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选择性必修1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8 道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1 . 阅读材料, 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上计,是由下级行政长官向上级定期报告有关统计数字的制度,战国时应运而生,秦汉基本因袭,户口调查始终是关键内容。尽管西汉的户口资料在东汉初年可能已残缺不全,但班固《汉书·地理志》中的西汉平帝元始二年(2年)户口数仍被认为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全国性人口数据。这项数字包括西汉政权设置郡县、直接统治地区的户口总数:12233062户,59594978口;103个郡或国分列的户口数;长安等5县的户口数;宛县等5县的户口数。由于西汉的赋税对象包括3岁或7岁以上的全部男女人口,因此这项数字还是公认现存历代户口数中最准确的数据之一、

材料二   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作为筹备宪政的一项措施,设统计司制定全国人口普查计划, 并向各省发出了详细要求和标准表格, 由新建立起的警察系统执行。两广总督袁树勋要求将此次调查户口“拟酌缓至乡镇巡警编设及识字学塾较多之时再行补办”。广西巡抚在奏折中说:“桂省幅员寥阔, 村落零畸, 兵雙迭经, 流亡未复,调查户数较他省为难。加以民智额愚,人心浮动, 未悉调查宗旨, 将有抽丁增税之疑, 办理稍未得宜, 易致滋生事故。”这次普查匆匆开始、草草了事,但它是中国第一次现代意义上的人口普查。

——均摘编自葛剑雄《中国人口发展史》

材料三   1952年,由于国家政治、经济建设的要求,迫切需要准确的人口数字,因此国家统计局筹备并实施了第一次全国人口普查。在这次普查中,很多妇女第一次有了自己的名字:普查员还配备了农历干支或民国纪年的换算表,虚岁也一律折为周岁。1954年11月,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全国人口总数为601938035人,其中城市人口占13.26%,男性占51.82%,17岁以下的青少年占41.1%。

——摘编自陆新蕾《从筹备到实施: 现代人口普查在中国(1936-1964)》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 从来源和内容两个方面, 简要说明“2年户口数”的史料价值。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 说明与古代户口调查相比, 晚清全国人口普查的特点, 并简析其“草草了事”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 简析新中国第一次人口普查的意义。
2024-04-09更新 | 52次组卷 | 2卷引用:历史(河南、新疆卷)-2024年高考第三次模拟考试
2 . 唐前期宰相出使是指武德元年至天宝十四载期间,宰相离开京城,前往地方处理一些具体事务的现象。唐前期宰相出使次数众多,约为72 次。观察下表,可以推知唐朝前期试图(     
唐代前期宰相出使表
帝王 姓名宰相职位出使时间   出使任务或职务
高祖裴寂 右仆射、知政事 武德二年二月壬寅巡京城以西诸县
高祖裴寂 左仆射 七年八月 使于突厥
太宗侯君集 兵部尚书、参议朝政贞观九年十二月 将兵援吐谷浑
高宗刘仁轨 右相 总章元年 辽东道安抚大使
玄宗宋璟 吏部尚书兼黄门监开元五年正月 祭帝舜祠
A.维护边境和平稳定B.消除地方安全隐患C.加强皇权D.削弱相权
2023-12-06更新 | 27次组卷 | 1卷引用:新疆乌鲁木齐第六十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3 . 下表是中国古代的一些治国思想,共同反映了(       )
A.儒家思想的世俗化趋势加强B.礼法相结合的治国思想
C.法治是国家治理的重要手段D.强化基层治理的必要性
4 . 下表为研究者整理的元代部分家庭组建的情况,这体现出元代(       

丈夫

妻子

蒙古人秃忽赤

汉人刘氏

汉人王庆端

蒙古人也速真氏

畏兀儿人廉希宪

女真人完颜氏

回回人哈只哈心

汉人荀氏

汉人傅昱

契丹人耶律氏

A.不同民族的杂居B.华夏文化的扩散
C.民族隔阂的消解D.民族习俗的趋同
2023-11-28更新 | 1828次组卷 | 14卷引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第十二中学2024届高三1月月考历史试题
5 . 职官制度是中国制度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研究不同类别的职官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了解封建时代的国家治理情况。下表中内容描述的是(     
“周行郡国,省察治政,黜陟能否,断理冤狱,以六条问事”《汉官典职仪》
“开元二十一年,分天下为十五道,每道置采访使,检察非法”《通典·职官》
“天子耳目,寄与台谏,则有内台,有外台。外台即监司是也”《宋会要·职官》
“行省、宣慰司委行台监察,其余官府并委提刑按察司”《新元史》
A.古代中央行政制度B.古代官员监察制度
C.古代地方行政制度D.古代官员考核制度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下表为我国古代纸币使用情况的节选。

