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23课 全民族浴血奋战与抗日战争的胜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61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中国历史发展的长河中,传统文化统一性与多样性是对立统一的。汉代董仲舒“独尊儒术”的主张把传统文化的统一性推向了极致。但事实上,统治者宣扬的“吾家治国之道,霸王道杂之”,又使它具有多样性的特点。就先秦而论,从周人对前代的维新,到孔子对周礼的重新解释;从孟子对孔子思想的发展,到荀子对先秦百家争鸣的总结与融合,传统文化又经历了继承性与变革性的过程。古代中国虽历经战乱、分裂和王朝更替,但传统文化从未中断,总是在继承已有成果的基础上不断发展,中国传统文化的连续性和包容性在世界文化史上也是独一无二的,这种包容性有利于中华文化圈的形成和发展。

——摘编自张岱年《中国传统文化概论》

材料二   孟子说:“观水有术,必观其澜。”观史亦然,须从波澜壮阔处着眼。浩浩长江,波涛万里,须能把握住它的几个大转折处,就能把长江说个大概;读史也须能把握历史的变化处.才能把历史发展说个大概。

——摘自蒙文通《蒙文通学记》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分析我国传统文化形成原因。
(2)依据对材料二的理解,结合所学中国史知识,任选一个“变化处”,拟定一个论题,并阐述其在中国历史发展进程中的独特价值。(要求:所选“变化处”应从宏观、整体的视角,选择影响中国历史发展进程的重要节点、阶段或重大事件,观点正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2024-06-01更新 | 1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湖南省长沙市周南中学高三下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历史试卷
2 . 1941年9月9日,南京国民政府公布了修订后的《国民体育法》,并设置了全国性的体育节。与此同时,陕甘宁边区体育运动在延安盛行,延安军民自力更生办体育,结合军事训练开展射击、刺杀……球类、体操等体育项目。这主要缘于(     
A.民族意识的开始觉醒B.国共对峙军事的需要
C.政府对体育教育重视D.坚持抗日战争的需要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1940年4月,蒋介石要求朱德、周恩来赴重庆谈判华中问题,顾祝同也邀请新四军政治部主任袁国平赴上饶商讨新四军的活动区域。国民党提出“将新四军迁往黄河以北,将黄河以北划分为新四军防区”。这些情况表明(     
A.国共合作共同抗日B.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巩固发展
C.国共之间矛盾加剧D.战略防御阶段国共关系的变化
2024-05-22更新 | 167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届湖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三下学期模拟(二)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据如表可知,当时(     
《新中华报》报道的“九一八”运动会相关情况
大会名称时间项目报道(刊号)
绥德警备司令部九一八青年运动大会1937年9月18日—21日文化类、娱乐类、军事类、体育类、表演类等第391期
八路军后方直属机关九一八运动会1939年9月18日军事类、政治类、运动类、文化娱乐类第65号
廊甘警备区九一八运动大会1940年9月15日—24日军事演习、运动比赛、游戏晚会、展览会第164号和172号
A.运动会具有寓教于乐以提升战力的作用B.抗日战争已进入相持阶段局势稳定
C.边区政府通过新闻报道来展示社会风貌D.舆论宣传在抗日战争中的重要地位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20世纪三四十年代,晋察冀边区出现前线剧社、吕梁剧社、黄河剧社、太行山剧社、抗敌剧社、儿童演出队等剧社,它们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把小分队巡演与较大规模演出活动相结合,广泛进行宣传演出活动,根据地的文艺运动普遍开展起来。材料所述做法旨在(     
A.扩大国民革命统一战线B.坚持井冈山革命道路
C.满足基层社会娱乐需求D.激发民众的抗战热情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1941年,中共中央军委明确指示说:“军队在抗战期间原则上不再补兵,作战损失后两团并为一团,两营并为一营,两连并为一连,旅的架子也可取消一些。全军准备明年至后年缩小一半。”这一指示(       
A.反映了国民党消极抗战的策略B.旨在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C.适应了民族战争新形势的需要D.表明抗战进入战略相持阶段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下表是中国共产党在沦陷城市的部分工作。这些史实表明(     

