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27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创与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   改革开放以来,波澜壮阔的国有企业改革总体上可以分为三个步骤:国营企业国有企业国家出资企业。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国营企业最初的改革是政企合一下的放权让利,试图通过企业基金利润留成等方式扩大财务自主权,以调动企业的生产积极性。随即经国务院批准,通过了《关于国营企业试行企业基金的规定》《关于扩大国营工业企业经营管理自主权的若干规定》《关于国营企业利润留成的规定》。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下,国有企业迎来了较大发展,生产力水平大幅提升,开始探索并建立了适应社会发展的现代企业制度,为国家四个现代化的实现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摘编自李保民等《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历届三中全会与国企国资改革》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总结国营企业改革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国营企业改革的影响。
2022-08-02更新 | 55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巴中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 . 高一某班学生在进行专题学习时,总结出了以下几点内容:①中国近代最早开放的通商口岸;②改革开放后较早对外开放的港口城市;③中国经济发展程度最高的城市。该城市最可能是(       
A.上海B.厦门C.深圳D.广州
3 . 下图是1993—2000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统计数据。这一变化主要得益于(       
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B.上海浦东的开发和开放
C.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的确立
2022-07-06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巴中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4 . 1978年,新增就业人口的99%由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单位吸纳,此后国有经济单位和集体经济单位吸纳新增就业人员的比重在波动中下降;1992年以后则是持续下降;1997年,国有经济单位和集体经济单位吸纳的新增就业人员仅占49.86%。据此可推知,新时期中国(       
A.所有制结构的主体改变B.农村人口向城市大量涌入
C.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迅速D.第三产业缓解了就业压力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1988年11月,我国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治理整顿和深化改革的决定》,采取财政、信贷的双紧措施,规定商品最高限价,大幅提高存款利率等手段,降低了80年代末期过热的经济,遏制了通货膨胀。这说明
A.计划经济体制保持旺盛活力B.改革重在扩大企业的自主权
C.深化改革需要政府宏观调控D.市场自主配置资源的必要性
6 . 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决定》明确指出,具备条件的国有大中型企业可改组成国有独资公司、有限责任公司或股份有限公司;一般小型企业,可以实行承包经营、租赁经营,可以改组为股份合作制,也可以出售给集体或个人。该规定
A.保障了职工收入水平提升B.使中国融入全球化进程
C.标志国有企业改革的启动D.鼓励企业提高经济效益
7 . 某学者认为:“三十年前改革开放包产到户、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本身就是政治改革的一部分。”对材料中“政治改革”含义理解正确的是
A.扩大政治协商会议参政议政范围
B.实行政企分开,扩大企业的自主权
C.减少农村经济中的计划经济成分
D.扩大农民对土地的所有权和使用权
2022-05-09更新 | 111次组卷 | 4卷引用:四川省巴中市恩阳区茶坝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5月月考历史试题
8 . 改革开放初期,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现所有权和经营权“两权分离”。中共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继续稳定土地承包关系,着力推进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这一变化
A.调动了个体农户的生产积极性B.着眼于配合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
C.深化了经济所有制结构的改革D.促进了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构建
9 . 下表为改革开放初期我国粮油产量统计表,它反映了当时中国
时间粮食产量(百万吨)油料产量(百万吨)
1978年304.775.21
1980年320.567.69
1984年407.3111.91
A.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成效显著B.人民公社化解放了生产力
C.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使农产品出口激增D.市场经济体制已取代计划经济体制
10 . 1992年,国务院颁发《关于加强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通知》,要求农产品形成以市场购销为主,合同订购为辅的格局。1993年,在全国范围内取消了实行40多年的口粮定量办法,价格随行就市。这表明当时中国
A.计划经济体制尚未突破B.经济体制改革拉开序幕
C.进一步深化经济体制改革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