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选择性必修1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 道试题
1 . 官僚机构的变化与社会发展

鸦片战争前,清政府的外交事务主要由礼部和理藩院兼理。

鸦片战争后,清政府设立“五口通商大臣”,由两广总督或两江总督兼任,专门管理对外通商、交涉事宜。

1862年,清政府正式设立“总理各国事务衙门”,总理大臣由皇帝指派,其职权范围主要是管理外交,并经管通商、海防、军务、关税等事务。其下属的南洋大臣、北洋大臣由两江总督、直隶总督兼任。

1901年,清政府将总理衙门改制为外务部。

1903—1905年,清政府设立商部、学部、巡警部,打破了自隋唐以来传统的六部建置。

1906—1911年,进行官制调整,设吏、学、民政、度支、农工商、陆军、法部、礼部等部,后增设海军部。以上各部成为以后北洋政府国务院政府机构的基本框架。部下设司,司下设科,完成了近代体制的改革。


以“近代社会变迁与政治变革”为视角,解读晚清时期政府机构演变的趋势。
2 . 历史结论离不开对史实的正确解读,下列史实与结论对应正确的一项是(     
史实结论
A《人权宣言》标志着法兰西首次建立共和国
B《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标志着法兰西建立第三共和国
C《权利法案》标志着英国确立君主立宪制
D1787年美国宪法标志着美国的诞生

A.AB.BC.CD.D
2022-10-13更新 | 259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怀柔区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10月月考历史试题
3 . 下图是古代中国某一时期的监察体制示意图,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地方督抚定期在十道监察区巡回监察
B.六科给事中主要负责纠察内外百官
C.都察院和六科合称科道行使监察权
D.监察御史开代表皇帝巡行地方之先例
4 . 《钦定宪法大纲》规定皇帝为权力主体,按君主立宪政体,君主有统治国家之大权,也确认了臣民的权利和义务。《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的主权属于全体国民,国民一律平等,有人身、居住、言论……参政等自由和权利。对这两部法律文件,下列解读正确的是(     
①两者都没有真正实施                                  ②都体现“主权在民”的理念
③都具有一定的民主色彩                                  ④两者实行不同的政治体制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5 . 清人储大文指出:元代分省建制“合河南、河北为一,而黄河之险失;合江南、江北为一,而长江之险失;合湖南、湖北为一,而洞庭之险失……故元明二季流贼之起也,来无所堵,去无所侦,破一县一府震,破一府一省震,破一省各直省皆震。”以下对元代“分省建制”的原则解读正确的是(     
①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②首创“犬牙交错”划界原则
③阻碍了区域经济交流               ④其极端应用导致一定弊端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
6 . 美国独立之初,司法机构与其他政府部门相分离的规定仅停留在“羊皮纸”上,只是由原英王控制司法变为立法操纵司法。汉密尔顿在三权分立理论的基础上全面论述了司法独立的理论,为美国司法实践所采纳。对此解读准确的是
①北美获得独立后,完全抛弃英国的法律体系制定本国的法律
②“司法独立”作为近代西方法律制度的特征之一源自罗马法
③洛克、孟德斯鸠等启蒙思想家为汉密尔顿提供了思想基础
④汉密尔顿结合美国实践,为限制立法干预提出“司法独立”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③④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1949年5月16日,中国人民解放军进入武汉,三年后武汉国民经济发生的巨变如图所示。此外,武汉国营工业产值比重由7.5%升至25.9%。对这些数据解读准确的是
A.土地改革调动农民积极性,农业总产值呈上升趋势
B.“一五”计划超额完成,武汉工业总产值成倍增长
C.“银元之战”“米棉之战”使得城镇职工收入上升
D.至1952年,武汉国营工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据绝对优势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乾隆帝曾就康雍乾三朝君主治国理政作出总结:“乾纲独断,乃本朝家法。自皇祖、皇考以来,一切用人听言大权从无旁假。即左右亲信大臣,亦未有能荣辱人、能生死人者。”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①这三朝是清代的盛世②君主专制高度强化
③建立军机处势在必行④决策权由皇帝掌握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2022-05-25更新 | 363次组卷 | 3卷引用:北京市延庆区2022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9 . 某学者在综合学界对“封建”一词理解的过程中指出:弗朗索瓦·冈绍夫在《何为封建主义》中提出,封建主义具体是指封君——封臣——封土及一套惯制构成的社会形态;中国史秦以前的“封建”,是一种与秦以后的郡县制度相针对的政治制度;日本明治时期以中国汉字“封建”二字来翻译西洋史上之“Feudalism”,以泛指东西方世界,制造了名词纠缠之病,遗留后患。以下各项对该学者的观点解读准确的是
①西洋史的“Feudalism”是指西欧中世纪时期的社会形态
②先秦“封建”一词特指封土建国、封爵建藩的政治制度
③反对机械地以中世纪西欧为标本裁量其他国家和地区
④主张研究学问应求真、求是,反对蹈袭前人、照搬照抄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④D.②③④
10 . 护照

长期以来,中国并没有西方护照之概念,护照一词虽然最早在《尼布楚条约》中出现,也只是政府为商人开具的一种集体信函。而且从保存的资料看,主要是为俄国商人入境所用,很少看到中国商人出境。到了近代,国门大开,外国人不用检查直入中国口岸。1858年出现了一种奇特的内地护照,《天津条约》规定外国人赴内地“执照由领事馆发给,由地方官盖印。经过地方,如饬交出执照,应可随时呈验,无讹放行……如其无照,其中或有讹误,以及有不法情事,就近送交领事官惩办,沿途只可拘禁不可凌虐。”


(1)结合历史背景,谈谈你对“内地护照”的认识。

新中国实行的各版护照简介

1949年单页版、50版、53版、58版护照为中俄文对照,防伪手段几乎为零。
71版、75版改为中法英文对照,这一时期因私护照几乎为零。
80版将75版的“本护照前往下列国家和地区有效”改为“本护照前往世界各国有效”。
81版改变了53版以来6位数的护照累计号码,升至7位数号码。
97版采用数码技术、激光打印等防伪手段。到2005年达到年均签发400万本,80%是因私护照。
(2)结合历史背景,从不同角度解读新中国护照的发展历程。(要求:提取信息充分;总结和归纳准确、完整;解释和分析逻辑清晰)
2022-02-09更新 | 129次组卷 | 2卷引用:北京市第二十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10月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