上 第六单元 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2大核心考点+60道高频选择题)
2 . 1912年3月,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了《临时约法》,将已经开始实施运作的总统制改为责任内阁制。这一改动的主要目的是
A.限制袁世凯的权力
B.获得更多列强支持
C.保障宪法更好实施
D.维护革命胜利果实
2019-10-16更新 | 448次组卷 | 20卷引用:渭南市咸林中学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历史月考试题
3 . 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颁布了《大总统令内务、司法两部通饬所属禁止刑讯文》等法令,明令“不论行政司法官署,及何种案件,一概不准刑讯鞠狱。当视证据之充实与否,不当偏重口供,其从前不法刑具,悉令焚毁。”这反映出(     
A.总统集司法行政大权于一身B.刑讯制度已经终结
C.中国法律制度的近代化趋势D.司法体系的成熟
2023-03-27更新 | 102次组卷 | 2卷引用:【好题汇编】期末复习-纲要上 第六单元 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2大核心考点+60道高频选择题)
4 . 1912年初,南京传唱着这样一首歌“东亚开化中华早,揖美追欧,旧邦新造……”根据当时的情景,歌词中的“旧邦新造”是指
A.清政府实行“新政”
B.武昌起义爆发
C.新文化运动兴起
D.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
5 . 1912年1月24日《申报》刊登“北京某要津之秘密信”,内有“项城(袁世凯)并不坚持君主政体,惟所处地位断不能直截了当宣布共和。南中舆论每不谅其苦心,疑忌甚深,不无误会。某微窥其意,盖始终不愿以兵力从事。”该文内容引发关注评论,一时广为流传。该文的发表(     
A.导致了辛亥革命的爆发B.客观上加速清帝的退位
C.反映了社会的主流认知D.推动了中华民国的成立
2023-02-18更新 | 79次组卷 | 2卷引用:湖南省永州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2-23高三上·全国·单元测试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6 . 1911年10月10日晚,新军工程营的革命党人在何处发动了起义?
A.武昌B.上海C.广州D.南昌
2021-08-13更新 | 195次组卷 | 1卷引用:第六单元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夯实基础】2023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备考《中外历史纲要(上)》
7 . 辛亥革命后,随着专制政权的土崩瓦解,各类政党、社团纷纷建立,各派政治力量迅速分化和重组。为谋求议会席位,各党派展开激烈竞争。这一现象(       
A.揭示了民国政治统治的弊端B.推动了中国近代政党政治的产生
C.直接推动中国共产党的诞生D.为国民革命的开展奠定基础
2023-08-15更新 | 87次组卷 | 1卷引用:纲要下-第六单元测试卷
8 . 下表所示为1912年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组成人员(部分)。材料可用于说明(       

职务

姓名

政治属性

外交总长

王宠惠

革命派

内务总长

程德全

旧官僚

财政总长

陈锦涛

旧官僚

陆军总长兼参谋部总长

黄兴

革命派

海军总长

黄钟瑛

起义的舰长

司法总长

伍廷芳

旧官僚

教育总长

蔡元培

革命派

实业总长

张謇

立宪派

交通总长

汤寿潜

立宪派

A.立宪派旧官僚等投机了革命B.南京临时政府的性质有待考证
C.南京国民政府面临失败危险D.资产阶级革命派失去政府主导权
9 . 溥仪皇帝的退位诏书写道:“……今全国人民心理多倾向共和……予亦何忍以一姓之尊荣,拂兆民之好恶?”这被称为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份皇帝诏书,这份诏书宣告了
A.中华民国的诞生B.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C.辛亥革命彻底胜利D.反封建革命任务完成
2019-11-16更新 | 366次组卷 | 24卷引用:陕西省黄陵中学高新部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10 . 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就任、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参议院制定《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三个重大史事以“临时”二字贯之。这体现了资产阶级革命派(       
A.分权制衡的理念B.民主共和的精神
C.维护主权的决心D.天下为公的思想
2023-03-01更新 | 74次组卷 | 2卷引用:内蒙古包头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