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选择性必修1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7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商周时期,神鸟“凤”被视为“天下太平”的祥瑞之兆,凤纹只在统治阶层专用的青铜器皿、玉饰物件上出现;春秋战国时期,“凤”的造形各异,陶器、漆器、织物、铜镜等普通器物都出现了凤纹装饰。这一变化反映了(     
A.社会权力结构变革的趋势B.物质丰富讲究美学雕饰
C.“凤”纹成为权力的标志D.“凤”纹成为流行时尚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明代内阁最初是皇帝的秘书顾问机构,在“大礼议”之前,其权力呈现逐步增长的趋势。至正嘉之际,皇权虚空,事实上形成了以内阁为核心的、强有力的官僚行政系统,内阁权力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在此基础上,杨廷和内阁带领官僚行政系统在“大礼议”中与世宗皇帝争礼。然而,伴随着议礼的深入发展,内阁权力以嘉靖三年杨廷和的离任为转折点,相对于皇权由强变弱,而皇权却由弱到强。

——摘编自陈超《明代“大礼议”前后的内阁体势变化》

材料二 近代中国民主政治发展的历史进程表明,南京临时政府确立的内阁制,是一种符合中国国情的政治制度。南京临时政府对最初实行的政治制度的探索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内阁制相对于总统制而言,最显著的优点是国家元首在表面上虽然拥有很大的权力,但这一切都是虚设的,这样一来,国家元首就无法进行个人专制独裁;同时,国会或内阁的任何一方也都不能形成国会议员专制或内阁首脑专制的局面。从袁世凯倒行逆施的反民主活动中就可以看出南京临时政府弃总统制不用而实行内阁制的正确性。

——摘编自百度文库《浅析南京临时政府内阁制的作用》


(1)根据材料一,指出明代内阁发生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发生变化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概括南京临时政府民主政治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浅析临时政府设立内阁制的作用。
(3)根据上述材料,比较明代内阁制与南京临时政府责任内阁制的相同点。
2022-03-02更新 | 141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黔西南州兴义市义龙新区(包含顶效镇)2022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从秦汉至晚清二千多年间,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领域各有大致不变的方面,但就总的趋势而言,这些方面又并非没有变化。例如,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维持不变,但土地私有日益发展,农业生产水平不断提高。这些变化是平和的、渐进的和累积的,从变化迅速的现时代或短时段的眼光看,社会不免呈“停滞”或“缓进”之象,但它的内部实在又酝酿并产生了相当的变化。

——改编自何怀宏《选举社会及其终结》

结合所学知识,就中国古代历史某一方面的“变与不变”加以阐述。(要求:自拟标题,史论结合,论证充分,逻辑严密,阐述时不能抄写材料所举事例。)
2021-06-08更新 | 7049次组卷 | 65卷引用:贵州省六盘水红桥学校2021-2022学年高二11月月考历史(文)试题
4 . 阅读材料,按要求作答。

材料一   中国古代官箴记载了大量优秀官吏的从政经验与为官之道,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官箴文化。商代《小人之攸箴》箴谏对象是商王,反对盘庚再次迁都。西周《虞人之箴》劝诫周王吸取前代天子沉溺田猎而亡的教训,规范天子行为。春秋《耄箴》系卫武公为鼓励臣下直言进谏而作。隋代戴逵作《皇太子箴》,唐初张蕴古《大宝箴》谏唐太宗。唐玄宗的《令长新戒》则是专门针对县令群体作的官箴,要求他们体恤贫苦,劝农养富,勤劳躬亲。宋元明清时期,官箴书的创作者主要为官员士大夫,如李元弼的《作邑自箴》、张的《仕学规范》等,所规诫对象主要是文武百官。一些地方官员甚至主动将官箴刻为铭石立于衙署堂前。

——摘编自时晓红《中国传统官箴文化及其现代价值》

材料二   在传统官箴历史演变过程中,始终将“修身、立德、公正、廉明”的政德内容放在重要位置。《周礼》“六廉”说基本涵盖为官者应具备的德行素养。汉代选拔官员的标准是“举孝廉”,按照德、才、能的顺序考察官员。唐代选任、考核和监察官员,都将道德品行放在首位。清代孙嘉淦提出“居官八约”,概括了事君、共人、清廉等丰富内容。

