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选择性必修1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9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从秦汉到清朝中期的改革,大体上可以分为三类,如下表:
第一类鉴于前一个朝代的败亡,新王朝建立初期,总结其教训而进行的改革。
第二类由于周期性出现王朝政治、经济危机和社会矛盾而进行的改革。
第三类是少数民族政权为了提高文明程度,建立统治的合法性而进行的改革。
根据表格信息,以下中国古代改革与类别对应正确的是(     
A.宋朝王安石变法——第一类B.北魏孝文帝改革——第二类
C.明朝张居正改革——第二类D.宋初强化统治的措施——第三类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时代概况
春秋战国时期人口管理实行的是调查制,秦朝开始转为申报审核制,即由户主或本人主动向官府如实申报,官府核实,称为“案比”,之后登记载册
汉代每年8月份全国各地都要进行“案户比民”,汉代后期,出现大量流民,豪强隐匿人口,户籍信息严重失真
魏晋南北朝时期南朝用鼓励修订家谱的办法来替代户籍登记;北朝僧尼专门设僧籍,免除其一切课役
隋唐时期隋文帝下令在全国“大索貌阅”,派遣官吏根据户籍簿册上登记的情况与本人实际体貌核对。唐基本沿用隋制
宋代宋朝时在全国重新统计人口,创造了“户牌制”,即打破原先的坊巷界限,改为以街道为基础做人户登录;为管理规模庞大的流动人口,设立临时户籍
明清时期明政府使用黄册作为正式的户籍。黄册编制程序更为严格,内容更为详尽,每十年编制一次。清初延用黄册,后改为人丁编审。雍正年间,人丁编审渐渐退出历史舞台,取而代之的是保甲制度

——整理自王威海《中国古代户籍制度》


根据表格内容自拟一个论题,并结合中国古代史的相关知识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达清晰。)
3 . 下表是“感动中国2017年度人物”黄大年部分事迹一览表。
1975年通过招考成为一名航空物探操作员。
1982年在给同学的毕业赠言中写道:“振兴中华,乃我辈之责”。
198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在志愿书中写道,“加入献身者的滚滚洪流中,推动历史向前发展”。
2009年放弃国外优越条件回国,带领团队创造了多项“中国第一”,为中国“巡天探地潜海”填补多项技术空白。
黄大年的事迹(       
A.弘扬了艰苦创业的时代精神B.体现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风貌
C.彰显了热爱祖国的家国情怀D.反映了科技人才成为社会的主导
2023-11-11更新 | 23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六盘水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4 . 下表是民国初年议会中国民党、进步党两党议员教育背景情况及所占比例。据表可知(       
国民党进步党
传统教育人数%新式教育人数%传统教育人数%新式教育人数%
参议院193.817515.03132.60499.82
众议院265.2116332.66357.0111923.85
合计419.0223847.69489.6116833.67
A.政党政治日趋成熟B.国民党占据绝对优势
C.两党群众基础广泛D.新学有利于政治进步
5 . 下表是部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中少数民族代表相关数据(注:少数民族人口占我国总人口不足9%),由此可知(     
项目届数

代表总数

少数民族代表

少数民族代表占总数%

有代表的少数民族个数

一届 1954 年

1 226

178

14.5

30

二届1959 年

1 226

179

14.6

30

三届 1964 年

3 040

372

12.2

53

四届 1975 年

2 885

270

9.4

54

五届 1978 年

3 497

381

10.9

54

六届 1983 年

2 978

405

13.6

55

七届 1988 年

2 978

445

14.9

55

A.党和政府始终坚持民族团结平等的原则B.新中国保障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的权利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我国得到有效落实D.国家培养少数民族干部管理国家事务
2024-01-25更新 | 27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遵义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6 . 下表为部分国家文官制度的改革情况。
国家时间内容
新西兰1988文官由终身制改为任期制
美国1993五年来实现裁员35.1万人
墨西哥1994制定专门的廉政准则
日本2001实行公开竞聘,鼓励政府部门与企业之间进行人才交流
上述改革旨在(     
A.学习私营部门的改革创新精神B.解决体制僵化问题
C.降低行政成本、提高行政效率D.提高文官整体素质
2023-11-28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贵阳市2023-2024学年高二11月质量监测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下表所示是中国古代民族政策和边疆管理的基本史实

朝代民族关系
中央机构民族政策和边疆管理的具体措施
典客、典属国北逐匈奴筑长城,南抚夷越设三郡
大鸿胪和亲、军事打击、设置河西四郡和西域都护、屯田政策
魏晋
民族在迁移中大交融
礼部、鸿胪寺接纳归附、册封、推行郡县、联系流求
天可汗;和亲;会盟;册封;设置大都督府、都护府、羁縻州

政权并立;民族交融
宣政院行汉法;差别对待;东北、云南设行省;台湾设澎湖巡检司;西域设北庭都元帅府、宣慰司
礼部、鸿胪寺、四夷馆北筑长城、设军镇、开放马市;东北设置司、卫、所;西北设置卫;西南设土司;西藏敕封僧俗首领
理藩院满蒙联姻;军事斗争、册封管理、改土归流

——摘编自选择性必修一、《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请任选角度,评述古代中国民族政策和边疆管理(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2023-12-12更新 | 129次组卷 | 3卷引用:贵州省部分中学2024届高三12月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8 . 下表所示是北魏至唐朝朝的基层社会行政区划设置变化。对这一变化解读合理的是(     
朝代基层行政区划设置(户数)
北魏邻(5)里(25)党(125)
北齐邻(10)闾(50)族党(100)
唐朝邻(4)保(20)里(100)
A.国家治理模式发生变革B.社会秩序长期稳定
C.基层管理能力得到提升D.中央集权不断弱化
2023-11-02更新 | 47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六盘水市纽绅中学2024届高三10月月考历史试题
9 . 下表为新中国成立到20世纪80年代的中国外交方针与政策,据此可知,新中国的外交(       

时间

国际局势

外交方针与政策

新中国成立初期

美苏冷战,两级格局

“一边倒”“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20世纪60年代

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高涨

加强与第三世界国家的联系

20世纪70年代

美苏争霸美国处于劣势

“一条线”“一大片”团结从美国、日本经巴基斯坦、伊朗、土耳其到欧洲这一条线上的国家及“一条线”周围的国家

20世纪80年代

和平与发展是时代主题

朝着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服务方向调整,发展同世界各国友好关系
A.体现独立自主与国际国内形势相结合B.紧密地围绕着意识形态的斗争在发展
C.充分体现了和平与发展是时代的主题D.积极构建结伴而不结盟的国际新关系
10 . 下表所示为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对不同领域工作者所表达的两点希望。这些希望蕴含了(     
内容提出场合
希望广大院士坚守学术操守和道德理念,把学问和人格融合在一起,既赢得崇高学术声望,又展示高尚人格风范2014年6月9日,两院(中国科学院、中
国工程院)院士大会
希望作家艺术家成为时代风气的先觉者、先行者和先倡者,创作出更多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文艺作品2014年10月15日,文艺工作座谈会
A.“双百”方针的内在要求B.弘扬爱国统一战线的思想
C.文化事业法治化的期许D.推进精神文明建设的考量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