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9课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6 道试题
1 . 以下表格是“1913年~1921年棉纺织业的情况”,对于该时期棉纺织业的发展情况,下列解读错误的是
年份纱锭(枚)纱锭(枚)布机(台)
19134821921986
19145447802316
19186475702736
1919658748164363839
1920842894140004139
19211248282582724139

A.此时我国棉纺织业显著增长B.西方列强忙于一战是其发展的重要原因
C.民族资产阶级投资热情高涨D.一战后帝国主义卷土重来导致发展困境
论述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要求。

一战期间,中国的民族工业得到了一个发展的机会,但好景不长。有人对这一时期民族工业发展的有利和不利因素分析如下:

请依据以上表格和所学知识,说明影响该阶段民族工业发展的另外两个有利和两个不利条件,并分别加以说明。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下表为陈独秀部分文章摘要,这反映出陈独秀(     
文章摘要
《吾人最后之觉悟》吾人果欲于政治上采用共和立宪制,复欲于伦理上保守纲常阶级制,以收新旧调和之效,自家冲撞,此绝对不可能之事。
《文学革命论》改良中国文学当以白话为正宗之说,其是非甚明,必不容反对者有讨论之余地;必以吾辈所主张者为绝对之是,而不容他人之匡正也。
《劳动者底觉悟》社会上各项人,只有做工的是台柱子,因为有他们的力量才把社会撑住,二十世纪的劳动运动,已经是要求管理权时代,不是要求待遇时代了。
A.批判了封建势力的复辟B.宣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C.绝对否定中国传统文化D.借助宣传阐释革命内涵
4 . 下表介绍了民国初年纺织业发展情况,结合所学,此时民族工业的发展

年份

1913年

1914年

1918年

1919年

1920年

纱锭数量(枚)

484192

544780

647570

658748

842894

织布机数量(台)

1986

2310

2736

3839

4139

A.源于美日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B.得益于中国政府开始认同民间资本
C.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到来提供阶级基础
D.反映了中国近代企业制度日益完善
2024-01-03更新 | 109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市云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教学测评月考(四)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下表可以用来佐证民国初年(     
北洋政府袁世凯统治时期注册公司发展表
起讫时间

月数

按何规版注册

注册公司数

平均每月数

1912.4—1913.5

14

(清)公司注册章程

20

1.4

1913.6—1914.8

15

(民国)公司注册暂行章程

85

5.7

1914.9—1915.12

16

(民国)公司注册规则

121

7.6

A.经济法规颁行导致近代经济结构的变革
B.西方文明传入促使企业经营方式的转型
C.北洋政府重视维护民族经济发展的秩序
D.实业救国思潮推动重农抑商政策的转变
2024-03-08更新 | 196次组卷 | 5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市第三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4月月考历史试题
6 . 下表所列数据的变化,主要反映出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状况是(     
项目工矿企业数资本额棉纺织厂面粉厂
1901~1911年约650家1.4亿多元11家39家
1912~1919年约1120家2.85亿元54家176家
A.民族工业具备健全的工业体系B.民族工业发展迎来“短暂春天”
C.面粉业的市场份额高于棉纺业D.资本额的激增得益于科技创新
2024-01-27更新 | 18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昭通市第一中学教研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B卷)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下表是近代以来我国部分学者关于“救亡”与“启蒙”关系的认识

学者

认识

李泽厚

中国近代史是救亡与启蒙的双重变奏,中国近代思想和活动的主流是由知识分子带头,从爱国救亡而转向革命的,民族自尊和爱国义愤压倒了一切,启蒙工作则进行的很差。

金冲及

一次救亡运动的高潮,总是能有力地唤起或促进一次伟大启蒙运动的到来……这是中国近代历史中一种带有规律性的现象。

李建权

在近代中国,由爱国而唤起启蒙,由启蒙而促进救国。救亡与启蒙的密不可分,正是近代中国的一个鲜明特征。

高玉

救亡与启蒙并非二元对立的,而是共生的,不可能有救亡启蒙而没有救亡实践,或者只有救亡实践而没有救亡启蒙。

                                        ——摘编自王勤瑶《改革开放四十年救亡启蒙关系探赜》


根据材料,围绕“救亡”与“启蒙”这一主题自拟一个论题,并结合中国近代史的相关知识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成文,阐述完整;逻辑严密,条理清晰。)
8 . 工业文明的崛起促成了人类社会的大转型,也对近代中国的经济和社会生活各领域产生了强烈冲击。

材料一   “武夷北苑,夙著茶名,饥不可食,寒不可衣,末业所存,易荒本务。乃自各国通商之初,番舶云集,商民偶沾其利,遂至争相慕效,漫山遍野,愈种愈多。苍崖铲为赤壤,清溪泛为黄流。……矧近年以来,外洋印度等处产茶日多,行销日滞,……而乡僻愚民,犹剔壤挖岩,种植不已,……现在种茶之区,市疲山败,民心颇知改悔。”

——卞宝第《卞制军政书》

材料二   鸦片战争以后,大量农村人口涌向通商口岸。电视剧《霍元甲》就表现了祖籍天津静海的武术家霍元甲(1861~1910)在上海租界开设武馆、打擂比武的生活经历。

材料三   新旧婚礼情况对照表



(1)材料一反映了中国社会经济发展有何变化趋势?
(2)根据所学知识,仿照例子,将下表补充完整。(各两项)

(3)依据材料三指出民国初年新式婚礼较旧式婚礼的进步之处。
(4)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近代中国社会在经济、社会生活等领域发生以上深刻变化的主要原因。
2024-03-14更新 | 14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玉溪第二中学2011-201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9 . 下表为20世纪前期中国对外贸易出入超变动表。从中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年份美国英国法国俄国(苏联)
1909~19110-90+56+46
1919~1921-89-110+32+14
1929~1931-205-76+40+53

A.英国经济始终强于美国B.英美资本输出力度最强
C.苏联积极融入世界市场D.一战后加强了经济侵略
10 . 下表是1913~1918年英、法两国输华货物总值的变化情况(单位:两;指数:1913=100)。由此可推知,当时(     

年份

英国

法国

总值

指数

总值

指数

1913

96910944

100

5299517

100

1914

105207580

1085

4951471

93.4

1917

51989135

536

2309160

43.6

1918

49890293

515

1568858

29.6

A.中国经济已摆脱对列强的依赖B.国人的消费观念发生了重大改变
C.辛亥革命的反帝政策效果明显D.一战有利于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