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23课 全民族浴血奋战与抗日战争的胜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4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 . 1942年3月,毛泽东在中央学习组作《如何研究中共党史》报告,全面阐述了学习研究党史的立场、方法、原则、分期,开列了学习研究所需的具体书单,号召全党重视党史的学习和研究。这一号召(     
A.体现出党中央战略重心的转变B.旨在厘清近代历史的脉络
C.有利于进一步凝聚全党的共识D.表明党重视吸取历史教训
2024-05-22更新 | 1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陕西省安康市高新中学高三5月模拟预测文综试题-高中历史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毛泽民,1921年参加革命,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52月随兄毛泽东到湘潭、湘乡开展农民运动,9月进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学习。随后,辗转上海、武汉、天津、香港等地,从事党的秘密工作。19317月进入中央革命根据地,先后担任(或兼任)闽粤赣军区经理部部长、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财政委员会委员兼国家银行行长、闽赣省苏维埃政府财政部部长、国家对外贸易总局局长,领导苏区银行、财政、贸易、工矿等经济工作。193410月,随中央红军参加长征,到达陕北后,193511月任中华苏维埃工农民主政府国民经济部部长。他长期执掌财政大权,却廉洁奉公,一尘不染。19382月,受党中央派遣,化名周彬,与陈潭秋等同志到新疆做统战工作,先后出任新疆省财政厅、民政厅厅长等职,为新疆建设做出重要贡献。1942917日,与陈潭秋等共产党员被反动军阀盛世才逮捕。在狱中,敌人对他软硬兼施,严刑审讯,他坚贞不屈,视死如归。1943927日,被敌人秘密杀害。

——摘编自《共产党员网:毛泽民》

(1)根据材料,评述毛泽民同志的主要革命工作。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毛泽民同志一生体现出的精神品质。
2024-05-14更新 | 1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陕西省铜川市王益中学高三下学期模拟预测文综试题-高中历史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4545日,苏联宣布废除4年前与日本签订的《苏日中立条约》。194558日,德国战败投降后,东方的战争策源地——日本,依然在太平洋战场和中国战场上负隅顽抗。6月,在哈巴罗夫斯克(伯力)设立远东苏军总司令部,任命苏联元帅华西列夫斯基为总司令,并迅速从西线抽调大量兵力和物资器材到远东地区。89日凌晨,苏军航空兵对日军控制的吉林、哈尔滨、长春、沈阳等中国东北主要城市进行空袭,太平洋舰队航空兵对日本军舰实施袭击,完全掌握制空权。同时,地面部队在外贝加尔方面军未遇任何抵抗,迅速越过大兴安岭和戈壁沙漠;远东第一方面军迂回并封锁当面日军筑垒地域,坦克在原始森林中开辟通路,向牡丹江方向实施突击;远东第二方面军在阿穆尔河区舰队协同下,强渡黑龙江和乌苏里江,主力沿松花江实施突击。苏军乘胜进军,摧枯拉朽,至14日,推进500公里,完成了对沈阳、长春、吉林、哈尔滨和齐齐哈尔等地日军的分割包围。815日,昭和天皇裕仁录制的语音放送(即《终战诏书》)通过电台向全国广播,宣布日本无条件投降。

——摘编自张燕娟《日本投降前:残忍到极点的日本总决战》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苏日战争爆发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苏日战争的历史影响。
2024-05-14更新 | 1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陕西省铜川市王益中学高三下学期模拟预测文综试题-高中历史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4 . 《申报》相关词汇使用频率的变化可看出一些端倪。以“民族”一词为例,1911年年底前,《申报》可检索出的条目为243条;而1925年一年,“民族”一词即可检索到502条;1928年、1936年,这一数据增加到1119、1507条;抗战爆发后,“民族”一词使用频率进一步冲高,1939年达到2369条。这些变化说明(     
A.近代国人的民族意识不断增强B.民众的文化素养得以提高
C.中国共产党阶级基础不断壮大D.群众的精神生活日益丰富
2024-05-13更新 | 68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陕西省商洛市高三下学期第三次尖子生学情诊断考试文综试题 -高中历史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抗战时期,郑寿麟在《研究德国史学之准备》中说:“德国历代亦曾痛受异族之压力,屡次陷于颠连困苦之中而卒能排除危难,完成复兴之大业,此又足资吾族之楷模者也。”徐中舒在《古代四川之文化》中说:“则今日抗战建国之资,取赖于四川者”,强调四川在抗战中的重要地位。这些折射出,抗战时期(     
A.中外史学的研究成就十分突出B.学者对抗日战争进行深刻反思
C.四川为抗日战争作出巨大牺牲D.学术研究寄寓了现实民族情怀
2024-05-11更新 | 5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陕西省部分学校高三下学期5月第一次模拟考试文综试题-高中历史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6 . 创刊于1942年7月的《晋察冀画报》是抗日根据地的第一份以刊登照片为主的综合性画报。如表是对该画报在抗战时期出版的8期中摄影图片场景的统计。据此可知(     
场景敌后抗日斗争共产党政权建设对外交流民众生活敌后风景
数量412幅(56%)195幅(27%)65幅(9%)39幅(5%)20幅(3%)
A.党的工作重心发生了转移B.敌后战场成为了抗日战争主战场
C.晋察冀成为敌后抗战中心D.中国共产党重视抗战文化的传播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抗战爆发后,民主党派为坚持团结抗战和实现民主宪政而斗争。抗战初期,他们依附于国民党,因为他们希望国民党能率领全国人民抗战。几年的抗战,使他们认识到:只有中国共产党才是中华民族权利的真正捍卫者。民主党派认识转变的关键因素在于,中国共产党(     
A.逐渐成为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B.扩大了革命统一战线
C.成功维护了国共两党党内合作D.坚持井冈山斗争道路
8 . 如表所示是1937年、1942年云南全省工业资本的统计数据。对表中数据解读合理的是(     
时间资本总额/万元在全国工业资本总额的占比
1937年421.61.17%
1942年20949.910.80%
A.沿海企业内迁为抗战积聚力量B.国民党未雨绸缪改善工业布局
C.大革命拓展民族工业发展空间D.全民族抗战改善企业生产环境
2024-04-30更新 | 5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陕西省商洛市高三下学期第五次模拟检测文综试题-高中历史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9 . 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救国十大纲领》中向国民党方面提出“改革政治机构”的呼吁,要求“召集真正代表人民的国民大会通过真正的民主宪法,决定抗日的救国方针,选举国防政府”。国民党方面予以积极回应,表示要在抗战期间为宪政作准备。这说明在抗战时期(     
A.行宪诉求奠定了国共两党合作的基础B.宪政运动扭转了中国面临的困境
C.中国共产党主导国内民主体系的构建D.国共关系改善助推民主政治发展
2024-04-30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陕西省商洛市高三下学期第五次模拟检测文综试题-高中历史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1938年,周恩来根据毛泽东《论持久战》中的精神分析了国内外的政治形势,号召全体宣传队员“到前线去”。下图为廖冰兄响应号召创作的《抗战必胜连环图》(部分),在安徽、浙江、江西、广西各城镇流动展出。由此可知,宣传队的活动(     

A.推动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B.展现出民众是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
C.适应了民族抗战新形势的需要D.体现了两个战场之间的相互配合
2024-03-28更新 | 245次组卷 | 8卷引用:2024届陕西省高三下学期二轮复习联考(一)文科综合试卷-高中历史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