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9课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00 道试题
1 .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是在一个极其艰难的背景下发展起来的,并推动了中国的现代化进程。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12年至1927年,出现了中国工业化的黄金时代。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设立推动经济发展的组织机构,对于私人要求兴办实业、创办垦殖事业、兴办交通、商业,积极支持,迅速批准。在工矿业方面,北京政府农商部颁发《公司保息条例》,规定由国家拨出专款,专备新开企业保息之用;在商业方面,进行商业立法,以法律形式整顿商业,鼓励其发展。农商部在北京举办大规模的国货展览会,参展国货产品约10万件,全国18个省都有产品参加。

材料二   1912年至1927年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简表   

年份新设企业创办资本年均年均创办资本
1912191316.42 396.9万元821 198.5万元
1914191853911 934万元107.82 386.8万元
1919192267321 235.3万元168.255 308.8万元
1923192760810 322.7万元121.62 064.5万元
1913年以前工厂698资本33 082.4万元工人27万余人
1910年增加到工厂1 759资本50 062万元工人55万人

材料三   1927年至1937年抗战爆发前,中国近代经济发展达到了民国时期的高峰。南京国民政府建立后,成立了国营基本工厂设计委员会,对建立国营工业进一步进行规划,制订了一系列奖励民营工业发展的政策,把提倡国货作为保护国内实业的重要方针之一。全国基本统一后,南京国民政府正式开始进行改订新约运动,与12国签订关税条约或通商条约,各国都承认中国的关税自主权。民国二十四年,国民政府进行币制改革,实施法币政策。

——以上均摘编自史仲文《中国全史·第092卷(民国经济史)》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这一时期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主要推动因素。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时期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特征及其企业家代表人物,并分析其发展的深远影响。
(3)据材料三,概括这一时期中国民族工业较快发展的原因,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补充说明。
22-23高三上·全国·单元测试
填空题 | 容易(0.94) |
2 . 护国战争 
(1)背景:①面对袁世凯的倒行逆施,革命党人起而反抗。②袁世凯称帝,更激起全国人民的强烈反对。
(2)概况:1915年底,唐继尧、________________在云南宣布独立,讨伐袁世凯。袁世凯取消帝制。
(3)失败的原因:袁世凯复辟帝制,违背________的历史发展潮流(根本原因)。
2023-01-04更新 | 12次组卷 | 1卷引用:第六单元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知识清单】高中历史知识记忆清单(中外历史纲要上)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宋代店铺散落到居民区中的大街小巷。店铺布局和装饰不再整齐划一,店铺的招牌凸显出各自特色。据统计,《清明上河图》中除景物的遮挡外,图中有商家设置的广告招牌23处,广告旗帜10面,灯箱广告4块。使用店招的店铺多以姓氏或经营的名牌产品作为店招,如“杨家应症”“刘家上色”“太阳中医肠胃”等。彩楼(门面装饰)广告是宋伐新出现的广告形式。《东京梦华录》载:“凡京师门店,门皆缚彩楼欢门。”还有许多店家用名人字画来装饰店面,还出现了诗人专为商品销售创作的广告诗。现收藏于中国历史博物馆的济南刘家功夫针铺的铜板雕版印刷广告,印制精美,雕版中间刻有玉兔抱杵捣药的商标图。

——摘编自杨海军《中国古代商业广告史》等

材料二   画报作为一种以图画为主,文字为辅的刊物,是研究近代城市生活与文化的重要资料。天津的《北洋画报》自1928年起相继刊登标语口号,以此支持国货运动。民族资产阶级在广告中不断强调“国货”概念,传递“爱国”观念,借助国货运动的开展将国货产品、国货广告与爱国情感联系在一起。如“好运道,爱国人士请吸国产超等香烟”“爱国须用国货”“中国人不用中国货,谁用中国货!”等。还有广告语突出表明商品的“国货”性质,如“纯粹国产呢绒”“用国产纯羊绒织成”“完全国货”等。