——摘编自王杰《古代官箴的教化功能及启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古代官箴对象的演变趋势。
(2)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古代官箴文化的历史作用。
5 . 国际储备货币俗称世界货币。不同年份英镑与美元所占国际储备货币份额的变化如表所示,据此可知(     
年份英镑美元
1940年68.9%27.9%
1950 年57.3%32.6%
1960 年35.1%61.7%
1970 年10.3%84.8%
—数据源自 James Eagle公司
A.英镑逐渐失去国际货币功能B.美国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一
C.新的货币体系提升美元地位D.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平稳上升
2024-01-25更新 | 13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铜仁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宋代义学是给与士人免费入学,甚至帮助他们解决食宿问题的一种具有慈善性质的教育机构。义学含有推广教化与以富资贫两方面的理想,并以义庄和义田作为经济基础,使得教化能普及更多的民众。自北宋以来,义学常以应举为教学目标,不过对德行也很重视。南宋义学的教学出现举业与讲学并存的情形。举业在科举发展的环境下维持不辍,而理学家在义学中讲论德性知识的探求与实践,则使得士人即使举业无成,或无意于举业,也无碍于进入义学来接受教育,而将所学用于待人处世之上,于是义学所发挥普及教育的作用更为扩大。

——摘编自梁庚尧《宋代的义学》

材料二   清朝十分重视边疆民族地区的教化,制定了积极的民族文教政策。府、州、县学针对科举考试的教学内容很难为知识基础薄弱的少数民族子弟所接受。于是,设立一种新的面向大众的启蒙教育机构成为时代之所需,义学正是由于其自身特点与时代需求相适应而得到大力推广。

下图为清代贵州义学发展趋势图(单位:所)。

贵州义学发展趋势图

——摘编自许庆如《清代贵州义学的时空分布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代义学发展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清代贵州义学的发展趋势及意义。
2024-05-15更新 | 4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贵州省凯里市第一中学高三下学期三模考试历史试题
7 . 《魏书》记载,幽州中正阳尼出任渔阳太守,还未到任就因为曾经任中正时收受贿赂而被免官;同时期的并州中正房坚举荐自己的儿子为官。类似现象揭示了(       
A.政治资源的垄断性趋势B.政府严守法律公正执法
C.地方割据势力形成原因D.政局动荡败坏社会风气
2023-09-29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2024届高三上学期适应性联考(一)历史试题
8 . 如表所示为部分典籍中有关春秋时期的治国见解。据此可知,当时(     
文献见解
《国语·晋语八》“威与怀各当其所,则国安矣。君治而国安,欲作乱者谁与”
《管子·任法》“故上令而下应,主行而臣从,此治之道也”
A.诸子的政治观趋同B.德治思想深受推崇
C.君权出现强化趋势D.官僚政治发展成熟
2023-11-28更新 | 18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9 . 材料一:中国先秦至明清选官制度

时期选官制度
先秦世卿世禄制
“以法为教”“以吏为师”
察举制、征辟制
魏晋南北朝九品中正制
隋唐至明清科举制

材料二:科举选才与此前的察举制等选官制度最大的不同,就是朝廷开科考试、士子自由报考、主要按考试成绩决定取舍,特别是其通过日益完备的制度建设及切实执行,淡化了血缘和裤带关系等的影响,保证了选才客观公正的实现。……因这些功名都是通过考试获得的,这就显著提高了其初次选官的公平度,从而得到了社会各阶层的广泛认可,由此提升了政府机构的代表性和公信度。

明宣宗开始实行各直省乡试按定额录取、会试分卷区按比例录取制度;清代又进而实行乡、会试皆按直省定额录取制度。而无论乡试解额,还是会试定额,都体现了对边远落后地区的照顾。清政府在治理边远土司地区的过程中,也推行了科举制。由此保证了对边远落后地区人才的选拔、促进了这些地区文化教育的发展,而且通过不断将上层人士和知识分子吸纳进官僚队伍,显著提升和加强边远落后地区对中央的向心力,有利于巩固和促进统一。

为提高考生的儒学素养,北宋熙宁四年(1071年),王安石对科举进行改革,变诗赋取士为经义、论、策取士,尽管此后仍有一定反复,但至元代,以经义、论、策取士就完全定型了。这不仅对培养和选拔“经世致用”的综合性人才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促进儒家文化传播与普及具有重要意义。科举制以考试内容为导向,把以儒学为主的主流文化持续不断地输送和普及到全国各地,促进了边疆和僻远地区的文化进步和社会发展,增强了文化认同。

——郭培贵《科举制及古代国家治理之启示》

(1)结合材料一及所学,从选官的标准和方式两个角度概括古代选官制度的发展趋势。
(2)据材料及所学,试从国家治理角度分析科举制对古代社会的意义。
2023-11-17更新 | 16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贵阳市三新改革联盟校2023-2024学年高二10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特别提款权(SDR)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IMF)支持创造的一种重要的国际补充储备资产。SDR篮子构成权重由各货币在世界贸易和金融体系中的相对重要性决定。如表为21世纪以来SDR货币篮子构成权重(%)情况,这可以用来说明(     
2000年2005年2010年2015年2022年
美元454441.941.7343.38
欧元293437.430.9329.31
日元15119.48.337.59
英镑111111.38.097.44
人民币10.9212.28
A.美元已丧失货币主导地位B.世界多极化趋势愈加凸显
C.布雷顿森林体系趋于解体D.世界经济新秩序亟待建立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