北宋交子

宋徽宗时期,交子滥发,信用崩溃,“较天圣(宋仁宗年号)一界逾二十倍,而价愈损”。

元朝宝钞

至元三年(1266年)每石米600文,至正十九年(1369年)1000贯买不到一斗米。

大明宝钞

宣德七年(1432年),面值1000文的宝钞只值铜钱5文,宝钞“积之市肆,过者不顾”。

据此可知(     

A.纸币发行适应了经济的发展B.周期性的经济危机难以避免
C.封建王朝难以维持纸币信用D.白银大量流入导致货币贬值
2024-01-26更新 | 30次组卷 | 2卷引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三师图木舒克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7 . 下表是20世纪之交美国国会立法新设立的政府机构。这体现出当时美国(       
时间机构名称主要职能
1887年洲际商业委员会协调执行针对铁路行为的禁令
1906年食品和药品管理局在食品药品安全监管
1908年联邦调查局强化跨洲犯罪刑事司法管辖
1913年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加强对银行监管
1914年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反垄断贸易
1916年国家公园管理局管理美国的国家公园,国家纪念区以及其他自然保护区和历史文化遗产

A.联邦体制遭受破坏B.工业革命激化了阶级矛盾
C.各州权力相对削弱D.信奉凯恩斯主义经济理念
8 . 下表所示为南京国民政府举办的前三届高等文官考试报考人数及录取人数情况。由此可知, 这一时期( )
届别时间报考人数录取人数录取率
第一届1931年2185人101人4.6%
第二届1933年2639人102人(首次录取2名女性)3.9%
第三届1935年3941人251人(包括3名女性)6.4%
A.文官任用程序逐步完善B.男女受教育权利实现平等
C.官员选拔方式渐趋公平D.文官选拔制度日益被接受
9 . 下表所示为唐朝前期管理西南地区的做法。这说明唐朝(     
皇帝做法
唐高祖册封南越首领冯盎为越国公
唐太宗对来长安朝见的贵州各族首领授官封州
唐玄宗赐名南诏首领皮逻阁“归义”,并册封其为云南王
A.对边疆实行一体化管理B.统治政策具有包容性与开放性
C.管理边疆采取怀柔政策D.民族政策呈现因俗而治的特点
10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要求。

材料   下表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对外援助的发展历程。

探索阶段(1950~1978年)抗美援朝战争期间,中国政府向朝鲜无偿提供大量战争急需和人民生活必需的物资援助,并在战后继续帮助朝鲜恢复经济、重建家园。1964~1970年,中国的受援国达31个,并先后同10个非洲国家建立经济技术合作关系,援建成套项目和提供技术援助成为对外援助的主要方式。
在努力克服“文革”时期严重财政困难和各种干扰因素的情况下,中国全力支持越南、柬埔寨、老挝人民的抗美救国战争,同时全面铺开对其他亚非友好国家的经济技术援助,受援国增至66个;1971~1978年,对外援助支出达到前20年支出总和的159%。
改革阶段(1979~2012年)中国不断推进对外援助机制改革,包括:淡化意识形态色彩,重新明确对外援助作为“南南合作框架下发展中国家之间相互帮助的基本定位;强调按经济规律办事,走互利合作的新道路。
创新阶段(2013~至今)中国全面开启对外援助方式的结构性改革和管理体制的市场化改革。例如,设立多种形式的援外专项资金和合资合作专项基金,贴息优惠贷款成为对外援助资金的创新形式。除传统的成套项目和物资项目援助外,技术援助和智力援助的比重明显提升。

——摘编自俞子荣《不平凡的探索与成就——中国对外援助70年》


根据材料信息自拟一个具体论题,并结合中国史的相关史实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阐述充分,论据准确,逻辑清晰)
2023-05-14更新 | 141次组卷 | 3卷引用:新疆2023届高三三模文综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