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8课 辛亥革命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32 道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011月,慈禧太后以光绪皇帝的名义发布新政上谕,宣布新政变法开始。4月,清廷催促各省督抚大臣“迅速条议具奏,勿再延逾观望”。7月,两江总督刘坤一和湖广总督张之洞联衔会奏,连上三折,此即《江楚会奏变三折》。第一折关于教育改革,涉及建立近代学校教育体制、变革科举制度、奖劝游学等内容;第二折关于政治改革,大致包含改善用人行政政策、清除吏治腐败、改良司法、革除弊政等方面;第三折关于军事与经济改革,主张通过向西方学习,以实现国家富强,内容包括用西法练兵,学习西方近代农业技术,改良农业,发展工业等。江楚会奏的变法方案对清末的改革拟订了详细规划,得到朝廷嘉许并予以采纳。清末新政正式进入具体实施阶段。

——据《张文襄公全集》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江楚会奏”变法方案与洋务运动的相同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江楚会奏”变法方案。
2021-06-08更新 | 8729次组卷 | 42卷引用:2021年全国乙卷文综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2 .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表2清末新政时期部分商务法规、章程内容

商会简明章程(1904年)
商务繁富之区设立商务总会,商务发达稍次之地则设商务
分会。
商人通例(1904年)肯定商人的地位,规定享有的权利和应遵循的通行规则等。
公司律(1904年)
规定公司的创办程序、组织形式与经营方式,商办公司与
官办公司、官商合办公司“享一体保护之利益”。
奖给商勋章程(1906年)
凡制造新式机器者,奖以三等至一等商勋,赏加四品至二
品顶戴。
华商办理农工商实业爵赏章程(1907年)凡集股创办企业的华商,根据资本额多少,可分别获一、
二、三等子爵和三品卿、四品卿爵赏。

——摘编自朱英《晚清经济政策与改革措施》等

(1)根据材料,概括清末新政在振兴商务方面采取的措施。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材料中的法规、章程对传统商业的突破性意义。
2020-07-08更新 | 7125次组卷 | 43卷引用:2020年全国统一高考历史试卷(新课标Ⅰ)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国古代儒家教育倡导学生游学,“以广其闻见”。至清末,很多新式学堂注重以日本为师”,同时糅合德、法、英、美的教育理念,在学生心智、体育教育方而进行制度化设计,其中“远足会”是比较通行的活动。

1907年9月,湖州的各个中小学堂组织了一次“远足会”,各数员分队督率自己学校的学生,“且步且歌,声容步伐,颜见整齐”。同年,山阴县学堂举行“远足会”,“与地理、历史、物理上有关系者,无不留心考察”。学生们在“远足会”之后,还要写“远足记”。有学生写道:“经过烽火墩,登其,觉空气清新,百倍于寻常”;还有学生在远足上海法租界后写道:“上海乃吾国之土地……租界之权,皆为外人所管辖,反客为主。名为租界,实与割地无异”。

——摘编自李成晴:《远足:清末新式学堂的师生“从游”》

(1)根据材料,概括清末“远足会”兴起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清末“远足会”的作用。
2022-10-27更新 | 3064次组卷 | 20卷引用:2022年新高考辽宁历史高考真题
22-23高三上·全国·单元测试
4 . 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寻找通往伟大复兴光明道路的脚步从未停歇,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展现出无限光明、无比广阔的发展前景。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共同的梦想。为了实现这个伟大的梦想,从中国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各个阶级包括地主阶级、农民阶级、资产阶级进行了一系列的艰苦探索和抗争,虽然最终都以失败而告终,但是中华民族勇于探索的追梦精神是中华儿女的宝贵精神财富。

——刘文《近现代中国各阶级追逐“中国梦”的历史考察》

材料二   同文馆于同治元年(1862年)成立。馆学最初只有英文、法文。……同文馆是成立了,但招不到学生,因为风气未开,无人肯入,大家以为学了洋文,便是降了外国。

