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选择性必修1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3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春秋时期,官职完全由贵族垄断;战国时期各国变法的主要内容之一,就是要废除世卿世禄制度。同时,荐举也成为日益普遍的选官方式。汉武帝时,正式设立察举制,“初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同时还在京师建立太学,置博士弟子五十人,学习儒家经典,学成考试合格,可授予官职;魏晋南北朝时期,主要的选官制度为“九品中正制”,由中央向各地派遣中正官,负责评定人才等级,并按等级授予官职;隋朝建立以后,废除了九品中正制,各级官吏一律由中央任免。隋炀帝即位后,除了不断诏令举荐(人才),还在文帝设立的“秀才”“明经”两科外,新设立了“进士”科。这样,开科考试在隋炀帝时就形成了层次不同、要求各异,由法令所规定的完整体系。

——选自吴宗国《唐代科举制度研究》

请从材料中选取一个或几个时期,围绕选官制度的变化自拟论题并加以论述。(要求:立论正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晰)
2024-05-20更新 | 20次组卷 | 2卷引用: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弥勒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检测历史试卷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某一制度之创立,决不是凭空忽然地创立,它必有渊源,早在此项制度创立之先,已有此项制度之前身,渐渐地在创立。某一制度之消失,也决不是无端忽然地消失了,它必有流变,早在此项制度消失之前,已有此项制度之后影,渐渐地在变质。

       ——摘编自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中国古代史知识,提取一个观点(可根据材料的全部或部分),自拟论题并加以阐述。(要求:观点明确,史实准确,表述清晰,史论结合。)
2024-04-05更新 | 95次组卷 | 3卷引用: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民族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20世纪七八十年代1979年,开始新中国第三次民法典起草。八十年代先后出台《经济合同法》《涉外经济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
20世纪九十年代为适应发展现代化市场经济的要求,1993年开始起草《合同法》,1998年开始起草《物权法》。
21世纪2015年,第五次民法典编撰工作正式启动。2020年,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自202111日起施行。

——摘编自粱慧星《中国民法典发展脉络梳理》


阅读材料,对表中的内容提出自己的看法,并结合所学中国现代史知识加以说明。(要求:看法具体明确,说明须史论结合)。
2024-03-30更新 | 13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临沧市沧源佤族自治县民族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新中国70多年的发展过程,是不断建构完善国家形象的过程。有学者认为,新中国国家形象的建构大致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9491978年),重点建构的是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红色中国”的形象;第二阶段(19792008年),重点建构的是顺应全球化大潮的“开放中国”的形象;第三阶段是(20092019年),重点建构的是负责任大国的“全球中国”的形象。

围绕材料,选择一种或多种国家形象拟定一个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论述。(要求:表述成文,叙述完整;立论正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条理清晰)。
2024-03-29更新 | 115次组卷 | 4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市官渡区云南大学附属中学星耀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戊戌变法期间,维新派曾与顽固派进行过一次激烈的论战,论战的中心就涉及了中学与西学的问题。梁氏分析了科举制长期存在,被统治阶级固守不放的原因。其认为中国传统的知识分子均把学而优则仕作为追求的目标,而科举考试正好为他们提供了这样一个平台,只要努力读书,通过八股考试,就能够获致高位,飞黄腾达。而由科举制产生的整个官僚体制则是整个统治阶级的根基,根基断,则统治不保,所以统治者们将其看作是守旧之命脉。但若科举不变,则有亡国的危险,所以梁启超对于废八股,变科举的态度十分坚决。

——摘编自张薪《资产阶级维新派思想家对科举制度的批判与变革》

材料二   17世纪至18世纪,西方学者开始大量地翻译和写作关于中国考试制度方面的书籍,潜心研究这一制度在西方国家运用的可行性。孟德斯鸠、狄德罗和卢梭等人相继都在他们的著作中一致赞扬中国的制度。历史学家布罗代尔认为,法国教育是以中国竞争的笔试为基础的,而以竞争考试实行文官制度的思想则来源于中国。不仅如此,在英国、西班牙等其它西方国家,学者们纷纷研究中国科举制的利弊,希望引入这一制度为本国的政府管理注入新鲜的血液,以适应资本主义的发展。

