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9课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 道试题
1 . 20世纪初,河北献县农村妇女无不娴绩织者,初用国产棉纱,其后外国线纱流入,乃参用外货,轧机声遍于四村。类似现象在民国初年的河北农村地区相当普遍。这主要表明(     
A.传统小农经济开始瓦解B.手工织布业获得新发展
C.民族纺织工业日益萎缩D.列强加强对华资本输出
2023-01-04更新 | 190次组卷 | 3卷引用:江苏省徐州市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复习历史试题
2 . 下图所示为某乡村知识分子1913年的一则日记(部分),由此可见(     

大清宣统五年,正月初三

自变乱以来,一切新党竞袭洋夷之皮毛,不但遵行外洋之政治,改阴历为阳历,即服色亦效洋式,而外洋各国之夷蚕食鲸吞,日甚一日。

……

来拜年者五十余人,皆系便衣便帽,无一顶戴之人,间有洋帽之人,较上年之情形迥然不同。

A.作者不认同辛亥革命B.作者主张全面学习西方
C.当时乡村社会习俗没有变化D.当时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2022-12-11更新 | 336次组卷 | 17卷引用:江苏省普通高中2022-2023学年学业水平测试中国近现代史选择题专项训练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唐末市籍制逐渐破坏,工商业者取得了更大的自由。中国的行会约始于唐,当时在市中按行业组织成行,有行头管理,负责向政府纳税。行头代表本行利益,有事与官府交涉。工商业者要按行向官府供应百货,官府上下勒索,各行苦不堪言。宋代的行会也是一种垄断性的组织,如不是本行中人,即不得在当地营业。为了防止本行内部的竞争,行会评定物价,规定了行户不得离开这一规定而“违众独减”。各行对自己的产品质量也有要求,如所做的产品不合规定,便被拒绝投行。

       ——摘编自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材料二   1904年,上海、天津等通商大埠率先成立商会。1912年,全国性商会组织成立。商会是所在地区的不同籍贯、不同行业的商人组成的新式商办团体。20世纪初,上海商务总会倡导大规模抵制洋货运动,多地商会参与了收回利权运动。商会还积极参加了清末的国会请愿运动以“尽立宪国民之义务”,部分商界的有识之士从支持立宪转向支持革命。五四运动期间,一些地区的商会领导商人罢市,抗议政府逮捕爱国学生,要求维护国家主权。总之,近代商会“登高一呼,众商皆应”,其影响力突破了经济领域而变得更加广泛和深远。

——摘编自伍继延《从“商帮”到“商会”》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宋时期行会发展的条件及其主要功能。
(2)根据材料二,指出与传统行会相比近代商会体现的新特点,并概括近代商会的积极作用。
2022-11-19更新 | 107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4 . 20世纪初的中国社会,趋新者主张国民以爱国为先、为重,视家庭为爱国之障碍,号 召“家庭革命”。 一些读书人甚而设想“废婚毁家”,由公产、公育、公养、公恤等社会制度来履行原本由家庭承担的责任。上述思潮的产生表明(     
A.辛亥革命强化民主共和观念B.五四运动促进民族觉醒
C.工业化增强了经济自立能力D.民族危机引发思想震荡
2022-11-16更新 | 640次组卷 | 8卷引用:江苏省盐城市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1913年,京汉铁路管理部门因“近来三等车车内男女不分,昼夜均系杂座”的现象下令加强管理,使男女在不同车厢内就座。1930年,一位到山西视察的官员发出感叹:“车厢中男女分座。这种男女界限的划分,在火车里头,我从来没有见过。”材料可用于说明民国时期(     
A.社会风俗变迁的情形B.交通近代化的曲折性
C.政府管理的专制特征D.民众出行选择的丰富
2022-10-02更新 | 238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苏省扬州市扬州中学2023届高三10月月考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马勇在《重寻近代中国》中写到:如何评估1928年之前的中华民国史,过去的言说,不论是中共,还是国民党,都将这一时间段看作是“北洋军阀反动统治”,即便是中性表述,也是“北洋军阀统治时期”或“北洋时期”。如果从大历史视角观察,1912年至1928年的中华民国是中国历史的正统。继续妖魔化这段历史,其实是对中国历史的不尊重。


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并评述学者马勇关于“北洋时期”的主要观点。(要求:观点明确,持论有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7 . 下图是一幅名为《女学传习所开学》的画作,画上写着:“女学传习所,房屋均改成西式,于八月十三日开学。是早,门口挂龙旗一对。”画中讲台上的人物为两江总督,正在发表演讲说:“咱们中国皇太后,现在打算设一座高等女学……在此毕业后,升入高等女学,作皇太后的学生,有多们体面呢。”此画反映了
A.近代社会土洋并存的特征B.改良旗袍在女学生中流行
C.辛亥革命提高了女性地位D.女学兴起瓦解了封建礼教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844年,英国“东方女子教育协进社”女修士阿尔德赛在宁波开办了中国最早的女校。此后,“教会所至,女整接轨”。19世纪末,国人开始兴办女子教育。据1907年学部总务司所编《第一次教育统计图表》,全国共有女学堂428所,女学生14496人;其中仅直隶、江苏、浙江、四川就有319所,占总数的75%,女学生9962人,占总数的69%。著名的女校有务本女塾、爱国女学、争存女子小学堂、宗孟女学、女子蚕桑实业学校、中国女子体操学校等。1911年阁锡山被推为山西都督后,大规模开展“剪辫放足,立学堂”,山西的女子教育很快跃居全国前列。直到1922年,全国1811个县中仍有423个县没有女子初等小学生,1161个县没有女子高等小学生;全国26个省区中仍有13个省区没有女子中学生。

——摘编自阁广芬《西方女学的传人与中国近代女子教育》等


根据材料并结合中国近代相关史实,围绕“女校与社会发展”自拟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阐述。(要求:明确写出论题,阐述须史论结合)
2022-03-04更新 | 306次组卷 | 3卷引用:2022届高考预测猜题卷(一)历史试题 (江苏地区专用 )
9 . 根据下表,结合所学,可知
A.华南地区经济水平持续衰退B.西方列强加紧了对华资本输出
C.日、俄两国加剧了对华扩张D.上海经济总量在全国占比下降
10 . 五四运动时期,上海裕昌祥毛巾打出广告:救国不尚空谈,请大家喝的、吃的、穿的、用的都要用国货。中国南洋兄弟烟草公司生产的香烟名为“新爱国香烟",得到了广大民众的积极响应。这些做法
A.意在推动反帝爱国运动进入高潮B.彰显了实业家义利并举的精神
C.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D.获得了国内外各界的广泛支持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