——齐如山《齐如山回忆录》

材料三

《四洲志》《变法通议》《海国图志》
江南制造总局奕䜣张之洞
开平煤矿《新学伪经考》林则徐
《资政新篇》李鸿章《时务报》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指出中国近代地主阶级、农民阶级和资产阶级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开展的运动,并简要分析为什么说这些运动都是失败的。
(2)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指出同文馆的办学目的,并分析当时“招不到学生”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从“中国近代化探索”的某个侧面,从表格中选出3个相关的关键词,并提炼出一个主题。
2022-08-20更新 | 963次组卷 | 4卷引用:第五单元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夯实基础】2023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备考《中外历史纲要(上)》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5 .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1901年1月29日,慈禧太后以光绪帝名义在西安发布变法诏谕:“我中国之弱,在于习气太深,文法太密。庸俗之吏多,豪杰之士少……误国家者在一私字,困天下者在一例字,至近之学西法者,语言文字、创造机械而已,此西艺之皮毛,而非西政之本源也”。“舍其本源而不学,学其皮毛而又不精,天下安得富强耶?”“著军机大巨、大学士、六部、九卿、出使各国大巨、各省督抚,各就现在情形,参酌中西政要,举凡朝章国故、吏治民生、学校科举、军政时政,当因当革,当省当并,或取诸人,或求诸己,如何而国势始兴,如何而人才始出,如何而度支始裕,如何而武备始修,各举所知,各抒所见”。以奕劻、李鸿章、荣禄等人为督办政务大臣,以刘坤一、张之洞为参预政务大臣,共同负责主持新政工作。在随后五年左右的时间中,改革逐步推行。史称“清末新政”。
——据《清德宗实录》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末新政与戊戌变法的共同之处。
(2) 戊戌变法与清末新政两次改革的结果差异很大,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并指出清末新政的实质
2019-01-30更新 | 2957次组卷 | 42卷引用:2013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历史(新课标Ⅰ卷)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东南互保是义和团运动期间爆发的一个重大政治和外交事件,对于清末时局乃至近代中国的历史走向均产生了独特而深近的影响。东南互保的相关史事见表。

首倡620日,湖广总督张之洞、两江总督刘坤一联合辖区内的所有督臣、抚臣向朝廷会奏,斥责义和团为“乱民”、“劫盗”,请朝廷予以痛剿,并明谕各省保护洋商、教士,避免与各国开战。
议定清廷621日发布对外宣战诏书,南方督抚拒不承认。626日,在南方督抚的授意下,上海道台与各国领事举行议谈,双方均承认“上海租界归各国公(共)同保护,长江及苏、杭内地均归各督抚保护,两不相扰,以保全中外商民人命产业为主”。
扩展在东南互保章程上签字的有苏、皖、赣、鄂、湘五省。此后浙、粤以“附入”的形式加入,福建和山东巡抚与各国领事签订协议,“自办”互保。四川、陕西、河南也都明确表示出保护洋人的决心。
余波庚子事变后,慈禧太后与朝臣为固结士心并提振权威,欲按期举行辛丑乡试刘坤一和张之洞鉴于作为新政首务的科举改章来不及实施,串联东南各省施压,最终东南各省乡试延期一年。
延伸▲▲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东南互保对晚清内政外交的影响。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补充表中“▲▲”的内容,并简要说明理由。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女士走马”

材料   下图为清末北京《星期画报》第22期(19072月)刊发的《女士走马》。


   

《女士走马》附文说明:

女学生骑马经过琉璃厂,有人嘲笑说,女子只配管二门里头的事,不该如此瞎逞能。

作者于是站出来,为女学生辩解:“咳,说这话的,就算项固到家了。古人教女子办家里的事,是他的天职;没说过教女子不懂外边的事。现今盼望中国自强,女子会骑马,正是自强的苗头儿。请问当年那花木兰替父从军,谯国夫人领兵打仗,他们都不会骑马吗?"


