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27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创与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 道试题
1 . “1984 年我来过广东,当时农村改革搞了几年,城市改革刚刚开始,经济特区才起步。八年过去了,这次来看,深圳、珠海特区和其他一些地方,发展得这么快,信心也增加了。”邓 小平的讲话推动
A.14 个沿海城市的开放B.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开始推行
C.海南岛划为经济特区D.改革开放步入新的发展时期
2 . 1991 年,上海市 2195 家私营企业无一户获准与外国公司合资。上海的银行规定,私营企 业一律不贷款,信用社也只能以有价证券做抵押,或要有实力的国营企业担保才能贷款, 但数额在 3000 元上下。这说明当时中国
A.市场经济体制已初步确立B.私营企业尚未取得合法地位
C.国有经济失去了主导作用D.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势在必行
2021-06-01更新 | 65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攀枝花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3 . 陈秉安所著《大逃港》有这么一段话:“1977年11月,深圳逃港人数为194274人;1980年,逃港现象不仅消失了,外逃人员又成批地回来了。”出现这一鲜明对比的主要原因是
A.内地政府加派部队严防偷渡者B.香港当局严惩雇主雇佣偷渡者
C.中央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D.全国人大批准设立4个经济特区
2021-04-28更新 | 310次组卷 | 18卷引用:四川省攀枝花市第十五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十一届三中全会一致同意,把全党工作的着重点和全国人民的注意力特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根据新的历史条件和实践经验,采取一系列新的重大的经济措施,对经济管理体制和经营管理方法着手认真的改革。

——摘编自《三中全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

材料二   1992年,中共十四大把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和市场经济体制紧紧结合在一起,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一项前无古人的开创性事业,是社会主义发展史上的重大突破,是中国共产党在新的历史时期的重大决断。中国的改革开放和观代化建议事业在人们面前展现出新的面貌。

——摘编自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重大决策。列举一项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经济体制改革的具体措施。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共十四大提出的经济体制改革目标,并简要回答其历史意义。
(3)综合述材料,概括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历程的特点。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如图是1988~1994年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和外商对我国投资的折线图(单位:亿美元)。这主要反映了中国
A.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开展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确立
C.积极融入经济全球化进程D.对外贸易经济占据了主导地位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后稷曰:“所以务耕织者,以为本教也。”是故天子亲率诸侯耕地籍田,大夫士皆有功业……后妃率九嫔蚕于郊,桑于公田。是以春秋冬夏皆有枲(xǐ麻的雄株)丝茧之功……是故丈夫不织而衣,妇人不耕而食,男女贸功,以长生,此圣人之制也。

——吕不韦《吕氏春秋·上农》

材料二   清代中期农业税与工商业杂税变化趋势图


材料三   20世纪80年代初,农业生产实现了平稳较快增长,城乡差距曾一度缩小,但到90年代后期,城乡差距再一次拉大。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人口增长快的影响,虽然一部分劳动力流动到城市或者乡镇企业工作,农村农业劳动力人数在这一时期继续增加,但是农业就业人数占农村就业比重从1978年的90.75%变为1991年的80.29%。农业增加值占农村增加值的比重从1978年的83.1%变为1991年的64.24%,到2008年,这一比重达到最高峰,接近28%。

——摘编自《现代中国经济社会转型:从二元结构到四元构(1949~2009)》


(1)根据材料一,指出中国古代农业的主要经营方式是什么?结合所学,分析自耕农经济在中国古代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
(2)材料二的图中可以得到哪些信息?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括当时经济发展的主要特征
(3)根据材料三,概括改革开放后,中国农村经济发展的特点,并指出20世纪80年代初农村生产较快增长的主要原因。
2020-06-09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攀枝花市第十五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7 . 1993年4月1日起,按照国务院《关于加快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通知》精神,取消粮票和油票。到1993年底,全国95%以上的市县停止粮票的流通,完成了放开粮价的改革。粮票到1993年才停止流通说明
A.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B.多种经济成分开始共同发展
C.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渐进前行D.计划经济开始转向市场经济
8 . 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在各阶段都取得过辉煌成就。下列表述准确的是
①第一个五年计划完成,东北成为重要工业基地
②60年代在钢铁、石油和尖端科学等领域成就突出
③武汉、南京长江大桥和京九铁路的修建,促进了南北交通
④新时期建成宝钢、葛洲坝、大亚湾核电站等工程项目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
2019-01-30更新 | 906次组卷 | 2卷引用:2011届四川省攀枝花市米易中学高三10月月考历史卷
9 . 据统计,1992年全国辞去公职经商者达12万人,未辞职而以各种形式投身商海者超过1000万人,这种现象被称为“下海潮”。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
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B.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
C.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全面展开
D.计划经济开始转向市场经济
10 . 有专家指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没有走土地私有化的道路,而是实行家庭作业、统分结合、双层经营,既发挥了集体统一经营的优越性,又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该专家意在强调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A.没有摆脱计划经济的阴影B.保留了计划经济残余
C.体现原则性与灵活性的统一D.大大提高了农业产量
2017-02-17更新 | 590次组卷 | 25卷引用:四川省攀枝花市第十五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