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选择性必修1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57 道试题
论述题 | 较难(0.4) |
1 . 20世纪初,晚清政府为了挽救危局曾进行了一系列努力,表4为其采取的部分举措及各地的反应。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举措一举措二
1910年春,军咨处通知各省督抚,拟派参谋官督理军务。海军处也电令驻泊于各省的军舰,不得擅离驻地。是年9月,陆军部咨文各省,以后各省的军需,一律由中央统筹拨给,地方督抚不得再行就地筹饷。年底,清廷又采纳载涛的建议,将从前总督例兼兵部尚书,巡抚例兼兵部侍郎(后改为陆军部大臣、副大臣)的惯例,一律取消。除汉族督抚群起反对外,愤起抗争的满蒙官员亦不乏其人。东三省总督锡良一改过去满蒙督抚绝不轻易联衔上奏的惯例旧制,联合各省督抚电奏清廷:“督抚对于新军亦宜仍带兼衔,俾得节制调遣,以备变起非常,因机应付。”1911年皇族内阁成立后,军咨府再次提出遣派军咨使管理各省负责练兵事务的督练公所。云贵总督李经羲首先致电军咨府称,如果实行军咨使监视各省军务而不受督抚节制,那就请朝廷将各省的督抚一律裁撤,否则不予承认。陕甘总督长庚、陕西巡抚恩寿等满族督抚,也出面参与联合电驳,共同抵制军咨府这一计划。

——王开玺《晚清变局》

史界认为,辛亥革命前,清政府已丧失了存在的必要性与合理性。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说明上述观点。
7日内更新 | 120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届山东省济宁市高考二模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蓝田新乡约》

《蓝田新乡约》生成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制定者不仅在本土陕西几地进行实地考察、问卷调查、乡风研究,而且跨省进行了为期一年多的调研,最后回归《吕氏乡约》的诞生地蓝田县进行调查走访,经反复斟酌考量,在2017年形成了《蓝田新乡约》文本。

内容摘录如下!

一、德业相劝

爱国爱乡:诚实守信:尊老爱幼:和美夫妻:友爱兄弟:敦教子女:勤劳致富:节俭持家

二、过失相规

远离赌毒;不得酗殴;杜绝假劣;不得诬讼;不涉邪教;爱护公物:保护环境

三、礼俗相交

友善礼让;婚丧从简;诸事循礼

四、患难相恤

扶危济困:赈贫恤弱;助人为乐:见义勇为:平等相待

村民自愿入约。由入约村民公推(选举)产生乡约理事会及相应组织机构。理事会由德高望重、公道正派、热心公益并具有一定能力的乡贤或村民担任理事长。理事会应建立宣讲、表彰和奖惩机制,定期对模范践行乡约和有善行义举者给予表彰奖励,对违犯乡约者进行批评教育和必要的惩戒。

乡约的解释权归乡约理事会。

——据刘学智《〈吕氏乡约〉与〈蓝田新乡约〉》

结合材料,以“新时代的《蓝田新乡约》”为题写一则历史短文。(要求:表述成文,叙述完整;立论正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条理清晰。)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走向世界的唐朝法律

原则、制度和内容方面的规定

唐律规定对同国的外国人之间与不同国外国人之间发生的犯罪作了不同的回应,即前者适用本国的法律,后者则适用唐朝的法律。用源自佛教的断屠月作为法律术语,来补充律典中原有的秋冬行刑制度,在中国法制史上尚属首次。唐律规定一般犯罪主体盗毁佛像的,用刑是徒三年。但僧、尼盗毁佛像者,加役流®(仅次于死刑)

令、格、式方面的规定

唐令对唐人自国外返归和外国人来唐人员,由所在州镇给衣食,具状送省奏闻即由地方政府主要解决他们的衣食和安置问题。唐格对久居唐朝的外国人娶唐朝汉人妇女为妻妾后,回国时能否带着她们一起回国做出答复,准别格诸藩人所娶得汉妇女为妻妾,并不得将还藩内。即不能帝着唐朝的汉人妻妾回外国。唐式对派往外国的人员给予一定的物质保障。

