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9课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 道试题
1 . 下表是民国初年部分区域棉业种植的概况。下表突出反映了(     

区域

概况

山西河东地区

铁路通车后,棉花“由正太、陇海两路输出渐多”,每斤棉价“涨至现在(1918年)四角有余”,越来越多的农民开始种棉

江汉流域

“自五年(1916年)以来,吾国纺织业勃兴,棉之需要骤增,花价乃日昂”,“长江一带、汉水流域,以及各铁道线附近之地……植棉之地,年有扩张”
A.工业化推动了农产品商品化B.交通进步提升了农村的发展潜力
C.经济发展促进了交通近代化D.民族产业发展环境得到一定改善
2023-12-12更新 | 110次组卷 | 1卷引用:海南省2024届省高三上学期全真模拟考试(四)历史试题
2 . 根据下表,结合所学,可知
A.华南地区经济水平持续衰退B.西方列强加紧了对华资本输出
C.日、俄两国加剧了对华扩张D.上海经济总量在全国占比下降
3 . 阅读下表,完成下列要求。

有关平等观的对比表

不平等的原因平等观
卢梭法律和私有财产的设定,官职的设置,合法的权力变成专制的权力都是不平等产生的原因。人生而平等,法律的存在是为了实现全体人民自由和平等两大目标,社会契约则是以政治与法律的平等代替了自然的不平等。
马克思生产资料私有制与阶级对立分化的存在决定了平等的社会分配是不可能出现的。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国家生活原则,而国家应该代表所有人民的利益。全体社会成员普遍的平等只有在共产主义制度下才能实现,通过无产阶级革命消灭私有制与阶级。
李大钊传统伦理纲常是不平等的社会原因,经济不平等是终极原因。接受进化论、唯物史观思想,主张实行公平分配。
在经济平等基础上追求人格平等。批判传统伦理纲常,主张男女平等,延续传统文化人格理想模式下的平等观。

——摘编自王培培《卢梭平等观与马克思平等观的比较》、冯洁《论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的“平等”观》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就材料整体或其中任意一点拟定一个论题,并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论证充分,史论结合,表达清晰)
2021-05-03更新 | 237次组卷 | 2卷引用:海南省琼海市嘉积中学2023届高三下学期模拟预测历史试题
4 . 下表为中国工业发展初期(1872-1911年)设立的厂矿数量统计表。其中,纺织业的数量最有可能是
行业矿冶业机器业纺织业食品工业其他工业
数量(家)723100153

A.22B.31C.73D.193
2020-06-01更新 | 111次组卷 | 30卷引用:2011年海南省嘉积中学高一下学期教学质量检测历史卷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下表是1915~1919年中国纱厂盈利指数,造成这种势头的最主要原因是
年份19151916191719181919
盈利指数—4.387.6136.9321.4370.56
A.辛亥革命的推动
B.“实业救国”新思想的推动
C.群众性的反帝斗争的推动
D.帝国主义暂时放松对华经济侵略
2019-09-15更新 | 411次组卷 | 23卷引用:海南省三亚华侨学校2019-2020学年高一5月月考历史试题
6 .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
据统计,1858~1911年间全国民族资本所设立的资本在1万元以上的民用工矿企业有953家,创办资本总额为2亿多元。而1901~1911年就设立了650家工矿企业,资本总额为1.4亿多元,其中江苏162家,湖北82家,广东54家,四川42家,直隶37家,浙江36家,奉天(今辽宁)30家,福建22家,安徽21家,山东20家,湖南11家,江西10家。各主要工业部门具体发展情况见下表。

1901~1911年
数量(家)
资本额(万元)
纺织业
82
1332.1
缫丝业
70
556.9
面粉业
53
786.8
火柴业
28
130
水电业
60
3813.8
机器业
20
352.1
矿冶业
73
2272.9
       ——摘编自杜恂诚《民族资本主义与旧中国政府》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1901~1911年间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特点。
(2)结合所学知识,简析1901~1911年间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特点形成的原因。
2019-01-30更新 | 1566次组卷 | 20卷引用:2013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历史(海南卷)

7 . 阅读下表“19世纪中期以来至20世纪初的中国”,完成下列要求。

鸦片战争洋务运动甲午中日战争维新变法
实业救国八国联军侵华民主科学新文化运动
短暂春天辛亥革命马克思主义五四运动

试从上表中任选出三个关键词,自拟一个主题,并运用所选的三个关键词对自拟的主题进行简要阐释。(要求:所拟论题主题立意明确;列出所选的准确关键词;阐述关键词与论题之间的逻辑关系,史论结合)

2017-12-20更新 | 1037次组卷 | 29卷引用:海南省海口市华中师大海南附中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8 . 下表反映了1918—1920年中国进口日本纱和印度纱的变化情况,导致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年代日本纱印度纱
1918.5—1919.47089139251
1919.5—1920.434177138906
增减-36714+99655

A.一战后列强卷土重来B.印度纱物美价廉
C.群众性反帝斗争开展D.一战后日本经济萧条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下表为华资企业增长表(据费正清《剑桥中华民国史》编制)。华资企业增长对当时中国社会产生的最大影响是
时间厂数(家)创业资本数(元)工人人数(人)
1913年698330824000270717
1920年1759500620000557622

A.迈出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
B.为辛亥革命的产生和发展提供社会基础
C.动摇了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有利于西方资产阶级思想传播
D.为近代民主主义革命转入新的发展阶段奠定了基础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