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选择性必修1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55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59年3月28日,中央政府宣布解散西藏地方政府,由西藏自治区筹备委员会行使西藏地方政府职权,领导西藏各族人民进行民主改革,其主要内容如下:一是农区的民主改革分两个阶段进行,第一步开展以反对叛乱、反对乌拉差役、反对人身奴役和减租减息为内容的“三反双减”运动,第二步是分配土地,废除封建农奴主所有制,分配土地时,除农奴、奴隶、中农都分得土地外,对于农奴主及其代理人、还俗僧尼、投诚来归的叛乱分子,也分给同样的一份土地和其它生产资料。二是在牧区只没收叛乱牧主的牲畜分给原放牧者及贫苦牧民,基本不变更整个牧区的生产资料所有制。三是城镇的改革实行既要反叛乱、又要保护工商业的政策。四是采取适当步骤和稳妥办法开展边境地区的民主改革。事实证明,对民主改革制定和实施的一系列政策和措施,既废除了封建农奴制度,解放了百万农奴和奴隶,又有力地分化、孤立、瓦解了敌人,使我们赢得了政治上的主动。

——摘编自谢忠等《毛泽东统一战线思想在西藏民主改革中的实践》

(1)根据材料,概括西藏民主改革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西藏民主改革的历史意义。
2 . 明太祖认为,“壅蔽于言者,祸乱之萌;专恣于事者,权奸之渐。”故特设通政使司,直接对皇帝负责,规定“凡有四方陈情建言、申诉冤枉、民间疾苦善恶等事,知必随即奏闻”。这一举措(     
A.构建起完备的行政监察体系B.旨在保证国家权力运行和政治稳定
C.通过完善中央机构制约相权D.有效减少决策失误和提高行政效率
3 . 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云南河泊所遗址发现建筑遗迹,判断其年代应为西汉中晚期至东汉,其内出土了大量封泥、简牍。2021年、2022年两次发掘出土了包括“滇国相印”“益州太守章”“建伶(县名)令印”等在内的500多枚封泥,发现带汉字的简牍200多枚。这些发掘反映当时(     

A.郡国并行制影响扩大B.边疆治理具有政治智慧
C.国家统一的进程加快D.推恩令实施具有策略性
2024-05-15更新 | 18次组卷 | 1卷引用: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一中、昆明一中高三二模联合考试文科综合试题-高中历史
2024·北京·一模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4 . 1948年12月,华北人民政府在河北石家庄成立了中国人民银行,开始统一发行人民币。这一史实表明
A.解放战争的顺利进行B.党的工作重心已由乡村转移到城市
C.国民经济的全面恢复D.已基本摧毁国民党的主要军事力量
2024-04-29更新 | 115次组卷 | 3卷引用:历史(全国卷人教版02)(12+2+1模式)-2024年高考押题预测卷
5 . 抗日战争期间,中国共产党从替民做主,发展到让民做主。边区政府实行民主政权、民主制度、民主作风、把群众发动、组织和武装起来,自己决定自己的命运,并在国家政治生活中扮演重要角色。这一举措(     
A.践行了人民战争的路线B.促进了人民民主意识觉醒
C.团结了各阶层共同抗战D.推动了革命统一战线形成
2024-04-29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宁夏吴忠市高三下学期高考模拟联考试卷(二)文科综合试题-高中历史
6 . 明洪武三十年(1397年)二月会试,取录宋琮等五十一名学子皆为南方人,北方士子哗然。朱元璋大怒,要求彻查。后朱元璋亲自策问,所录六十一人全系北方人。该事件的处理中朱元璋的主要意图是(     
A.维护科举考试公平正义B.强化中央集权
C.笼络北方人心维护统一D.凸显君主专制
2024-04-29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宁夏吴忠市高三下学期高考模拟联考试卷(二)文科综合试题-高中历史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商王盘庚迁殷前后,曾遭到许多贵族和臣民的反对,为此盘庚开会反复劝诫反对者;周厉王因贪婪残暴激起国人反抗,其统治被推翻,进入“共和行政”时期。这可以说明商周时期(     
A.保有原始民主制的残余B.分封制的不断强化
C.国家职能尚未充分发挥D.社会生产持续发展
8 . 明太祖曾称:“朕观刑政二者,不过辅礼乐为治耳。苟为治徒务刑政,而遗礼乐,在上者虽有威严之政,必无和平之风;在下者虽存苟免之心,终无格非之诚。大抵礼乐者,治平之膏粱;刑政者,救弊之药石。”这种治国理念的本质是(     
A.外儒内法B.尊法敬天C.礼法结合D.尚法存礼
2024-04-23更新 | 75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届宁夏银川市普通高中学科教学质量检测文科综合试卷-高中历史
2024·宁夏银川·二模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1964年1月27日,中、法两国政府发表联合公报,决定建立外交关系。中法建交被西方媒体喻为“外交核爆炸”,轰动国际社会。中法建交(     
A.改善了中美之间的紧张关系B.瓦解了二战后的两极国际格局
C.体现两国独立自主发展之路D.直接推动中国打开外交新局面
2024-04-23更新 | 27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一中高三下学期二模文综试题-高中历史
2024·宁夏·模拟预测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法国通过降低税率来取代沿袭自第一帝国的最新进口禁令,与这种做法相呼应的是法英之间首次开展的贸易自由化的尝试,即1786年签署《伊登一雷纳瓦尔条约》,不过该条约因法国大革命而终止。1860年1月与英国缔结的商业条约是法国实行长期深度保护主义政策时期的短暂异常现象。这场“海关政变”对于反对这场政变的人而言,建立了自由贸易,是“我们所有罪恶的起因”。1850—1870年,法国出口额翻了三番,进口额增长了4倍。这种突飞猛进是在国际分工的背景下实现的,而不是对英国的追赶。1860年商业条约的签署并非出于奉承英国的缘故,它起源于法国的自由贸易构想。但是,法兰西第一帝国的大陆封锁令和第三共和国充满敌意的保护主义主导着19世纪法国的经济。

——摘编自[法]帕特里克·布琼主编《法兰西世界史》

材料二   1951年5月,政务院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进出口税则》,并公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进出口税则暂行实施条例》,这是新中国的第一部关税法则。1982年共调整了149个税号的关税税率,主要目的是降低国内不能生产或者生产不足的原材料以及祝器、仪表等零部件的关税税率,同时提高某些耐用消费品和国内已具备生产条件的机器设备的关税税率。1985年通过第二部关税税则,即《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进出口关税条例》,以国际通用的《海关合作理事会商品分类目录》为基础,降低了1151个税目的进口关税税率。对我国资源有限,不能有效供应国内生产的原材料,较大幅度地降低了关税税率。到1992年,我国关税的算术平均税率仍然高达47.2%。

——摘编自杨瑞《新中国关税政策的变迁及其经济效应分析》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860年法国“海关政变”出现的背景,并对其做出评析。
(2)根据材料二 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自新中国成立到1992年我国关税政策变迁的特点及其意义。
2024-04-21更新 | 43次组卷 | 1卷引用:历史(全国卷人教版01)(12+2+1模式)-2024年高考押题预测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