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9课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2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 . 1920年北京政府教育部颁布法令,规定从当年秋季起民国小学的国文教科书不再使用文言,改用白话国语。与此改变有关的事件是
A.二次革命B.护国战争C.新文化运动D.辛亥革命
3 . 近代中国思想急剧变迁,新陈代谢中充满新与旧的碰撞、调适。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为了在王权承认的“合法性”范围内偷运西学之果,康有为在变法的整个过程中不得不始终小心翼翼地从“奉天承运”“圣人之作”的传统象征系统内拾取古已有之的变化之道。……尽管康有为之变法理论似乎处处引经据典,旁征博引,无敢逾越古典圣贤所订准绳,但言行举止中却不时透露出叛逆色彩。

——许纪霖、陈达凯主编《中国现代化史》

材料二   忠孝节义,奴隶之道德也;轻刑薄赋,奴隶之幸福也;……固有之伦理、法律、学术、礼俗,无一非封建制度之遗……吾宁忍过去国粹之消亡,而不忍现在及将来之民族,不适世界之生存而归消灭也。……国人而欲脱蒙昧时代,羞为浅化之民也,则急起直追,当以科学与人权并重。

——陈独秀《敬告青年》(1915年)

材料三   陈独秀的启蒙运动是一场比孙中山更加彻底的革命,陈独秀是要把欧洲两千多年发展起来的自由、民主和科学应用于中国,彻底改变几千年以来中国人民处于奴隶地位的旧伦理、旧道德、旧政治、旧思想,建立起人民本来就是主人地位的新伦理、新道德、新政治、新思想。

——余孚《重新启蒙:五四运动九十周年反思》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概括康有为变法思想的基本特点。康有为的“叛逆色彩”在其思想主张上有何具体体现?
(2)据材料二概括指出陈独秀的基本主张。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你如何理解“陈独秀的启蒙运动是一场比孙中山更加彻底的革命”?
4 . 《共产党宣言》中写道:“资产阶级用来推翻了封建制度的那个武器,现在却对准资产阶级自己了”,“资产阶级不仅锻造了置自身于死地的武器,同时它还造就了将运用这武器来反对他自己的敌人--现代的工人,即无产者。”以上论述
A.肯定了资本主义的积极作用
B.指出工业革命促进了自由主义发展
C.宣告了工人阶级的历史使命
D.揭示了生产力发展必将引发社会变革
2020-07-04更新 | 820次组卷 | 45卷引用:辽宁省六校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初考试历史试题
5 . 民国初年,倡导新思想的刊物只有《新青年》《每周评论》和《新潮》等少数几种。到1920年,全国新出版的期刊猛增至400余种。这种情况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列强侵略的加剧B.新文化运动的洗礼C.政府政策的转变D.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6 . 新文化运动提出了“打倒孔家店”的口号。这一口号
①是新文化运动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的集中体现
②对封建正统思想发起猛攻,促进了人们思想的解放
③存在全盘否定中国传统文化的偏激性
④主要目的是为文学革命开辟一条道路
A.①②③B.①②C.①②④D.①②③④
7 . 一个民族的觉醒,首先是思想文化上的觉醒;一个民族的振兴,最终要取决于思想文化的振兴。一百多年前以北京大学为基地想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思想启蒙运动,这场运动的内容有
A.提倡民主B.提倡科学C.提倡国粹D.提倡白话文
2020-02-09更新 | 218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重点高中协作校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9 . 中国近代化的历程也是一个学习西方的过程,经历了“始而言技(技术)”“继而言政(制度)”“进而言教(思想)”的过程。下列对近代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洋务运动提出了“师夷长技以自强”的主张
B.康梁维新派主张“三民主义”
C.辛亥革命结束了我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
D.新文化运动提倡民主与科学
2020-01-10更新 | 151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抚顺市六校协作体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10 . 近代以来,先进的中国人为实现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抗争与探索。以下历史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是(     )
①康有为等领导“公车上书”   ②李鸿章创办上海轮船招商局
③陈独秀创办《青年杂志》       ④魏源编写《海国图志》
A.②①③④B.②①④③C.④①③②D.④②①③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