中华法系的形成

日本、朝鲜和越南等一些东亚国家派出本国遣唐使,到唐朝学习包括法律在内的文化。在日本古代法制史上具有十分重要地位的《大宝律令》就是《永徽律》的翻版;《高丽史·刑法志》记载高丽一代之制,大抵皆仿乎唐。这些东亚国家从中受益并成为中华法系的成员国,最终造就了中华法系。

——据王立民《论唐朝法律的开放性特征》

围绕“唐朝法律开放性”的主题,结合相关史实加以分析说明。
2024-05-10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山东省菏泽市二模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人物

语录

王进喜

宁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

邓稼先

假如生命终结后可以再生,那么,我仍选择中国,选择核事业。

焦裕禄

把我运回兰考,埋在沙堆上。活着我没有治好沙丘,死了也要看着你们把沙丘治好。

材料二   中国共产党人在革命、建设与改革开放新时期,均根据不同时代与社会的发展,不断推动民族精神与时俱进,使中华民族精神得到了最大程度的进步与升华,培育出了新民主主义的革命精神、社会主义建设创业精神和新时期改革创新精神为代表的新民族精神。

——摘编自俞祖华《民族精神提振与中华民族复兴》

根据三位模范人物语录事迹,并结合社会主义探索时期的相关史实,评析材料二的观点。
2024-05-04更新 | 8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临沂市河东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唐律疏议》原名《律疏》,又名《唐律》《永徽律疏》,是唐朝刑律及其疏注的合编,是中国历史上迄今为止保存下来的最早、最完整的古代成文法典,作为中国封建法制的最高成就,对后世及周边国家产生了深远影响。

篇目节选条款节选
户婚“诸里正,依令:授人田,课农桑”;“户内永业田,每亩课植桑五十根以上,榆、枣各十根以上”;“每丁,租二石,调丝、绢、绵三两……”;“诸卖口分田者,一亩笞十,二十亩加一等,罪止杖一百,地还本主,财没不追。”
职制“诸州岁别贡人”;“若别敕令举及国子诸馆年常送省者,为举人。皆取方正清循,名行相副。”“受财而枉法者,一尺杖一百,一匹加一等,十五匹绞。受财而不枉法者,一尺杖九十,二匹加一等,三十匹加役流。”
名例“谋反、谋大逆之人处绞,祖孙、兄弟皆配没”;“诸殴兄姊者,徒二年半,诸殴祖父母、父母,斩”“居父母丧,身自嫁娶、作乐、释服从吉徒三年”;“闻祖父母、父母丧,匿不举哀,流二千里。诈称祖父母、父母死,徒三年。”
根据上表信息,指出《唐律疏议》的史料价值并运用史料价值对表中所体现的唐代社会某一特征或现象加以说明。(要求:主题明确,史论结合,语言简洁,逻辑清晰)
2024-05-04更新 | 12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枣庄市第三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唐初,赋敛之法曰租庸调,有田则有租,有身则有庸,有户则有调。玄宗之末,版籍浸坏,多非其实。及至德兵起,所在赋敛,无复常准。赋敛之司各随意征科,自立色目,新故相仍,不知纪极。民富者丁多,率为官、为僧以免课役;而贫者丁多,无所伏匿。民旬输月送,不胜困弊,率皆逃徙为浮户,其土著百无四五。至是,炎建议作两税法,先计州县每岁所应费用及上供之数而赋于人,量出以制入。户无主、客,以见居为簿;人无丁、中,以贫富为差。居人之税,秋、夏两征之。其租、庸、调、杂徭悉省。

