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26课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4 道试题
1 . 1965年,在中央统一领导下,26个部委、30多个省区市、1000多家单位的科技人员大力协同研究导弹和人造卫星。这说明国防尖端科技的成就主要得益于我国
A.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深化B.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C.社会主义制度的政治优势D.“一五”计划奠定的基础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邓小平在1962年7月指出:“生产关系究竟以什么形式为最好,恐怕要采取这样一种态度,就是哪种形式在哪个地方能够比较容易比较快地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就采取哪种形式;群众愿意采取哪种形式,就应该采取哪种形式.……在生产关系上不能完全采取一种固定不变的形式,看用哪种.形式能够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就采用哪种形式。”这说明当时
A.摆脱了“左”倾错误的束缚B.隐含农村经济体制改革萌芽
C.中央下放农村经济管理权力D.推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2020-04-17更新 | 430次组卷 | 5卷引用:江西省重点中学盟校2020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联考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3 . 如图是我国20世纪70年代初的一幅年画―《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该年画
A.宣传了党在农业方面的指导方针
B.反映出机械工业取得了重大成就
C.指明了我国农业经济改革的方向
D.赞扬女性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作用
2020-04-13更新 | 69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百所名校2020届高三第四次联考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1960年中国科学院召开学部大会,选出学部委员35人,既有周培源、苏步青这样的著名科学家,也有天津人民公社姜德玉、湖北工业劳模马学礼这样的工农大众。这表明国家当时
A.左倾错误波及科学领域B.经济政策全面拨乱反正
C.普通劳动群众地位崇高D.重视工农经济协调发展
5 . 社队企业是中国一定时期的一种特殊经济形式,由农村人民公社和生产大队、生产队办起来的集体所有制企业在此期间农民上缴一定的管理费用挂靠社队企业也可以开办工厂,一些地方甚至出现了不挂靠社队的地下工厂,1976年某些地方的家庭工业的产值已经是国营企业的2倍,这一现象
A.不利于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发展
B.说明中国民营经济发展井没有断层过
C.是推动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产物
D.说明文化大革命“左”倾错误已被纠正
6 . 中国50、60年代普遍认为美国是“腐朽、垂死”的帝国主义国家,只不过发了战争财而一时强大而已,是一只“纸老虎”。到了70年代,对美国等西方国家的看法有所改变。“现在是我们向世界先进国家学习的时候了。”由此可知
A.西方资本主义经济由滞胀到逐步发展
B.中国建设道路由自力更生到对外开放
C.中国的评判标准逐步淡化了意识形态
D.中国对外交往需要世界先进国家支持
7 . 2018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49年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的进程中,在这块曾被称为“停滞的帝国”的土地上,奔驰的时间划出一道人类发展的炫目曲线……在60年的岁月、不断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对表”,与中国国情和社会实践“对表”,与时代要求和世界潮流“对表”,最终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世界提供了一个新型社会制度的发展模式。在短短60年里,新中国将一个几百年来被世界漠视的时区,标注为举世瞩目的“北京时间”。今日世界,“北京时间”已经不可或缺,“中国因素”日益举足轻重。

——任仲平《改变历史的“北京时间”》

材料二   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化


——摘编自《世界当代史》与党的十六大、十九大决议


(1)新中国成立后“北京时间”由“几百年来被世界漠视的时区”变得“举世瞩目”甚至“不可或缺”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2)依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比较改革开放前后两条工业化道路的不同之处;结合上述材料,谈谈当前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应该注意的问题。

8 . “在人民公社期间,中国农村共建起了七、八万座大小水库以及相应的灌溉渠网络,当我们翻开新旧中国的两本分省地下图对照,就会发现,新中国的地图上,造福于农民的人工湖泊星罗棋布,与旧时代有天壤之别。我国的农业灌溉面积在1980年以前每年以1700万亩(3.5%)的速度增加。到1980年达到7.33亿亩。”材料反映出
A.“大跃进”运动带动农村水利工程的快速发展
B.人民公社化为中国的农业发展作出了贡献
C.人民公社期间中国经济建设中更注重对农村的投入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
2019-08-20更新 | 277次组卷 | 27卷引用:2014届江西省上饶市高三二模文综历史试卷
9 . “五年计划”,指的是中国国民经济计划的一部分,主要是对全国重大建设项目、生产力分布和国民经济重要比例关系等作出规划,为国民经济发展远景规定目标和方向。从l953 年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已经编制了十个“五年计划”和两个“五年规划”,目前“十二五”规划正在实施进行。下图是我国某一“五年计划”时期工农业生产的发展状况(单位:万吨)。在该“五年计划”时期
A.社会主义改造的任务基本完成B.“左”倾错误对经济发展造成严重影响
C.国民经济逐渐陷入了瘫痪状态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已取得初步成效
10 . 田汉诗云:“枝干横斜叶半黄,漳州炉焰对斜阳。炼钢何惜相思树,一寸相思一寸钢。”对于这首诗的理解,正确的是 ( )
A.颂扬新中国一五计划钢铁建设的巨大成就
B.反映了大跃进时期违背客观规律对环境的破坏
C.反映了人民群众以高度的热情投入到大跃进运动中
D.展现了十年探索时期我国钢铁工业的发展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