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26课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2 道试题
1 . 下图为1953—1978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速折线图。图中促使a到b段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一五”计划提前完成B.农业科技取得了进展
C.“八字方针”调整的推动D.改革开放战略决策的实施
2023-02-22更新 | 236次组卷 | 4卷引用:湖南省多校联考(三湘名校)2024届高三12月月考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中国近现代史
2 . 图反映了1950—1990年中国与部分国家的关系变化。图中甲、乙、丙三国分别是(       

A.美、日、苏B.苏、日、美   
C.日、苏、美     D.美、苏、日
2023-12-28更新 | 173次组卷 | 5卷引用:2024届四川省成都市高三上学期一诊考试文科综合试题
2023·全国·模拟预测
3 . 创作于20世纪60年代的《我为祖国献石油》中“红旗飘飘映彩霞,英雄扬鞭催战马,我当个石油工人多荣耀,头戴铝盔走天涯”的歌词曾一度被改为“三面红旗迎彩霞,铁人精神传天下,毛泽东思想指引着我们,自力更生建设国家”。这一变化反映了(     
A.广大人民群众建设热情高涨B.我国基本上实现了石油自给
C.文艺创作与现实关系密切D.经济建设决定文化艺术创作
2023-12-05更新 | 161次组卷 | 3卷引用:专题05 近现代中国的经济变迁练习(新教材新高考)
4 . 从1956年到1957年上半年,浙江、安徽、四川等地一度出现了包产到户等形式的试验。这期间,自由市场一度活跃,个体工商户有明显增长,其中还出现人们称之为“地下工场”的较大的个体户手工业和手工工场。这些变化(       
A.是推行“百花齐放”方针的结果B.响应了当时经济“八字”方针
C.体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深入D.因反右派斗争而受到了冲击
2023-12-02更新 | 180次组卷 | 4卷引用:专题08 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3大考点5个易错点)-备战2024年高考历史考试易错题(新高考专用)
5 . 下图所示为1965—1975年中国内地工业产值变化情况。这反映了(     

A.三线建设促进了内地发展B.农轻重的比例已渐趋平衡
C.国家经济重心已转向内地D.西部大开发取得显著成效
2023-11-30更新 | 167次组卷 | 10卷引用:山东省烟台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新青年》杂志创刊于1915年9月,停刊于1926年7月,它经历了由新文化运动时期(1915~1923)的启蒙刊物向中因共产党党刊(1923~1926)的转变。《新青年》作为新文化运动的阵地,始终肩负着中国思想解放的时代使命。《新青年》上发表的文章,第一次将马克思主义带进中国人的视线,为后来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提供了重要的宣传平台。五四运动以后,《新青年》逐渐将马克思主义作为主要宣传内容。中共二大之后,《析青年》改组成为中共中央的理论刊物,由瞿秋白担任主编,出版季刊(1923.6~1924.12)。这一时期《新青年》的文章更多体现了早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和工人运动的经验教训。后因国内外形势复杂,杂志不能如期出版,于1926年7月终刊。

——摘编自王泽、高天宇《国民革命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早期探索研究》

材料二   新中国成立初期,包括党内的一些党员以及社会上一些群众在内的小部分群体,对于马克思主义并不十分了解。在此背景下,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基础的各种学术批评、讨论活动在《哲学研究》《新建设》等报刊上展开。报刊所组织的学术讨论活动正好给了大众一个充分发表意见的机会,同时也可以吸收和采纳真正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有利于广大人民共同进步。报刊对还原真实的马克思主义,消除人民对马克思主义的误会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学术讨论的过程中,报刊把马克思主义深入到社会各行各业、各层次、各领域之中,使马克思主义在我国真正被普及。

——摘编自张海丽《新中国成立初期报刊发行与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大众化》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青年》宣传内容的阶段性变化,并分析该变化的影响。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新中国初期马克思主义传播相较于近代的不同之处,并分析造成不同的原因。
7 . 1965年高教部直属高校内迁一览表据上表可知高教部直属高校内迁(     
迁出高校专业迁入地
清华大学无线电电子、机械、自动控制等四川绵阳
华东化工学院放射化工、稀有元素、石油天然气等四川自贡
北京大学无线电、雷达、物理等陕西汉中
南京大学数学、物理、化学等湖南常德
A.巩固了经济调整成果B.实现了东西部教育均衡发展
C.适应了国际形势变化D.源于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需要
8 . 下图所示是四川(含重庆)、贵州、云南、陕西、甘肃、青海和宁夏七个省区的历年投资占全国总投资比重变化情况。其中两次投资高潮出现的主要因素为(     

A.国家均衡发展的战略B.边疆地区开发的需要
C.备战备荒的政治考量D.“大跃进”运动的影响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下表反映了1957—1965年部分大城市划定市区(含城区与郊区)面积变化(单位:平方公里) 据该表可知,市区面积的收缩反映出当时中国(     
年份北京杭州哈尔滨备注
195748202531247城市面积减少部分原为供应城市蔬菜等副食品的郊区,转变为以生产粮食为主的农村
1958886011571247
1962270123972450
1965270123971334
A.大城市的经济职能受到削弱B.农村地区的经济作用增强
C.城市规划受到国际局势影响D.八字方针取得了一定成效
2023-06-05更新 | 345次组卷 | 8卷引用:【2024年一轮复习收官卷】第一模拟(湖北卷)-2024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讲练测(新教材新高考)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10 . 1956—1957年,在中国科学院出版的译著中,以社会主义国家的著作为主,但资本主义国家的著作数量增长很快。资本主义国家在华专家的人数和比重从1961年起逐渐增加,至1966年,日本和法国的专家人数居在华外国专家前两位。导致上述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三线建设缺乏专业人才B.科技交流摆脱冷战影响
C.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需要D.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开展
2023-08-28更新 | 3431次组卷 | 17卷引用:专题01 因果关系类选择题 - 2024年高考历史二轮热点题型归纳与变式演练(新高考通用)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