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27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创与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34 道试题
1 . “城乡居民收入比”反映了城乡居民收入的差距,比值越大,差距越大,反之越小。观察下面曲线图中②的部分,出现这种趋势的原因是
A.农村改革取得巨大成就B.城市经济体制改革逐渐深入发展
C.对外开放迈出重大步伐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开始建立
2 . 如表内容为改革开放后我国各直属海关的隶属海关空间变动状况。表中变化
时间变动状况
1979年至1991年我国海关增长中,以沿海各关隶属海关的增长为主,沿边、沿江及内陆直属海关增设较少
1992年至2001年入世前仍以沿海直属海关增长最快,沿边和内陆直属海关也进步显著,但中西部的一些省份如贵州、甘肃、青海、宁夏等无任何变化
2001年入世后至2012年沿边各直属海关的隶属海关增设数量不多,沿海各直属海关增设的隶属海关数量少于沿江和内陆直属海关
A.说明我国海关制度不断完善B.反映了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
C.主要受贸易政策变化的影响D.反映了我国对外开放的进程
3 . 1983年,深圳组建新中国第一家股份制企业,发行第一张股票“深安保”。1986年,深圳开始了全国最早的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革试点,出台《国营企业股份化试点暂行规定》,选定10家国营企业开展试点,率先探索混合所有制改革。这些做法
A.增强了企业经营活力B.拉开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序幕
C.奠定了对外开放格局D.得益于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2022-05-12更新 | 174次组卷 | 5卷引用:天津市武清区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测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用短短几十年的时间,走过了西方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工业化历程,从“现代化的迟到国”一跃成为“现代化的视觉中心”,建立起了全世界最完整的现代工业体系,实现了经济总量在世界排名的快速跨越。这充分表明了
A.工业化建设没有固定的模式B.制度优势保障了工业化建设
C.西方工业化建设速度变慢了D.我国工业化的基础比较薄弱
2022-05-07更新 | 357次组卷 | 6卷引用:天津市河东区2023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改革开放特别是中国共产党第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中国坚持利用外资不动摇,以吸收外资为纽带,中国与世界的联系日益紧密;党的十四大报告第一次明确提出“积极扩大中国企业的对外投资和跨国经营”战略性构想。这样可以更好地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这就意味着中国(       
A.主动参与国际规则的制定B.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C.采取多种形式吸引和利用外资D.实施“引进来”“走出去”战略
6 . 成为中国20世纪90年代改革开放的重点和标志的地区是
A.经济特区B.经济技术开发区C.天津滨海新区D.上海浦东开发区
7 . 1986年,我国社会保障体制由原来的国家一单位制向国家主导、社会与个人共同分担的方向改革。这一变化原因在于(       
A.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推行B.全方位对外开放新格局的形成
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8 . 20世纪50年代起,国家主要采取“均衡发展战略”,政府投资重点指向内陆地区。1981的“六五”计划则提出了“充分发挥沿海地区的特长,带动内地经济进一步发展”的区域发展战略。这一变化(       
A.有利于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B.增强了社会经济发展的活力
C.推动了工业布局的均衡发展D.加速了工业产业结构的升级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如果可以把1492年看作全球化的开始,那么大致可以看出全球化经历了这样几个阶段,首先是葡萄牙和西班牙人开创了现代全球化;然后是大英帝国、法国、比利时等欧洲国家开始大规模向全球殖民,这一阶段大致以英国击败西班牙无敌舰队开始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第三阶段是美国和苏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全面崛起,取代英国成为主导全球化大趋势的两大核心;第四阶段是从海湾战争开始,苏联解体,美国开始独自引领全球化潮流,即开始努力构建一个美国模式的全球社会。

——白海军《2049,相信中国》

材料二   有学者指出:在上个世纪70年代中期全球化刚刚起步时,中国开始改革开放;上个世纪90年代经济全球化潮流真正形成时,中国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本世纪经济全球化加速扩张之时,中国全面融入经济全球化潮流。在近三十年经济全球化发展过程中,中国踩着历史的节奏,每一步都没有落空。


(1)请选用一种时间表达方式描述全球化第二阶段的起止时间,在此阶段推动英法等欧洲国家大规模全球殖民扩张的主要动力是什么?
(2)二战后初期,美国为成为主导全球化的核心,采取了哪些措施谋取经济霸权?
(3)材料二中学者认为“上个世纪70年代中期全球化刚刚起步”,而材料一“把1492年看作全球化的开始”。请你为材料二中学者的观点阐述理由。
2022-04-23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红桥区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10 . 中国逐步放开物价的过程中,曾出现通货膨胀和抢购潮。到1991年,价格形成机割占比如表,其中市场定价的商品反而逐渐供给充足、价格稳定。这说明
国家定价国家指导价市场定价
农副产品22.2%20%57.8%
工业资料36%18.3%45.7%
A.市场调节的积极作用逐步显现B.传统经济体制仍具有明显优势
C.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作用D.生产资料所有制发生重大变革
2022-04-18更新 | 351次组卷 | 8卷引用:天津市河东区2022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