——摘编自何嘉琪《近代国货广告的文化解读以<北洋画报>为中心的考察》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代广告丰富多彩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北洋画报》刊登传递爱国观念广告的历史背景,并作简要评价。
2022-12-28更新 | 114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强基联合体2023届高三11月月考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825年英国爆发了波及全国的第一次经济危机,连续四五年,经济萧条,群众不满情绪日益增长。1830年银行家阿特伍德、激进分子普莱斯等在伦敦组织伯明翰政治联盟协会,参加者除工业资产阶级外,也有小资产阶级和工人。他们在工业城市举行盛大的群众大会。1832年上议院被迫同意下议院通过的改革法案,其历史意义在于工业资产阶级加入了统治英国的贵族、资产阶级同盟。由于财产资格的限制,无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都没有选举权。议会改革之后,英国工商业走向繁荣。但是工人的工资待遇和生活水平却每况愈下。1836年“伦敦工人协会”成立,提出了“成年男子均有选举权”“取消对议员候选人的财产资格限制”“议员应有薪给”等要求,被称为“人民宪章”。全国各地举行示威大会。在运动中和运动后,政府被迫做了让步,通过了1842年的矿井法案和1847年的十小时工作制法案。

——摘编自范存忠《英美史纲》

材料二:知识阶层的结社在戊戌维新时期已出现第一个高潮。进入新政时期,因俄国不肯按约撤兵,冀图霸占中国东北而触发了拒俄热潮;因美国排斥华工,各地商会纷纷联手抵制美货,如此等等的救亡活动令各种报刊和团体如雨后春笋。再加上为推行新学制而广为组织的教育会,终究卷进社会浪潮,大都变为代表知识阶层利益的团体。至于各种专业性的组织和矢志追求自由民主的公开或秘密的团体,也乘清政府失控而崛起。

辛亥革命爆发,大部分地区政权转移几乎兵不血刃,各地商会功不可没。在民国建立后到1927年国民党夺得全国政权以前,各地商会除努力维持地方稳定外,几乎对每一项关乎自己利益的重大国事都敢于发表独立见解,而不怕冒犯政府。

——摘编自袁伟时《帝国落日:晚清大变局》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9世纪中期英国结社的特点,并分析其背景。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英国结社相比,近代中国结社的不同之处,并分析其原因。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
(一)袁世凯复辟及护国战争
袁世凯复辟帝制
(1)准备
①1912年3月10日,在________宣誓就任中华民国第二任临时大总统。
②1913年11月,解散________
③1914年5月,公布《中华民国约法》,改责任内阁制为________
④1914年底,颁布________,规定总统任期十年,可连选连任
⑤1915年5月,签订________
(2)称帝:1915年10月,参政院召开“国民代表大会”。12月,袁世凯接受“劝进”当上皇帝,以1916年为________元年。
护国战争
(1)背景:
①面对袁世凯的倒行逆施,革命党人起而反抗。
②袁世凯称帝,更激起全国人民的强烈反对。
(2)概况:1915年底,唐继尧、________、李烈钧在云南宣布独立,并组织________,发动护国战争,讨伐袁世凯。
(3)结果
①贵州、广西、广东等省相继宣告独立。
②1916年3月,袁世凯被迫宣布取消________,恢复中华民国纪年。
易错陷阱:
正确认识北洋军阀统治时期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1912—1928年)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阶段:(1)袁世凯统治时期(1912—1916年)和军阀割据时期(1916—1928年)。
(2)1916年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分裂,主要包括直、皖、奉三大派系,彼此展开了军阀混战。1928年,奉系军阀“改旗易帜”,服从国民政府,北洋军阀统治彻底覆灭。
(二)北洋时期的军阀割据
军阀割据的形成
(1)原因:北洋军阀内部派系纷争,难以产生一个能统御整个北洋派的人。
(2)表现
派系代表支持国占据区域
直系冯国璋英、美直隶及长江中下游的苏、赣、鄂等省
皖系________日本皖、浙、闽、鲁、陕
奉系张作霖日本东北三省

