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选择性必修1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900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下面所示资料集中反映了欧洲中世纪(     
教育目的宗教化
科学要报从神学,神学理论高于其他知识
培养教会人才,扩大教会势力,巩固封建统治
教育内容神学化
教育内容主要有神学和七艺,神学有《圣经》、祈祷书和教会礼仪;
七艺主要由古希腊内容演变而来,经过基督教改造,为神学服务
教育方法原始、烦琐、机械
维护神学和教会色对权威,要求学生盲目服从《圣经》和教师
学校个别施教,纪律严格,体罚盛行
A.基督教教育的特点
B.宗教改革兴起的根源
C.基督教服务于王权
D.基督教传承世界文化
2024-05-15更新 | 9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滨海新区塘沽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统练历史试卷
2 . 1787年联邦宪法的颁布,使美国成为北美大陆第一个以启蒙思想的理论为指导建立的联邦制共和国。其政治文化主要表现为(     
A.社会契约原则B.权力制衡原则C.人民民主原则D.君主立宪原则
2024-05-08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第一百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青海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3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西晋覆灭后,晋元帝逃往江南,在江左重建了东晋王朝。长江天堑,是一个限制南北的天然屏障,使中原战火不能直接延烧到江南。这时江南虽然还是一个经济落后区域,但永嘉之乱的后果“洛京倾覆,中州士女避乱江左每十六七。幽、冀、青、并、兖五州及徐州之淮北流人相帅过江淮,帝并侨立郡县以司牧之”。这对江南经济的开发起了直接的促进作用。

——摘编自傅筑夫《中国经济史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江南经济得以开发的原因。

材料二   隋唐时期,西北是全国政治中心。西北指陕、甘、宁、青、新五省(区),面积占全国1/3,是丝绸之路的主要通道。因西北少数民族的军事威胁,政府驻戍庞大的军队,并将营农和防边结合。为持久计,隋在陇右、河西、西域等地屯田,唐代严管州军屯政,每年举行“屯官叙功”,以示考核。屯田之外,隋唐还在西北发展官牧业,蓄养的战马数量庞大,还能满足宫廷、政府厩马、祭祀和宴飨之需。唐太宗平定突厥后,对塞内民族“怀柔”,进贡者备尝其值,广设市场,敞开渠道,满足各族不同的物资需求。安史之乱前,西北“自安远门西尽唐境万二千里,闾相望,桑麻翳野”。

——摘编自李清凌《西北经济史》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隋唐时期西北地区开发的原因。

材料三   由于土地兼并逐步发展,失去土地而逃亡的农民很多。农民逃亡,政府往往责成邻保代纳租庸调,结果迫使更多的农民逃亡,租庸调制的维持已经十分困难、……公元780年,唐朝雅行两税法,两税法的主要原则是只要在当地有资产、土地,就算当地人,上籍征税。同时不再按照丁、中以年龄分为黄、小、中、丁、老五类的原则征租庸调,而是按贫富等级征财产税及土地税。

——摘编自黄永年《唐史十二讲》

(3)根据材料三、指出两税法取代租庸调制的原因。与租庸调制相比,两税法在征收标准和纳税时间上有何新变化?
2024-05-05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郊区重点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中国古代教育与科技

材料一   《科学技术与发展.干管研究》相关数据显示,中国古代科技与教育的相关系数 存在明显的正相关,但不如经济、人口与教育的相关度大。

材料二   儒学教育对科技发展的贡献主要有三项 (如表所示):

儒学传播了中国古代的自然观,儒家经典中包含了大量的科技史料, 儒学体系具有一定的自然科学基础
儒学思想家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所必需的创造精神与探索精神
儒家伦理思想对中国古代科技道德的形成和发展影响深远

材料三   医学、算学先后在南北朝进入官学,唐代还有明算科和医举,并建立了太史局、太医署、太仆寺等直接服务于朝廷的职业性科学研究和教育机构。

材料四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姜国钧《中国古代经济发展与教育盛衰》

(1)以上四则材料中,哪则(几则) 是对历史事实的呈现?哪则(几要) 是对历史认识的呈现?
(2)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古代教育对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利弊。
2024-04-11更新 | 61次组卷 | 3卷引用:天津市滨海新区塘沽第十三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维多利亚时期(1837-1901年)的伦敦是最早出现近代贫民窟的城市之一。1851年,英国成为首个城镇化率突破50%的国家,作为英国首都的伦敦,是全国制造业中心与主要贸易港口,吸引着全英及欧洲其他地区的就业人口。同时,圈地运动导致大量失去生产资料的农民被迫进城务工,他们的收入水平普遍很低。当时英国市场经济并不稳定,许多工厂雇有大量的临时工与季节工。伦敦高昂的房租和物价水平远超其他城市,1850-1880年,伦敦市中心普通住房的租金价格几乎翻了一番。政府中的自由主义者认为,经济活动中的自由竞争能解决所有问题,这导致政府更愿意将住房问题交给市场去处理。于是,大量非熟练工、临时工、季节工与失业群体只好搬进过度拥挤、卫生状况恶劣但租金相对较低的居民区生存,而这些居民区也随着人口密度的不断增长逐渐成了贫民窟。

