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选择性必修1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8 道试题
1 . 人才的选拔关乎国家的兴衰,历代统治者对此都极为重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明清科举考试分乡试、会试、殿试三级。其中乡试和会试各为三场,第一场考四书义三道,五经义四道;第二场考论一道,判五道,诏、造、表选一道;第三场考时务策五道。明清科举与宋元相比,最大的不同是八股取士。八股又叫制义,以宋儒注解的“四书五经”命题,如《四书》用朱子集注,《易》用程传,《书》用蔡氏传,《诗》用朱子集注,《春秋》用左氏、公羊、谷梁三传及胡安国传等等。作文要仿古人语气,替圣贤立言,采用特定的格式,分为破题、承题、起讲、提比、中比、后比各个部分。

—摘编自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

材料二   1904年清政府举行了中国历史上的最后一次会试,下表列举了这次会试的部分考题。

第一场
中国政治史事论
1.“周朝内重外轻,秦魏外轻内重,各有得失”论。
2.“北宋结金以图燕,南宋助元以攻秦”论。
第二场
各国政治艺学策
1.泰西外交政策,往往借保全土地之名,而收利益之实。盍缕举近百年来历史,以证明其事策。
2.日本变法之初,聘用西人,而国以日强;埃及用外国人至千余员,遂失财政、裁判之权,而国以不振。试详言其得失利弊策。
3.美国禁止华工,久成苛例。今届十年期满,亟宜援引公法,驳正原约,以期保护侨民策。
第三场
“四书五经”义
1.“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义。
2“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义。

—摘编自韩策《科举改制与最后的进士》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明清科举考试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清末科举考题的新变化,并分析其原因。
2024-01-29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郑州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2 . 如表是部分唐朝诗人作品摘选。该表内容(  )
材料来源
身多疾病思田里,邑有流亡愧俸钱。韦应物《寄李儋元锡》
三年为刺史,饮冰复食柴。
唯向天竺山,取得两片石。
此抵有千金,无乃伤清白。
白居易《三年为刺史》
莫言名与利,名利是身仇。杜牧《不寝》
A.蕴含一定的廉政文化因素
B.体现出盛唐士人风骨高雅
C.反映出士人普遍重义轻利
D.说明诗人都具有高尚情怀
2023-11-02更新 | 103次组卷 | 2卷引用:河南省豫东部分名校2023届高三5月联考历史试题
3 . 下表是中英两国在19世纪中叶官员选拔考试内容(局部)的对比,以下考试内容的差异反映的实质是(     
英国文官制度
(文书助理级考试)
中国科举制
(乡试考试)
必考:英语、数学、普通知识
任选一门:经济、地理、历
史、德文、法文
四书文三篇,五言八韵诗一首;经文五篇;策问五道,并问经史时务、政治
A.英国选官制度是中国科举制的继承和发展
B.工业文明与农业文明的差异
C.中国向西方的学习从器物到制度的升华
D.海洋与大陆地理环境的差异
2023-10-31更新 | 276次组卷 | 3卷引用:河南省周口市太康县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4 . 1792年,德国诗人克洛卜施托克写了《自由战争》一诗对普奥联军干涉法国内政表示抗议。由于他对法国大革命的理解和歌颂,1792年法兰西共和国赠给了他荣誉公民的称号。这反映出(     
A.该诗人具有民族国家意识B.欧洲民族意识已经觉醒
C.法国大革命震撼欧洲各国D.反专制已成为时代呼声
2023-12-08更新 | 81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驻马店市遂平县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23-24高三上·湖北·阶段练习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乡饮酒礼是我国古代一种融合礼、乐、诗教于一体的礼仪制度。明代对乡饮酒礼的规定甚为严格:规定了主持乡饮酒礼的人,在乡闾里社为有贤能的长者;宾客分明等级,以贤德和年龄为标准,犯法之人需被单独列出。由此可知明代乡饮酒礼(     
A.以重塑社会秩序为宗旨B.创新了周礼的基本内容
C.利于推行基层道德教化D.是基层治理的一种形式
2023-12-01更新 | 851次组卷 | 17卷引用:河南省信阳高级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6 . 汉武帝时期,官员审判案件时可以将《诗》《书》《礼》《易》《春秋》,特别是《春秋》中所集中体现的封建伦理观念作为判案依据,史称“春秋决狱”。这说明(     
A.“五经”收录了大量法律文献
B.儒家伦理成为治国的重要依据
C.汉武帝推崇依法治国的理念
D.汉代司法审判不依据颁行法律
7 . 汉武帝时期,官员审判案件时如果没有法律明文规定,可以将《诗》《书》《礼》《易》《乐》《春秋》等经义作为判案依据,史称“春秋决狱”,这说明(     
A.汉朝出现了律令儒学化的趋势B.“六经”收录了大量法律文献
C.汉朝司法审判充满了人文色彩D.汉武帝推崇依法治国的理念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1907年,《盛京时报》记载铁岭——兴源德书铺,“今虽设立学堂,彼仍卖《三字经》《百家姓》(四书合讲》《五经备旨》《八铭》《七家诗》等书,终日无过局者”。与此相对的西门内新开新华书局,专卖学堂新书,则“获利什倍”。这种情况的出现主要缘于(     
A.选官制度发生重大变化B.新文化运动推动思想解放
C.民主共和思想深入人心D.传统文化已经被彻底抛弃
9 . 商建国后,自商汤至商纣,历17代、31王,前后将近600年。《诗·商颂·殷武》中记载:“昔有成汤,自彼氐羌,莫敢不来享,莫敢不来王。”下列表述符合商朝史实的是(     
①建立了我国最早的奴隶制国家   ②国家管理实行内外服制
③土地是奴隶主土地国有制          ④形成“天子一诸侯一卿大夫一士”的等级结构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1907年,《盛京时报》记载铁岭一兴源德书铺,“今虽设立学堂,彼仍卖《三字经》《百家姓》《四书合讲》《五经备旨》《八铭》《七家诗》等书,终日无过局者”。与此相对的西门内新开新华书局,专卖学堂新书,则“获利什倍”。这种情况的出现主要缘于(     
A.封建纲常伦理根深蒂固B.民族印刷业发展程度有限
C.东北经济文化相对落后D.清廷改革官制废除科举制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