(3)影响:各派军阀争权夺利,先后爆发直皖、直奉混战,导致北京政权实际上由不同的军阀所控制。
“府院之争”
(1)袁世凯死后,段祺瑞出任国务总理,重新召开国会。
(2)1917年5月,继任总统________免去段祺瑞的总理职务,造成所谓的“________”。
(3)张勋以调解府院之争为名,率兵入京,解散国会,拥清废帝________复辟。
护法运动
(1)原因:________后,冯国璋代行大总统职权,段祺瑞就任国务总理。但段祺瑞公然破坏《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拒绝恢复国会。
(2)开始:1917年8月,南下的150余名国会议员在广州召开非常会议,成立“________”,推举孙中山为大元帅。
(3)结果:________排挤孙中山。1918年,孙中山愤而辞去大元帅之职,护法运动失败。
参加一战
(1)目的:为争取国际地位,抑制日本在华势力的发展。
(2)概况:1917年8月14日,中国向________两国宣战,加入协约国方面。
(3)影响
①收回德、奥在________、汉口的租界,撒销两国领事裁判权。
②中国劳工前往欧洲前线,为协约国取得胜利作出了贡献。
以图解史:
专制与共和之争
2022-09-21更新 | 27次组卷 | 1卷引用:课时12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纲要上-2023届湖南省高三统编版历史一轮复习学案
22-23高三上·全国·单元测试
填空题 | 容易(0.94) |
6 . 表现
(1)军阀混战:各军阀凭借手中掌握的军队,____,先后爆发直皖、____混战,导致北京政权实际上由不同的____所控制。
(2)“府院之争”
①背景:袁世凯死后,____在各种错综复杂的矛盾中出任掌握____的国务总理。为了使权力合法化,段祺瑞重新召开被袁世凯解散的____,但这次会议的进展并不顺利。
②过程:1917年5月,继任总统____免去段祺瑞总理职务,造成所谓的____
③结果:随后,____以调解府院之争为名,率兵入京,解散了____,拥清废帝溥仪复辟。
(3)护法运动
①背景:张勋复辟失败后,冯国璋代行大总统职权,____以“再造共和”的姿态,回到北京就任国务总理。但段祺瑞公然破坏____,拒绝恢复____
②过程:____年8月,南下的150余名国会议员在广州召开____,决定成立“中华民国军政府”,推举____为大元帅。
③结果:借孙中山的名望争权夺势的____,却千方百计排挤____。1918年,孙中山愤而辞去大元帅之职。
(4)参加一战
①原因:为争取____,抑制____在华势力的发展。
②表现:____年8月14日,中国向德、奥两国宣战,加入第一次世界大战的____方面。随即,中国收回____、奥在____、汉口的租界,撤销两国____。十几万名中国劳工远渡重洋前往欧洲前线。
③影响:中国____的巨大付出,为协约国一方取得胜利作出了____
2022-08-20更新 | 73次组卷 | 1卷引用:纲要上册第六单元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知识手册】高中历史全册必背知识清单(中外历史纲要上册+下册)
7 . 新文化运动的开展:背景
(1)经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2)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要求实行____
(3)思想:辛亥革命后,____进一步传播;北洋军阀(袁世凯为复辟帝制)推行尊孔复古的逆流。
(4)先进的知识分子对____失败原因的反思,认识到共和制度不能真正得到巩固的根本原因在于缺乏对旧思想、旧文化、旧礼教的彻底批判。
2022-10-04更新 | 10次组卷 | 1卷引用:第17讲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纲要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学案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08年,江宁公园办事处主事道员陈琪向两江总督兼南洋大臣端方提出了创办博览会的设想。陈烘上奏的呈文中提出:“尝考欧美各国农工商务繁盛之原因,无不由赛会而起……若英、德、奥、法、比、意连年开博览大会,而富强之规甲于寰宇,此其明证也。”1909年,端方与江苏巡抚陈启泰联名向朝廷上奏折,请先创设南洋第一次劝业会。专以振兴实业、开通民智为宗旨。著名实业领袖张誉、虞洽卿等人都为劝业会积极奔走游说。新加坡华商总会为预备陈列品,呼吁爱国侨民“踊跃贤成”。191065日。南洋劝业会在南京正式开幕,各界代表五千多人参加了开幕典礼。

——摘编自乔兆红《开一时之风气,策异日之富强——论1910年南洋劝业会》

材料二   南洋劝业会举办19年之后由浙江省主办的西湖博览会,是中国首个以“博见会”之名举办的全国性博览会。是会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模仿了南洋劝业会,但无论就展品数量还是观众人数而言,都超过了南洋劝业会。西湖博览会明确规定,所征集的展品,除外国参考馆外,必须一律是“国货”。《征集出品细则》明确规定,“出品以国货为限,出品人以有中华民国国籍者为限”,突出了国货的关键在于“国人经营”,即经营主权在我。博览会召开期间,建造了西湖博览会纪念塔、西湖博览会桥、大礼堂等标志性建筑,成为民国时期杭州滨湖一带颇具特色的新景观,使“西湖面目,焕然一新”。会后利用西湖博览会留下的建筑和展品所建立的西湖博物馆、浙江经济围书馆、杭州电厂用户娱乐电影院等,则成为新的文化和娱乐设施,长期留存。

