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21课 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和中国共产党开辟革命新道路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7 道试题
1 . 下面为1933年上海各业产值比重图。这反映出当时上海(     

(注:其中木材、家具、冶炼、建筑、皮革品、饰物仪器、其他工业比重因小于1%,故未列入此图。)
A.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显著特点B.半殖民地半封建性突出
C.深受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影响D.机器工业取代了手工业
2022-11-29更新 | 257次组卷 | 9卷引用:安徽省池州市2023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从1931年开始,南京国民政府在鄂豫皖赣闽等地大力推行农村合作运动,当地的农村合作社得到空前发展。这一做法旨在(     
A.推动资本主主义发展B.推动农业生产的发展
C.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D.弱化中共在农村影响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将他们‘轰’下了台,这样重大的决定,不是经共产国际提出,而是由中国共产党自己做出,在党的历史上是第一次。”这一“重大的决定”反映了中国共产党
A.开始独立领导中国武装斗争B.摆脱了苏联模式的影响
C.政治上从幼稚走向成熟D.确立毛泽东思想的指导地位
4 . 下图为中国近代一段时期内民主革命形势发展的示意图。下列各项能正确反映图示内容的是
A.中国革命重心发生转移B.辛亥革命得到各地响应
C.中国实现形式上的统一D.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开辟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1931年中国共产党提出:“依靠贫农、雇农,联合中农,限制富农,保护中小工商业者,消灭地主阶级,变封建半封建的土地所有制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这一路线指导了
A.国民革命B.土地革命C.农业合作化运动D.人民解放战争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6 . 对于1927—1937年间国共两党的对峙,有学者进行了深入研究,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南昌起义意昧着两党事实上开始了军事对峙
B.八七会议的召开是国共两党全面对峙的标志
C.井冈山三次反“围剿”胜利推动双方对峙升级
D.第五次“反围剿”失败说明对峙局面全面结束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7 . 随着民族工业的发展,中国国民生产总值逐年增加,从1935年的237亿元,增加到1936年的258亿元,增长8.86%。其中农业产值增加6.1%,工商业产值增加21.3%。这些数据从侧面可以反映出
A.近代中国民族工业发展迅速B.经济结构中自然经济仍占主导
C.国民经济轻重工业比例失衡D.“国民经济建设运动”顺利完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8 . 在长征途中,面对敌人的围追阻截,在极端艰难的情况下,中共中央仍继续出版《红星》《前进》《红炉》等战地报刊,强调:“写标语、画壁报是红军素有的特长”,要求“各级政治机关引起必要的注意”。据统计,红军创作的长征题材诗词歌曲有3万多首。这反映出
A.长征为革命文艺提供了素材B.红军将士都具有良好的文化素养
C.中共中央高度重视宣传工作D.文艺作品是战胜敌人的有力武器
9 . 观察如图漫画,图中文字为“农民暴动起来,打土豪分土地。”下列口号与此是同一历史时期的是
A.“打倒列强除军阀”B.“将革命进行到底”
C.“坚持抗战到底”D.“建立全国苏维埃政权”
2020-02-16更新 | 175次组卷 | 3卷引用:安徽省池州市东至县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6月月考历史试题
10 . 国民革命失败后,苏共领导人曾认为,中国红军不可能在农村有所作为,只能等待时机配合城市工人暴动。但是,毛泽东成功探索出一条中国革命的独特道路。对这一探索历程表述准确的是
A.南昌起义→遵义会议→《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B.中共“七大”→“工农武装割据”→敌后游击战
C.秋收起义→“工农武装割据”→中共“七大”
D.遵义会议→井冈山道路→《论持久战》
2018-06-09更新 | 6472次组卷 | 124卷引用:安徽省池州市江南中学2022届高三11月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