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选择性必修1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65 道试题
1 . 战国时期地主阶级兴起,各诸侯国掀起了变法的热潮,其中秦国的商鞅变法效果最为显著,这一时期的变法主要适应了(       
A.新兴地主阶级的需要B.维护广大商人利益的需要
C.维护周武王统治的需要D.维护奴隶阶级利益的需要
2024-04-11更新 | 4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年内蒙古自治区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历史试题
2 . 1942年1月2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通过《关于抗日战争土地政策的决定》,指出:“在实行减租减息之后,又必须实行交租交息。”这一政策(     
A.剥夺了地主的土地所有权B.消除了国共之间的分歧
C.解决了根据地的经济困难D.团结了各抗日阶级阶层
2024-04-01更新 | 77次组卷 | 2卷引用:2023年广东省第二次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题历史试题
3 . 隋唐时期,____使出身社会中下层的读书人通过相对公平的考试参与政权,中国古代选官制度逐渐走向成熟与完善。据此可知,横线处应为(     
A.察举制B.九品中正制C.三省六部制D.科举制
4 . 战国时期,各国为了富国强兵,纷纷进行变法。其中某诸侯国的变法是这一时期最为彻底的一次变法,重农抑商,奖励军功(     

A.①B.②C.③D.④
2024-01-18更新 | 31次组卷 | 2卷引用:北京市普通高中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学业水平测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秦的统一代表着一个具有明确政治制度的庞大帝国和明确地理区域的广大国土和民众,促使中国各民族产生融合智慧、发展共同文化的伟大理想。下列历史现象符合该观点的是(  )
A.郡县制代替分封制B.禅让制代替王位世袭制
C.内阁制代替丞相制D.土地私有制代替井田制
6 . 元朝,中央委派官员代表中书省处理地方事务,逐渐形成常设机构,称为行中书省,简称行省。这一制度(     
A.缓和了阶级矛盾B.清除了民族隔阂C.维护了国家统一D.抑制了土地兼并
2024-01-08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2023年7月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历史试题
7 . 《人类简史》使用了“逃走的国王”“胜利的议会”“权利法案”“其他重要法律”“政党”“内阁的兴起”“内阁的发展”“近代内阁”等标题,叙述了近代某国革命与制度的确立过程。该国家是(     
A.英国B.法国C.美国D.德国
8 . 1985年,英国撒切尔政府宣布,压缩社会保障费用,规定只有低收入家庭才能享受产妇津贴、死亡津贴,取消洗衣和供暖津贴等内容。此做法(     
A.有利于减少政府财政开支B.扩大了社会保障的范围
C.说明英国已经消灭了贫困D.有利于提高妇女的地位
2023-12-19更新 | 60次组卷 | 26卷引用:河南省南阳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7月月考历史试题
9 . 1982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进入新阶段。(      )
2023-12-05更新 | 4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年湖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历史试题
10 . 下表是联邦德国制定的部分法规、制度和措施。据此可知,联邦德国(       
时间法规、制度和措施
1950年恢复养老保险制度
1961年制定联邦社会救济法
1974年颁布失业救济条例
1985年实施子女抚养假制度,并发放抚养费
A.重视对社会保障体系的构建B.调整了产业政策
C.克服了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D.改变了社会结构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