——摘编自马敏《博览会与近代中国物质文化变迁——以南洋劝业会、西湖博览会为中心》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南洋劝业会举办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评述民国初年的西湖博览会。
9 . 2019年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101周年。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17年,美国的参战是一个令人惊讶的变数。如果这场战争基本上是一起欧洲争端,那么许多美国人都会认为与美国无关,美国人理应继续享受和平。可是,随着大战持续进行,这项叫做孤立主义的政策却逐渐变得不切实际。到19世纪末,美国已经照搬了西欧国家的制造业和工业经济,西欧和北美变得越来越像对方。……其实,早在1915年威尔逊就向国会递交了一份咨文,建议增加陆军,扩大舰队和增加海军人员。美国人看出,如果不适时参战,战后世界将与美国无缘。

——引自[美]费尔南德斯阿迈斯托《世界:一部历史》等

(1)阅读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分析美国不再“继续享受和平”,介入“这场战争”的原因。

材料二:18151914年的百年间,大国间的战争几乎都不出自家门前的区域。……但是这一切,到了1914年都改变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席卷了每一个强国,事实上除了西班牙、荷兰、北欧三国以及瑞士之外,全欧洲都加入了这场战争。……这一切现象当中,意义最为重大的改变,却要数美国人的参战。美国的加入,从此决定了20世纪历史的面貌。

——霍布斯鲍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一战结束后“20世纪历史的面貌”发生了怎样的新变化?

材料三:欧洲列强对华商品输出表

时间国别减少比例
1915年与1914年相比欧洲列强1/5
1918年与一战前相比英国1/2
1918年与一战前相比法国1/3
1918年与一战前相比德国完全停止出口

……取消德国在中国、埃及、利比里亚、暹罗、摩洛哥、土耳其和保加利亚的特权,但将它在中国山东的特权和利益转让给日本。

——《凡尔赛和约》

(3)根据材料三指出一战给中国带来的影响。

材料四:在国内反帝爱国运动的压力下,华盛顿会议上,中国代表据理力争,达成山东问题之解决。随后,会议通过的《九国公约》又规定:“施用各种之权势,以期切实设立并维持各国在中国全境之商务实业机会均等之原则。”

——摘编自齐世荣《世界史:现代史编(上)》

(4)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代表“据理力争”的背景及其结果,揭示《九国公约》的实质。
2022-05-26更新 | 195次组卷 | 4卷引用:天津市第二十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在近代中国民族危机日益严重的背景下,各阶层的爱国人士展开了多种救亡图存的斗争。

材料一

抗争与探索
(代表事件)
代表人物

主张

A栾诉、曾国藩、李鸿章

师夷长技以自强,剿发逆,勤远

B孙中山、黄兴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

国,平均地权

C蔡元培、鲁迅、刘半农

拥护德先生”“赛先生,反对

旧伦理旧宗教

材料二 近百年中华民族根本只有一个问题,那就是:中国人能近代化吗?能赶上西洋人吗?能利用科学和机吗?能废除我们的家族和家乡观念而组织一个近代的民族国家吗?能的话,我们民族的前途是光明的:不能的话,我们这个民族是没有前途的。

——蒋廷黻《中国近代史新编》总论

材料三     中国人自己开办并拥有的棉纺厂的纱锭数,从1913年的651676支,增长到1919年的1173012支。除此之外,日本人也在中国新建了若干工厂。中国工人阶级增长的速度,比中资工厂的增长速度以及中资和外资工厂加起来所拥有的生产设备的增长速度都要快。期间,被运往国外的“苦力”(华工)也有千百万人,他们中的大多数人,特别是在俄国做工的,不久后就受到革命思潮的影响。随着人数的增长,视野的开拓,工人阶级必然要向过去自己完全被埋没的处境发出挑战。

——摘编自伊斯雷尔·爱泼斯坦《爱泼斯坦全集:国际视野回顾近代中国变迁》

材料四   “革命就是解放生产力。”然而辛亥革命毕竟是一场不彻底的资产阶级革命,它所产生的对社会生产力的推动作用是有限的,如果没有其他重大因素发挥作用,由革命引发的新一轮发展实业热潮不会持续太久。1914~1920年,私人产业资本平均年增长率为10.54%,一些主要行业的增长率更高,面粉业为22.8%,卷烟业为36.7%,棉纺织业为17.4%。

——摘编自章开沅《中国经济史》


(1)根据材料一所示表格,在ABC处填上相应的内容。
(2)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任选ABC中的一个事件进行评价(要求:明确写出所选事件名称后再进行评价)。
(3)根据材料三、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914~1920年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原因。
(4)根据材料三、四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1914~1920年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特点,并说明近代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历史意义。
2022-03-08更新 | 125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双鸭山市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