提取材料信息,对画报描绘的“女士走马”现象加以阐释。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表:近代中国人心目中的“理想社会”

洪秀全《原道觉世训》等“万姓同出一姓,一姓同出一祖”“所谓一本散为万殊,万殊总归一本”“予想夫天下凡间人民虽众,总为皇上帝所化所生,生于皇上帝,长亦皇上帝,一衣一食并赖皇上帝,皇上帝天下凡间大共之父也,死生祸福由其主宰,服食饮器皆其造成。”
康有为《大同书》“公侯继轨,乳臭承袭。投于寒门,不得高爵”“欲人道至于太平,享大同之乐,亦最为巨碍而不得不除之(压制)也”“大同之世,全地皆为自治,全地一切大政皆人民公议”“当大同之时,工厂既尽归公……厂主俨如古邦君。其分管各职之伯,其补助之亚、管数之府、记事之吏如大夫,其群管工之旅如士,其巡察之胥如下士,作役之徒如民,其议工之院如朝廷。”
孙中山《社会主义之派别与方法》等“人人不独亲其亲,人人不独子其子,是为大同世界;大同世界,即所谓天下为公,要使老者有所养,壮者有所用,幼者有所教”“夫苏维埃主义者,即孔子之所谓大同也”“国家社会主义,公有即为国有;国为民国,国有何异于民有?国家以所生之利,举便民之事,我民即共享其利”“国家为一大业主。”

——摘编自沈善洪、王凤贤著《中国伦理思想史》(下册)


结合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概括说明洪秀全、康有为、孙中山三人提出的“理想社会”有何异同,并简析中国“理想社会”实现的合理途径。
2023-05-08更新 | 464次组卷 | 7卷引用:山东省聊城市2023届高三三模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庚子之变后,国人无论朝野咸知非变法不足以自存。到1903年,君主立宪作为一种社会思潮在国内知识界和留学生中勃兴起来。1905年,“上自勋戚大臣,下逮校舍学子,靡不曰立宪立宪,一唱百和,异口同声”。督抚和出使各国大臣的奏请也是立宪运动蓬勃的原因。最终,清政府也不得不做出改革政体的姿态。

清廷预备立宪之措施梗概为:19067月,清廷下诏仿行宪政,以改革中央和地方官制入手。19078月,改考察政治馆为宪政编察馆。9月,清廷成立制宪局,筹备资政院及各省咨议局,命令成立省、州、县各议会。19088月清廷颁布“宪法大纲”,定九年之后召开国会。只是议会可与商议,但不决定政府的决策。后清廷缩短预备立宪年限,改于1913年召开议院。

——摘编自王富聪《清末新政时期统治者内部对立宪政体的接受进程》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清政府改革政体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清廷预备立宪。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晚清早期维新思想家的言论中,要求废除不平等条约的呼声多有出现。早期维新派思想家提出了修改不平等条约所定特权条款的具体要求。取消领事裁判权是首当其冲的要求。此外,修改协定税则是早期维新派思想家的一致要求。对于内河航行权,早期维新派思想家也要求利用条约期满或是修约之期,予以收回。“凡西人长江轮船,一概给价收回”,以使“长江商船之利,悉归中国”。对于海关行政权,早期维新派思想家主张先采取某种变通办法,削弱外籍税务司的权力,“总税务司之任,添派一清正之大臣,显予褒封,阴收其柄”。各地海关税务司也以同样的方式,暗中达到这一目的。

材料二   辛亥革命时期,革命党人在宣传反清革命的过程中,曾涉及对帝国主义侵略与不平等条约危害的揭露,主张废除或限制不平等条约赋予列强的种种特权。阐明西方列强之所以能够通过不平等条约在中国攫取诸多特权,与清王朝大肆出卖国家主权以维持其统治地位也紧密相连。革命党人认为要废除不平等条约,收回国家主权,必须首先推翻腐败无能的清王朝。

——上述材料均摘编自朱英著《中国近代史十五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早期维新派修改(废除)不平等条约主张的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早期维新派相比,革命党人修改(废除)不平等条约主张的主要不同,并简析其产生的原因。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