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9课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 道试题
1 . 下面列出的是某同学记录的历史笔记。将笔记内容进行归纳,可以得出的认识是
A.民族危机空前严重B.先进与落后同时并存
C.革命潮流浩浩荡荡D.经济与文化快速发展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都是我们中华民族文化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为什么诸子百家中,唯有儒家取得了这样的地位呢?首先儒家是传五经的,五经是古文化的核心成分,儒生也是公认的古文化代表和社会教育家,因此比起诸子百家来,儒术具有特别的文化优势。就连道家、法家、墨家等学者,自幼也得读儒家之书,因为那是社会的基本教科书……换言之,儒术虽没什么高深之处,却深深扎根于中国社会的主流价值观念之中。由此,儒术变成了一种可以号召民众、凝聚社会的意识形态。

——摘编自阎步克《波峰与波谷》

材料二:通俗易解是新文学底一种要素,不是全体要素,现在欢迎白话文的人,大半只因为他通俗易解,主张白话文的人,也有许多只注意通俗易解。文学、美术、音乐新是人类最高心情的表现,白话文若只是以通俗易解为止境,不注意文学的价值,那便只能界是通俗文,不配说是新文学,这也是新文化运动中一件容易误解的事。

——陈独秀《新文化运动是什么》

材料三:浙江自古就有义利并重、农商并举的文化传统。这种地域文化哺育了浙江人特别能适应市场经济的思想观念,成为发展市场经济的精神动力。“义利并重”的价值观念和“工商皆本”的文化传统,孕育了浙江人的经商意识和务实性格;先天不足的资源条件和人口密集的生存压力,造就了浙江人的自强意识和拼搏精神;对外交往的悠久历史和多样文化的相互激荡,塑造了浙江人的开拓精神和创新意识;“百工之乡”的产业传统和尊师重教的文化积淀,哺育了浙江人的专业技能和聪明才智。

——摘编自习近平《2003年在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大省建设座谈会上的讲话》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指出儒学在春秋战国时期的地位,并概述孔子在传承中国古代文化中的贡献。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概括陈独秀对“新文学”的认识。用一句话指出“新文学”在新文化运动中的价值。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指出明清时期浙江城市经济发展状况及其对浙东学派思想家的影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