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27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创与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6 道试题
1 . 我国包产到户制度的最初尝试是在地理位置偏远、生产分散、群众生活非常困难的农村;深圳经济特区的制度试验是在偏居一隅的边陲小镇进行的;企业扩权改革发轫于地理位置相对偏远的西南城市成都。这反映出当时我国(     
A.偏远地区成为改革的重点B.改革开放与区域优势结合
C.东部与西部地区协同发展D.大胆创新与稳妥推进并重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下表是不同版本《现代汉语词典》收录的1978—2012年的部分新词汇,表中内容主要反映了我国(     
年代及版次收录的部分新词汇
1978年第1版个体经济、集体经济、小农经济、小商品经济、计划经济、商品经济
1996年第3版市场经济、国有企业、民营企业、私营企业
2012年第6版非公有制经济、三资企业、乡镇企业
A.经济发展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B.私营经济逐渐成为国民经济的主体
C.新时期经济体制改革深化的历程D.工作重心由阶级斗争转向经济建设
2023-08-21更新 | 69次组卷 | 34卷引用:四川省射洪县射洪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3 . 如图为1982—2010年中国流动人口流动示意图。影响该图曲线趋势的时代主要因素是(     

A.原中国人口流动起点低B.中国人口流动迅猛发展
C.城乡之间经济联系密切D.社会经济结构发生巨变
2022-11-29更新 | 818次组卷 | 22卷引用:四川省蓬溪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月考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953年,新中国开始执行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根据中国共产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要求,国家规定计划的基本任务:集中主要力量进行以苏联帮助中国设计的156个建设单位为中心的、由限额以上694个建设单位组成的工业建设,建立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发展部分集体所有制的农业生产合作社,发展手工业生产合作社,建立对农业和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初步基础;基本上把资本主义工商业分别纳入各种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轨道,建立对私营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基础。

——摘编自朱君奇《从计划经济的“兴、变、衰”看中国经济体制变迁》

材料二 中共中央在1983年下发第二个“中央一号文件”。它的主要精神(1)稳定和完善农业生产责任制,改革人民公社的体制。(2)搞活经济,继续放宽某些政策,走全面发展、综合经营的道路;总之,“就是要按照我国的国情,逐步实现农业的经济结构改革、体制改革和技术改革,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农业发展道路”。经过一年的实行,农业生产获得了创纪录的丰收,农村工作取得了令人鼓舞的进展。

——摘编自王桧林主编《中国现代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中国制定“一五”计划的背景,并指出“一五”计划的主要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我国农村改革取得成功的原因。
2022-09-09更新 | 127次组卷 | 4卷引用:四川省遂宁市遂宁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10月月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经历了从农村到城市、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发展历程。下表经济现象的变化表明(     
时间计划生产的工业产品计划管理的商品计划供应出口商品
1985年120种188种70种
1987年60种23种36种
A.计划经济模式已经退出B.经济体制改革已经完成
C.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D.城市经济体制改革逐步进行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6 . 1982年,很多来深圳参观的老干部惊呼“深圳除了五星红旗还在,社会主义已经看不见了”,“特区姓‘资’不姓‘社’了”,北方党报甚至还刊登文章《旧中国租界的由来》,影射深圳特区是新的“租界”。这种现象说明,当时(     
A.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已经全面展开
B.深圳率先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C.存在对社会主义本质认识不清现象
D.深圳特区建设已经背离社会主义方向
2022-07-13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遂宁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7 . 某校举办“新中国老物件”活动,阙同学提供了爷爷(当年为江苏盐城人民商场经理)的一个奖品——本“辞海”。其中扉页上粘着一张小签(图),落款处是1985年1月。结合所学分析,该同学爷爷此次参加全国统考的时代背景,包括(       

①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农村取得突破性进展             ②上海等14个沿海城市开放
③中共十四大提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2022-04-08更新 | 106次组卷 | 2卷引用:四川省遂宁市射洪市金华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3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8 . 1981年3月,邓小平指出,“建国头七年的成绩是大家一致公认的。我们的社会主义改造是搞得成功的,很了不起当然缺点也有。从工作来看,有时候在有的问题上是急了一些。”这表明当时中央
A.开始抛弃阶级斗争思维B.遵循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C.重新恢复“双百”方针D.揭开了经济体制改革的序幕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下表反映了我国1979~1981年农业、轻工业和重工业在工农业总产值中所占比重变化情况。表中数据反映了
年份农业(%)工业
轻工业(%)重工业(%)
1979年26.632.141.3
1980年27.234.338.5
1981年28.836.734.5

A.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推动农业发展B.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
C.改革开放初期国家优化产业结构D.国家坚持了优先发展重工业
10 . 美国著名历史学家费正清教授在《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中说:(在社会上义建设时期)“毛及其同僚依靠组织方式上的变化,通过人规模的劳动力动员,以实现农业奇迹;邓及其同僚同样依赖改变组织方式……来提高农业生产率。”这段话中所说的是我国两个时期农村变革的情况,后者与前者的不同点是
A.建立了新的土地所有制B.违背当时的生产力发展水平
C.极大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D.反映了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