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9课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 道试题
1 . 漫画《愿人人以此自绳》,发表于1916年7月4日《新闻报》。画面中,一群不同阶层的人被一根绳索约束在一起,而绳索勾勒出“约”字样。该漫画表达的时代诉求是(     

   

A.建设民主政治B.推翻北洋军阀统治
C.冲破礼教束缚D.废除列强在华特权
2 . 辛亥革命时期,闽籍华侨“踊跃输将,惟恐不力”,“辄毁家捐资以为赞助且历久不息。”武昌起义胜利后,闽籍华侨徐赞周一月内筹集捐款10万缅盾汇回国内支持新政权。福建省光复前后,闽籍华侨捐款“不下二百万元”。上述材料(     
A.表明辛亥革命具有广泛的社会基础B.彰显出华侨爱国兴国的强烈责任感
C.显示出闽籍华侨革命积极性最高涨D.说明辛亥革命具有充足的物质保障
3 . 下列影视作品中,标志着我国电影事业起步的是(     
A.《定军山》B.《歌女红牡丹》C.《难夫难妻》D.《故都春梦》
4 . 如图是1906—1927年英国、美国、日本、俄国在中国进口贸易额中所占比重的变化示意图。造成1919年以后四国对华贸易这种态势的主要原因是四国在中国进口贸易额中所占比重

A.中国人民民族民主意识的高涨B.北洋政府鼓励发展民族工业
C.列强宰割中国局面的重新形成D.西方世界发生严重经济危机
2021-10-26更新 | 665次组卷 | 19卷引用:江苏省盐城市响水中学2022届高三上学期学情分析考试(二)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宣统二年(1910年),张謇发起国会请愿活动。民国元年(1912年),起草清帝退位诏书,在南京政府成立后,任实业总长;同年,改任北洋政府农商总长兼全国水利总长。民国4年(1915年),因袁世凯接受日本提出的“二十一条”部分要求,张謇愤然辞职。以上材料反映出
A.有识之士的爱国情怀B.民族资产阶级具有较强的革命性
C.实业救国思想深入人心D.民族资产阶级寻求政治权力
6 . 19世纪40年代前后,西装传入中国。1904年中国人缝制的第一套西装,在上海的“王兴昌记”诞生。1911年,民国政府将西装列为礼服之一。20世纪20年代至30年代,大都市出现了专门制售西装的公司,还创下了中国人自己的品牌。这反映
A.近代人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B.西装成为中国近代民族服饰
C.社会转型影响物质生活变迁D.全盘西化是社会变迁的主流
7 . 下表是民国初年工人罢工的数据统计表,据此推论准确的是
时间平均每年罢工次数罢工主要诉求
1912年至1915年12月13.3次提高工资、缩短工时、改善劳动条件
1916年1919年5月22.2次反对帝国主义、反对政府卖国、抵制日货

A.中国无产阶级以独立力量登上历史舞台
B.中日民族矛盾已经上升为社会主要矛盾
C.袁世凯复辟帝制激起工人阶级强烈反抗
D.无产阶级成长为民主革命转型创造条件
8 . “诸君诸君,发辫之害如此,虽欲不变通之其可已乎!戊戌推翻新政,一蹶不振,论者多咎变法之初不先变发。发短不可以骤长,不可以骤长,则面目形状既变,衣服装束不得不随之而变,衣服装束变,而行为政治皆不得不变矣。”此言论
A.认识到风俗变迁与社会发展间存在联系
B.为戊戌变法时期资产阶级维新派所提出
C.科学地指出了中国社会落后的根本原因
D.表明当时国人已充分认识到蓄辫的危害
2016-12-13更新 | 235次组卷 | 4卷引用:江苏省盐城市阜宁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学情调研历史试题
9 . 某位同学用古诗词来形容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历程,如“千呼万唤始出来”、“小荷才露尖尖角”、“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柳暗花明又一村”等。其中“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用来形容哪一时期的状况最为贴切(   )
A.19世纪六七十年代B.甲午中日战争后
C.一战期间D.国民政府统治前十年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