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选择性必修1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33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殷商统治者自称“受命于天”,把自己的统治假托为“上帝”的命令。周人灭殷后吸取殷亡的教训,认为“天命靡常”,即“天命”不是固定不变的,能否享有“天命”,取决于君主是否有良好的道德品质,能否保民。这一思想变化反映出(     
A.原始民主政治的影响B.民本思想的萌发
C.统治者道德修养提升D.神权政治的衰微
2 . 在1937年11月陕甘宁边区的乡、区、县普选中,有70%的选民参加了选举。晋察冀边区在1940年大选时,参选乡民的比例在70%以上,中心地区的平山、灵寿等县达90%以上。上述数据可用来说明(     
A.统一战线阶级基础扩大B.工农民主政权得到了巩固
C.基层自治体制趋于完善D.根据地动员能力日益增强
3 . 下表为1912—1916年中国海关进出口货物总值比较表(单位:两)。由此可推知,这一时期(     
年份外货进口总值国货出口总值
1912473097031370520403
1913570162577403305546
1914557109048345280874
1915454475719418861164
1916516406665481797366
A.列强对中国的商品输出持续减少B.中国国民经济结构趋于合理
C.中国工业化的社会环境有所改观D.中国的关税自主权趋于增强
4 . 两汉时期,郡守避籍制度使外籍郡守在所任职的郡中毫无社会根基,只得辟召本郡人士为属吏,由此出现了“三世二千石,穆郡户曹史”和颍川郡“世为乡里著姓”的韩棱担任郡功曹等普遍现象。这一现象说明(     
A.郡县属吏的晋升途径较为单一B.地方离心力容易导致军阀割据
C.豪族的势力逐渐渗透地方政权D.国家选拔人才更注重基层经验
2024-01-31更新 | 340次组卷 | 7卷引用:山西省晋城市2024届高三上学期一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困难(0.15) |
名校
5 . 780年,宰相杨炎奏请唐德宗实行赋税制度改革,收税“唯以资产为宗,不以丁身为本”.古代赋税制度逐渐由“舍地税人”朝“舍人税地”方向发展。这有利于(       
A.保证了农民的生产耕作时间B.促进农产品商品化
C.减轻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D.催生新的经济因素
2024-01-31更新 | 166次组卷 | 192卷引用:山西省晋城一中教育集团南岭爱物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6 . “文化大革命”期间,中国在外交上打开了新局面,取得了巨大成就。以下不属于“文革”时期外交成就的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B.中日建交
C.中美建交D.毛泽东提出“三个世界”的理论
7 . 元狩四年,汉武帝下诏算缗,规定商人、手工业者、高利贷者必须向朝廷申报现金财产,每2000钱纳税一算120钱。元鼎三年,又实行告缗,凡告发算缗不实者,可得没收被告财产之一半。实行这一政策的主要目的是(       
A.加强中央集权,避免诸侯王倚仗商人财力B.增加政府财政收入,打击富商大贾和豪强贵族势力
C.限制土地兼并,保护自耕农利益D.汉武帝将法家思想作为明确的统治意识形态
2024-01-15更新 | 60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晋城一中教育集团南岭爱物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11月月考历史试题
8 . 唐德宗建中元年780以前,每年各地交纳给中央的税钱为1200万贯,其中盐利占一半。建中元年当年,户部记账“赋入一千三百五万六千七十贯,盐利不在此限”。出现这种变化,主要是由于(       
A.实行量入为出B.恢复均田制C.实行两税法D.完善租庸调制度
2024-01-15更新 | 53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晋城一中教育集团南岭爱物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11月月考历史试题
9 . 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纷纷开始对赋税和土地制度做出改革,以适应生产力提高和新的土地占有关系产生的趋势。下列不属于这方面改革的是(       
A.齐国实行“相地而衰征”的制度B.鲁国实行“初税亩”的制度
C.晋国实行“作爰田”的制度D.魏国实行“食有劳而禄有功”的制度
2024-01-15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晋城一中教育集团南岭爱物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11月月考历史试题
10 . 岭南地区归属中央王朝版图始于(       
A.西周B.秦汉C.西晋D.隋唐
2024-01-15更新 | 18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晋城一中教育集团南岭爱物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11月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