——摘自《资治通鉴》卷226

材料二   某一制度之创立,绝不是凭空忽然地创立,它必有渊源。早在此项制度创立之先,已有此项制度的前身,渐渐地在创立。某一制度之消失,也绝不是无端忽然地消失了,它必有流变,早在此项制度消失之前,已有此项制度之后影,渐渐地在变质。

——摘编自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提取材料信息并结合唐朝赋税制度改革的史实,分析说明钱穆的观点。
2024-05-02更新 | 12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青岛市黄岛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所有历史叙述在本质上都是对历史的解释,即便是对基本事实的陈述也包含了陈述者的主观认识。人们通过多种不同的方式描述和解释过去,通过对史料的搜集、整理和辨析,辩证、客观地理解历史事物,不仅要将其描述出来,还要揭示其表象背后的深层因果关系。通过对历史的解释,不断接近历史真实。

下表所示为秦汉史部分关键词

“秦统一”“郡县制”“汉承秦制”“推恩令”

——摘编自《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

结合所学知识,运用以上四个关键词,以“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建立与巩固”为主题写一则历史短文。(要求:紧扣主题,观点合理;史实准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晰,合乎逻辑)
2024-05-02更新 | 17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青岛市黄岛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论述题 | 较难(0.4) |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劝学歌

如图为1909年,山东省滨州学务公所编写的《劝学歌》。

当今停止科举,遍立各项学堂。初等实为基础,学科部有定章。修身读经讲经,国文算术亦详。历史地理格致,体操身躯坚强。五年照章毕业,学问书算优长。纵然不愿仕进,仅足持家营商。若是求取功名,宜入高等学房。资格不求甚高,但能作文数行。愿入即速来入,无须观望彷徨。监督教员学董,翘起学务改良。平日谆谆告诚,煞费无限周章。谕令努力为学,不必修饰服装。休染下流恶习,举动有乖义方。书物均须爱惜,切勿任意毁伤。堂长教习勤谨,常戒请假抛荒。四年学成毕业,得奖声显名扬。我今还有数语,奉告五路四乡。但愿学生父兄,临行谆嘱勿忘。务令循规蹈矩,莫教习气嚣张。学校家庭兼育,行看材储栋梁。凡我州人子弟,勿负劝勉周详。

——据《直隶教育官报》(1909年第20期)

结合所学知识,以“《劝学歌》赏析”为题写一则历史短文。(要求:表述成文,叙述完整;立论正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条理清晰)
2024-04-30更新 | 13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山东省潍坊市高三下学期二模历史试题
论述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时代剪影

提取材料信息,以“时代剪影”为题写一则历史短文。(要求:表述成文,叙述完整;立论正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条理清晰。)
2024-04-15更新 | 51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济宁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4月月考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张之洞被誉为晚清第一通晓学务之人,他在教育方面的贡献是非常突出的。

时间

事件

1887

时任两广总督的张之洞奏请开办广东水陆师学堂各一所。聘请外籍教师任教,学生学习外语、制造、轮船驾驶、攻战、枪炮等课程。

1896

张之洞上呈《选派学生出洋肄业折》,提出选派已通西文之学生出洋肄业

1898

张之洞发表《劝学篇》,力倡新学,提出他最早的一个近代学制的构想:京师省会为大学堂,道府为中学堂,州县为小学堂。

1902

张之洞与湖北巡抚端方上奏《筹定学堂规模次第兴办折》,形成了湖北学制体系。

1903

张之洞等奏拟的《奏定学堂章程》颁布,规定:无论何等学堂,均以忠孝为本,中国经史之学为基……而后以西学瀹(渗透)其智识,练其艺能,务期他日成材,各适实用。

1905

张之洞等官员联名奏请清政府立停科举,提出科举一日不停,士人皆有侥幸得第之心……学堂决无大兴之望,获准。

——摘编自苑书义《张之洞与中国近代化》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近代张之洞教育活动”,自拟论题,进行评述。(要求:史论结合,论述充分,逻辑严密,表述清晰。)
2024-04-09更新 | 19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枣庄市薛城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