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选择性必修1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9 道试题
1 . 1829年,美国总统杰克逊上任后仅三个月就免去近千名官员,选拔了一批忠于自己的亲信担任政府要职。对此,纽约州参议院威廉·马西辩解说:在政治上要像在爱情和战争上一样公平,肥缺属于胜利者所有。这一现象(     
A.有利于政党政治的公平公正B.有利于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
C.有利于政府工作的廉洁高效D.有利于巩固执政党的统治地位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2 . 为了抑制教皇卜尼法斯八世的权力,1302年,法王菲利普四世第一次把第三等级召来参加议会,亦即“全国的大会”,这就是“三级会议”。对该议会的召开解读正确的是(     
①确立了国王有权征税的原则   ②标志着法国进入议会君主制阶段
③瓦解了法国的封君封臣制度   ④其中城市的市民代表享有议政权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①②④
3 . 中古法国的三级会议没有确定召开日期及频率,召开与否由国王根据自己的需要而定。它往往是在国王需要征收新税或需要各等级代表的支持处理一些重大问题时才召开。对此解读正确的是,中古法国三级会议的召开(  )
①适应了强化王权的需要                                      ②标志着法国进入议会君主制时期
③确立了国王有权征税的原则                                ④奠定了法国君主立宪制的基础
A.①③B.①②③C.②④D.②③④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旌表一词源于《尚书·毕命》的旌别淑恳,表厥宅里,意为识别善和恶,标志善人所居之里。旌表制度滥觞于先秦,到明代发展为较为完善的旌表制度体系。明初天下州县各邑里普建申明、旌善二亭,民有善恶,里老书之亭侧,教之于民,以示劝惩。洪武元年颁布诏令:凡孝子顺孙、义夫节妇、志行卓异者,有司正官举名,监察御史、按察司体覈,转达上司,旌表门问。明代政府详细规定了旌表规范,如对妇女守节年龄的规定:民间寡妇,三十以前,夫亡守制,五十以后,不改节者,旌表门问,免除本家差役。洪武初年,政府为表彰新乐县刘孝妇对婆婆的悉心照顾,遣中使赐衣一袭、钞二十锭。根据相关历史资料统计,明代由中央政府下诏旌表的节烈女性就达三万五千余人,占历代旌表节烈女性人数的百分之七十。

——摘编自张晓辉《明代旌表制度初探》

材料二   新中国建立后各时期劳模评选概况

19491956

1950年“全国工农兵劳动模范代表会议”是建国以来的首届劳模大会,评选出了新中国第一代劳模,主要侧重于表彰革命战争中已逝的英雄和烈士以及在新中国建设过程中积极生产的先进工作者。

19561966

“技术革命”作为重点被提出,劳模评选开始从强调体力劳动转为强调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这一时期的劳模人物中工人阶级占大多数,农民所占比例相对减少。

19661976

强调“塑造好无产阶级英雄典型”,劳模人物的评选主要在于“忠诚”,突出政治品质。

19781992

1979年党中央提出关于“模范”和“先进”的理论判断,强调先进生产力的优秀代表;1982年我国将奖励劳模写入宪法;1989年后,国务院规定每五年表彰一次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劳模奖励办法重新恢复为精神奖励和物质奖励相结合。

19922002

20世纪90年代以来,涌现出大批为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贡献的劳模。在认定促进企业发展的劳模时,更注重“深化改革、改善经营管理”。全国劳模中既有体力劳动者又有脑力劳动者,也包括文化、体育界的突出贡献者。

20022012

2005年全国劳模评选开始,第一次将进城务工人员及民营企业家列入评选范围,将劳模人选在全国范围内进行公示,注重增强评选结果的公信力,鼓励群众积极参与劳模评选。

——根据郭莹《建国以来中共劳模评选的历史演变》整理

(1)根据材料一概括明代旌表制度体系的特点,并对该制度进行简要评价。
(2)根据材料二提供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任选两个阶段的劳模评选进行解读说明。
5 . 下表是建国初期(1950—1957年)中国进出口贸易总额计划完成情况(单位:亿元),对表格信息的解读正确的是新中国(     
1950年1952年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
1953年1954年1955年1956年1957年
进出口国别总额合计41.5464.6180.9284.72109.8108.65104.50
苏联及人民民主国家其中:苏联13.94
12.86
52.50
40.44
62.44
47.82
69.39
49.07
90.16
68.02
81.60
57.91
77.00
51.86
亚非及西方国家其中:西方国家27.60
14.87
12.11
1.59
18.48
7.08
15.33
5.01
19.64
7.42
27.05
9.69
27.5
11.37

A.外交坚持“一边倒”外交方针B.向社会主义的过渡顺利完成
C.积极参与世界经济秩序重建D.对外贸易打破意识形态界限
2023-05-01更新 | 94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第一中学2023届高三4月月考历史试题
6 . 如表是中古西欧主要法律的汇总,表明(     
法律类型法律解读
教会法是一种与宗教生活紧密相关的神权法
封建法是关于封建领主和封臣之间关系以及依附土地占有关系的法律体系
王室法是一种王国普遍适用的普通法
庄园法是调整封建庄园内部庄园主和农民之间的关系以及农业生产关系的法律
城市法是关于城市基本制度和市民生活的法律
商人法是在11世纪、12世纪的城市自治运动中形成的
A.法律呈现多元化的特征B.封建法律体系的逐步完善
C.法律促进世俗权力强化D.教会法是其他法律的纲领
7 . 如表为清咸丰同治时期(1851~1874)财政收入趋势表。对图表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①政府财政支出剧增需要另辟财源   ②财政收入的增加缓解了统治危机
③中国经济的半殖民地化程度加深   ④农业不再是国民经济的主要部门
A.①③B.③④C.②③D.①④
2023-02-18更新 | 94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第一中学2023届高三2月月考历史试题
8 . 与其他文明不同,罗马法的诞生是以世俗的名义发表《十二铜表法》为标志,而且这部法律经过立法“委员会”多年的考察与磋商才最后确定发表。当其实践与法规发生冲突的时候,罗马人总是会选择解决实际问题而非遵守既定条款。上述内容集中反映(     
A.条款多变B.解读随意C.理性务实D.体系缺失
9 . 下列是关于中国共产党开展政权建设的两则史料,对其解读最为合理的是(     
◆在我们边区政府中,共产党员和其他党派的人士,以及无党无派的人士,都很亲密的合作……非共产党员都同样有职就有权,使工作得到更大的发展
◆村和县的议会出现了,村选是整个制度的基础,由边区参议会选举政府,这真正代表了中国的一种革命,农民第一次走进了政府机构
A.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受到广大农民欢迎
B.抗日民主政权团结抗日力量,激发了民众参政热情
C.人民民主专政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
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保证了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21-22高三·全国·课时练习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0 . 对如图的解读,正确的是(     
A.明朝边疆管理呈现出与内地一体化趋向
B.鞑靼曾两次突破长城深入内地包围北京
C.长城是当时地域文化交锋交汇的主要屏障
D.瓦剌刺俺答汗接受明朝册封并恢复扩大互市
2022-12-20更新 | 119次组卷 | 3卷引用:重庆市西南大学附属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