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27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创与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1 道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85年,江泽民出任上海市市长、1987年任上海市委书记。他紧紧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全力促进上海的改革发展稳定。他领导制订上海经济发展规划和城市建设规划,提出在20世纪末把上海建设成为开放型、多功能、产业结构合理、科学技术先进,具有高度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城市的发展方针。他积极支持浦东开放,把浦东建设成为国际化、枢纽化、现代化的世界一流新市区。他倡导建立了民主党派双月座谈会、新闻界理论界双月座谈会等制度,广泛听取意见。他注重以科技创新推动经济发展,建立了重大工程决策专家论证制度。在他倡导下,上海市政府每年必须为人民办几件实事,努力解决广大群众实际问题,改善群众生活。

——摘编自《江泽民伟大光辉的一生》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江泽民为上海发展作出的重要贡献。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江泽民在上海工作的历史意义。
2023-05-02更新 | 67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内江市2023届高三三模文综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2 . 1978年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实现从“两个凡是”到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从以阶级斗争为纲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从僵化半僵化、封闭半封闭到对外开放的历史性转变。这些变化体现出中共(     
A.继承和发展了邓小平理论B.具有自我革命的纠错能力
C.建设新时代最新探索成果D.始终坚持实事求是的路线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德国的工业革命是后来居上的代表。19世纪初,德意志各邦纷纷实行全民义务教育,一些邦政府还兴办中等专业技术学校。30年代,随着关税同盟的建立,德国工业革命起步。在巴伐利亚国王支持下,德国第一条铁路于1835年建成通车。从40年代起,汉诺威、普鲁士等邦国开始规划和建设铁路。1850年以后,德国重工业的发展速度一直超过轻工业,煤炭、生铁产量分别在1860年和19世纪70年代初超过了法国。

       ——摘编自武寅主编《简明世界历史读本》

材料二   不变价格是用某一时期同类产品的平均价格作为固定价格来计算各个时期的产品价值,目的是为了消除各时期价格变动的影响,保证前后时期之间指标的可比性。新中国成立后,国家统计局先后五次制订全国统一的工业产品不变价格,相关统计情况如下:

表1   1949—1957年全国工业总产值(按1952年不变价格计算,单位:亿元)

年份工业总产值轻工业重工业
194914010337
1957784405379

表2   1981—1984年全国工业总产值(按1980年不变价格计算,单位:亿元)

年份工业总产值轻工业重工业
1981517826632515
1984703034843546

备注:本表工业总产值数据不合村办工业,1984年如包括村办工业则为7606亿元。

——摘编自国家统计局工业交通物资统计司编《中国工业经济统计资料(1949—1984)》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总结德国工业化的经验。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简述表1、表2中数据变化的原因。
2023-04-21更新 | 627次组卷 | 12卷引用:四川省泸县第五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6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1978年12月,实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会议是(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
B.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
C.中共八大
D.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社会史研究在中国兴起并逐渐占据重要地位。社会史研究的视角相对于以前主流的政治史有很大的不同,有学者总结:如果说以前的政治史是“眼光朝上看”的话,那么社会史则是“视线的下移”,衣食住行、婚丧嫁娶、时令风俗等都成了研究的重点。这一变化根源于(     
A.世界政治经济联系加强B.学术研究的转型
C.大众化和民主化的促进D.改革开放的推动
2023-04-06更新 | 56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内江市威远中学2023届高三2月月考文综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中国近现代史学相继出现三种“新史学”及三次史学转型,在主旨和内涵上不尽相同,但都对传统史学加以“扬弃”,并且“弃”多于“扬”。

从19世纪末至20世纪前期,源远流长的传统史学范式趋于式微,而传播欧美史学理念及采用欧美范式来书写历史蔚然成风。同时,著述语言则大多采用杂糅众多翻译元素的现代白话文,书写的形式也从纪传体、编年体、纪事本末体、札记体转变为专著、论文和通史等体裁,而历史研究的史学趋于形成;历史不再仅仅是帝王将相的事迹,而是国家、社会和民众的经验,而历史研究的要旨在于“说明其事实之关系与其原因结果”,而非止于“记载事实”;历史叙事也不再以华夏中心,转而接受某种世界史观;历史的功用不仅在于资治和“惩恶扬善”,而且关乎国民教育和国族构建。此后,在1946—1966年间确立了效法苏联史学的范式和体系,基于意识形态的“新史学”。否定传统史学,排斥19世纪末以来的“新史学”和欧美史学,并且学术和政治的边界不清。历史研究坚持用马克思列宁主义作指导,以唯物史观为解释历史问题的准则。“文革”结束以后,新时期中国史学界倡导思想解放,摆脱教条主义的束缚。史学思潮经历了“回到马克思去”“回到乾嘉学去”“走向系统化”“走向跨学科研究”等交替递进的演化过程。各种史学思潮的兴替,见证了这个时期中国史学的多样性,向欧美取法逐渐成为潮流,追赶国际史学的前沿;普遍注重从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维度来考察过往,借助各种理论工具来发掘、组织和诠释史事,以揭示过去的意义。

——摘编自李剑鸣《欧美史学的引入与中国史家的话语权焦虑》

材料二20世纪中国史学发展只是注解式地单向借用,而不能在细致微观的研究中加以深化、发展和修正,乃至新创自己的理论和概念,以“应对西方中国学的挑战”。因此,不可“对中国传统史学和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的优良传统视而不见”。

——摘编自《历史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现代中国史学的变化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推动新时期史学转型的背景。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中国史学发展的建议。
2023-03-27更新 | 160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凉山州2023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20世纪60年代,我国农业现代化主要是靠机械、化肥、水利和电气。20世纪 80年代中期以后,农业发展更多的是依靠制度创新、价格机制、非传统要素投入以及市场体系建设等,农业现代化水平显著提高。由此可知,这一转变(     
A.得益于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B.加快了经济全球化进程
C.打破了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D.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8 . 1992年初春,邓小平的南方谈话不仅为中国的发展答疑解惑,还从中国实际出发,站在时代的高度实现了观念和体制的突破。据此可知,邓小平南方谈话(       
A.推动了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开展B.分析了国内主要矛盾的变化
C.否定了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思想D.确定了党在新时期的工作重点
9 . 1979年10月,国家领导人在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四次代表大会上指出:“文艺发展的天地十分广阔,不论是对于满足人民精神生活多方面的需要,对于培养社会主义新人,还是对于提高整个社会的思想、文化、道德水平,文艺工作都负有其他部门所不能代替的重要责任。”这一讲话(     
A.为新时期文化发展提供了政策导向B.说明文艺领域拨乱反正工作的完成
C.反映出文艺理论创新工作受到重视D.要求文艺工作者全面提升自我素养
2023-03-19更新 | 99次组卷 | 4卷引用:四川省宜宾市第四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     1956 年发行的《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纪念邮票,邮票主图为天安门,下端以齿轮为中心,左右对称环绕着麦穗、稻束、 向日葵等。 2 1998 年发行《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二十周年》纪念邮票,邮票主图为《人民日报》 发表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的第一版报纸,附图为高楼林立的城市风光远眺。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两枚纪念邮票设计蕴含的象征意义。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不同的角度为《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纪念邮票设计两个具有时代特色的元素,并简要说明理由。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