——摘编自高舒琦《19世纪英国伦敦贫民窟更新及对我国的启示》

材料二   新加坡是一个地狭人稠的城市国家。住房问题上,新加坡拥有保障性住房和商品房两大体系,其中,以“组屋”为代表的保障性住房始终占据主体地位,而商品房占比在20世纪90年代一度降至不足1%。早在20世纪60年代,新加坡政府便大规模兴建公共住房。1966颁布的《土地征用法令》规定,政府有权征用私人土地用于国家建设,这保证了大规模建设公共住房所需的土地。组屋售价由政府根据中低收入群体的承受能力而不是成本决定,建设组屋的亏损由财政补贴。政府还限制居民购买组屋次数,更不允许以投资为目的买房。1994年,政府还推出住房特别援助计划,以各种形式向国民提供住房补贴,使组屋价格始终保持在普通居民能够承受的范围内。20世纪90年代后期,组屋开始呈现供过于求的状态。

——摘编自郭伟伟《独具特色的新加坡住房保障制度及启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影响19世纪伦敦贫民窟形成的历史因素。
(2)根据材料二,概括新加坡“组屋”建设的特点。
(3)综合以上材料,谈谈你对近现代城市居住环境变化的启示。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材料二   1948121日,华北银行、北海银行、西北农民银行合并为中国人民银行,开始发行人民币,统一流通。人民币的出现使各区间的物资流通有了统一的参照系。解放战争的不断推进使人民币市场迅速扩大,新解放区规定人民币为解放区统一流通之合法货币。货币统一的实施也对20世纪50年代整个国家的经济政策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摘编自王春英《新中国货币统一初探》

材料三   中国外汇储备在全球外汇储备中的占比(2000-20221季度)图示。



(1)根据材料一,归纳中国古代货币的演变趋势。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秦统一货币对中华民族的发展有何深远意义。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人民币统一发行的历史意义。
(3)根据材料三,概括中国外汇储备的占比趋势,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影响。
2024-03-14更新 | 21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西青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7 . “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后,美元也被称为“美金”,美国财政部长福勒曾说“各个行星围绕着太阳转,各国货币围绕着美元转”。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美元与黄金挂钩,各国货币与黄金挂钩B.美元与英镑挂钩,英镑与其他货币挂钩
C.美元与黄金挂钩,各国货币与美元挂钩D.美元与白银挂钩,各国货币与白银挂钩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秦朝和古希腊中央行政管理体制的示意图


材料二   纵观美国宪法诞生前的世界政治形势,封建君主制尚居绝对优势。16世纪末尼德兰革命胜利后建立的“联省共和国”,实际上是商业资产阶级和贵族联盟的寡头统治。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建立的也仅是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联合专政。1787年宪法则创立了新的政体,第一条第九项规定“合众国不得授予贵族爵位”。宪法规定由人民选举总统,人民代表机构有权罢免总统。

——摘编自《评美国1787年宪法》

材料三   (法国大革命)废除了那样多自由所赖以存在的其他东西,这时,我便倾向于认为,如果当初由专制君主来完成革命,革命可能使我们有朝一日发展成一个自由民族,而以人民主权的名义并由人民进行的革命,不可能使我们成为自由民族。(中央集权制)这是旧制度在大革命后仍保存下来的政治体制的唯一部分,因为只有这个部分能够适应大革命所创建的新社会。

——托克维尔《旧制度与大革命》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秦朝和古希腊所创造的政治制度产生的必然性。秦朝和雅典的政治制度分别对中国古代和近代西方的政治制度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分析美国宪法所确立的“新的政体”的进步意义。
(3)归纳材料三作者的观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法国大革命后至19世纪中后期政体演变的主要趋势。
2024-02-15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西青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9 . 中国古代某一赋税制度:“役银不再像过去按照户、丁来出,而按照丁数和田粮来出,即把丁役部分地摊到土地里征收。丁和粮各占多少比例,没有统一的规定,各地实行不一,有的地方以丁为主,以田为辅,采取丁六粮四的比例;有的地方以田粮为主,以丁力为辅……。”该赋税制度是(       
A.租庸调制B.两税法C.一条鞭法D.摊丁入亩
2024-02-07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重点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10 . 清嘉庆年间祁门环砂村订立了“养山合墨文约”,在获得批允后,将所立文约以官府“告示”的形式连同官府的批示“永禁文约”一并刊刻于碑石之上。材料说明清朝时期(       
A.儒家思想渗透基层教化B.礼法结合向基层渗透
C.乡约在逐渐与法律合流D.乡约能维护君主专制
2024-02-07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重点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