——摘编自孔杰《论科举制的西传历程》

近代中外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对中国的科举制度产生了不同的看法,任选一个立场,对材料中的观点进行评述。(要求:观点明确,阐明理由,史论结合,逻辑严密)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部分年份《泰晤士报》涉华报道高频词

年份

关键词及其出现次数

1921

日本(176),日本人(150),会议(九国公约会议)(106),远东(81

1949

共产主义(336),政府(261),英国(226),共产党(191),民族主义者(187

1971

联合(172),北京(170),美国(99),国家(97),击败(75

1972

美国(139),尼克松(100),英国(90),访问(85

1979

贸易(81),发展(68),百万(66),越南(65),国外(64

2001

国际(56),美国(56),奥林匹克(43),布什(40

2010

增长(108),贸易(108),经济(94),全球(93),世界(89

2017

总统(117),北京(107),特朗普(100),韩国(96),贸易(68
2020~2021全球(96),贸易(93),冠状病毒(85),爆发(84),英国(84

——摘编自张亚男等《中国百年发展的外媒形象建构》

根据材料,围绕整体或部分关键词自拟一个论题,并结合所学近现代史的相关知识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成文。)
2024-03-21更新 | 173次组卷 | 5卷引用: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2024届高三下学期二模历史试题
7 .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要求。

【史料注释】从19375月起,共产党在抗日根据地实行民主政治,图为根据地的民众举行地方代表和政府成员的选举。


【史料注释】华北人民政府宣告成立的布告。这个由中共和其他民主人士合作的统一的人民政府,是行将诞生的新中国的中央人民政府的雏形。


请根据以上史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任选(或补充)一个时期并就中国共产党的政权建设进行评述。(要求:史实准确,论从史出)。
2024-03-18更新 | 133次组卷 | 2卷引用:信息必刷卷01(全国卷统编版,12+3模式)- 2024年高考历史考前信息必刷卷(全国卷专用)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习俗和仪式的礼仪规范对古代社会的百姓影响甚大。中国古代的礼仪制度和规范,特别是在冠、婚、丧、祭、射、乡、朝、聘等礼仪形式中规定了大量的道德规范和要求,以此实现在社会层面的教化,有力地塑造了家庭伦理、社会伦理和政治伦理。儒家德治教化的社会路径还包括古代各类学校的教育与经典传习,以及家族宗族和乡绅的乡约教化等,这些社会化路径都体现了对人情、人义的塑造,构建了整体的社会文化网络,有效实现了政治与伦理的双向同构,达到了“化民成俗”的德治效果。

——摘编自沈小勇《以文化人化民成俗》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中国古代史的知识,围绕“德治思想与教化实践”自拟一个论题,并加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论证充分。)
2024-02-01更新 | 54次组卷 | 3卷引用: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人们试图从不同视角认识历史,下表是学者们对中国古代部分王朝特征的不同看法。

王朝特征
豪民社会;儒法国家
律令社会;世界帝国
科举社会;租佃社会
市民社会;白银时代
士绅社会;“大一统”王朝

                                                                   ——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等

根据材料并结合中国古代史知识,围绕表中王朝的一个或多个特征,提出自己的见解(赞同、质疑、修改皆可),并加以阐释。(要求:见解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清晰。)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捕编自卜宪群《谈我国历史上的“大一统”思想与国家治理》


大一统思想作为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重要元素,历经各个历史时期,已经深深地渗造进中华民族的文化血液中。围绕“大一统思想与国家治理”,提取下图中的一种或若干种组合的信息,自拟论题,展开论述。(要求:主题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2024-01-17更新 | 54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迪庆州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