1939年11月,天津圣功中学张凛组织读书会再次学习《论持久战》,在这次讨论后她约苏菁同学……作入党前的第一次谈话,随即苏菁被组织上接受入党。

北京协和医院放射科主任余贻侧回忆:地下党经常捐来一些“《论持久战》《新民主主义论》等书籍。……书里的话入情入理,说在了我的心上”。

济南鲁麟洋行经理毛晓亭回忆;地下党王见欣几次给洋行职工宣传毛主席刚发表不久的《论持久战》。我曾参加过两次,对我教育启发很大,至今记忆犹新。

A.发动舆论战成为敌后抗战主要手段B.共产党团结动员各界民众坚持抗战
C.《论持久战》系统阐明党的抗日方针D.党的地下工作队伍得到空前发展壮大
2024-04-13更新 | 207次组卷 | 4卷引用:2024届湖南省浏阳市第一中学高三下学期6月适应性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1941年皖南事变发生后,中国共产党采取有理、有利、有节的方针,全面揭露蒋介石的阴谋,发布重建新四军军部的命令。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决斗争和国内外舆论的强大压力下,蒋介石不得不表示“以后决无剿共的军事”。据此可知,中国共产党的做法(     
A.促成了战略反攻阶段到来B.消除了国共两党之间的政治分歧
C.促使蒋介石放弃对日投降D.挽救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危机
2024-04-09更新 | 15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湖南省长沙市湖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三下学期模拟考试(一)历史试卷
9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雍正朝以前,清朝的重要的军国事务,特别是战争的统筹、指挥几乎都由议政王大臣会议掌握,议政王、议政大臣均为满洲亲贵。雍正七年(1729年),清世宗由西北两路发动战争意图平定准噶尔部。雍正八年(1730年)十二月,清世宗建立军机处专事上述军务,最早进入其中的包括怡亲王允祥,议政大臣尹泰、阿齐图、特古忒、查弼纳,内阁大学士马尔赛。值得一提的是,还有两位汉人内阁大学士张廷玉、蒋廷锡也在军机大臣之列。由于军务牵涉事项较多,其权力范围逐渐扩张,首席军机大臣也成为清世宗所谓“赞襄机务”之人。雍正十二年(1734年)清军主力撤回后,清世宗将在乌里雅苏台等地设置将军由战时驻扎变为日常驻防并受军机处直辖。在军务外,这些将军也兼管民政、制衡蒙古王公,与理藩院体系下的册封羁縻治理形成配合。

——摘编自刘文鹏《军机大臣议复机制与清朝国家政治体制重构》

材料二   1937年8月,国民党中央政治会议设置国防最高会议为“全国国防最高决定机关”,由蒋介石担任主席,并允许主席对“作战期间关于党政军一切事项”“得不依平时程序以命令为便宜之措施”。1939年1月,国民党五届五中全会改国防最高会议为国防最高委员会,蒋介石担任委员长。该委员会凌驾于国民党中央和“五院”之上,一切与“抗战建国”有关的重大事项均由其议定后再交付有关机关实施(紧急时也可自行实施)。后来,蒋介石又在委员会下设秘书厅等辅助他处理机要事务。当时,汉口《扫荡报》对此有社论:“国难严重到如斯地步,政权需要统一,力量需要集中,步伐需要整齐”。据学者统计,至1947年该委员会撤销前,其有关财政、内政和立法的决议最多,合计超过六成,而关于军事的不到四成。

——摘编自石柏林《论抗战时期国民政府的战时政治体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军机处建立的直接原因,并分析其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扫荡报》关于国防最高委员会的社论进行评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1936年中共中央计划出版“长征纪实”。由于人手有限,毛泽东专门致信要求亲历者就“自己所经历……择其精彩有趣的写上若干片段”,务必保证出版。1937年初,《长征记》编订完成,但直到1942年,中共中央仅作为内部资料少量印发,并未公开出版。主要原因在于(     
A.迫于战时环境出版业遭遇重创B.中共维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C.国民政府实行严格的新闻管制D.国共两党消除争端团结抗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