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选择性必修1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 道试题
1 . 北魏孝文帝在位期间多次召集群臣,议定律例。他主张削繁复之律令,除严酷之立法,或从简从宽,或“忽死从流”,高倡“营国之本,礼教为先”;曾下诏限制拷掠(拷打),案件处理要“宜速决了,无令薄罪久留狱犴(牢狱)”。其上述举措(       
A.表明了儒学持续向基层渗透B.表明了礼、法开始走向结合
C.体现了灵活务实的民族政策D.体现了德主刑辅的法律原则
2024-03-21更新 | 127次组卷 | 5卷引用:辽宁省葫芦岛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一模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   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是国家的统治工具,着眼于防范与惩处。中国古代法律最早成文于春秋时期,确立于秦,成熟于隋唐。礼法结合是中华法系的重要特点,如图是中华法系的脉络图。



(1)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概括西汉以来中华法系的演变历程。
(2)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中华法系的影响。
3 .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发表重要讲话,指出:“要打破老框框,勇于改革不合时宜的组织制度、人事制度”“关键要健全干部的选举、招考、任免、考核、弹劾、轮换制度”。在这一思想指导下(     
A.现代中国公务员制度从此开始推行B.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
C.中国的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迅速展开D.我国干部录用工作进入规范化轨道
4 . 中世纪后期,封建贵族的骑士仍占据着军事上的垄断地位。从14世纪初开始,国王们就力图摆脱这种封建军队,建立自己的军队。他们在城市和自由农民中间,甚至于从其他国家招募步兵。这一变化(     
A.有利于君主国家的建立B.是市民阶层斗争的完全胜利
C.强调了主权国家的地位D.标志着封建贵族统治的终结
5 . 1855年和1870年英国政府两次颁布了文官制度改革法令,规定由独立于党派之外的文官委员会来主持考选事宜,公开竞争、择优录取,文官不受选举与执政党更迭影响,不得参与政治活动和盈利性经济活动。这些改革(     
①有利于英国政治运行的稳定   ②推动英国责任内阁制的形成
③削弱并杜绝英国政府的腐败   ④形成了文官政治中立的原则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6 . 如图为大盂鼎,是研究西周分封制和社会状况的重要史料。它记录了周康王向孟讲述文王、武王建国的经验,告诫孟耍忠心辅佐王室,承担各项义务。这说明(     
A.周天子加强对地方的控制B.统治集团的内部等级森严
C.周王实现了权力高度集中D.“家天下”局面正式形成
7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吴晓林、岳庆磊《皇权如何下县:中国社区治理的“古代样本”》

材料二   近代以来,西方各国在继承地方自治传统的基础上,加强了对基层治理的管理。美国建国后,基本保持了地方自治的传统,乡镇是最基本的地方自治单位,承担着除司法之外的所有公共服务功能。法国大革命后,形成了以自治市镇为基层单位的制度,每个市镇的市长和市议会都由普选产生,市长同时对中央政府和本地选民负责。1835年,英国您布《市政法案》,确立了英国近代自治市制度。法案规定自治市政府和议会都由当地选民选举产生,地方征税所得也由自治市自主开支,但必须接受选民监督。

——摘编自部编版《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基层治理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西方基层治理变革的原因。
2024-01-15更新 | 72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葫芦岛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8 . 一条鞭法施行后,明神宗始设矿监税使,征收矿税和其他杂税,但在皇帝的直接授命下,其税收“袛充皇上私藏,而未曾镏铢佐国”,由此可知,该官职的设置(     
A.延续和发展了重农抑商政策B.具有近代资本主义色彩
C.冲击了国家财政的常规收入D.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9 . 西汉太初三年(公元前102年)李广利伐大宛获胜,次年汉朝设置使者校附,率效百士卒在渠犁、轮台一带屯田戍守:神爵二年(公元前60年)前后,西汉创制了相当于内地“郡”一级的西域都护府(治所在乌垒城),统一管理天山南北屯戍与军政事务。这体现出(     
A.西汉边疆治理具有延续性B.西域地区政治制度的完善
C.汉代民族认同观念的加强D.少数民族地区封建化实现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0 . 1904年,清廷颁布癸卯学制,商务印书馆旋即出版“最新教科书”。最新教科书借鉴日本教科书的体例,在国内首次按课程门类分级分册编写,并配套出版分科分级“教授法”,成为中国近代史上第一套成功的新式教科书,被认为是中国现代教科书的发端。这表明,商务印书馆(       
A.重视国民科学知识教育B.开启了中国教育近代化历程
C.是清朝维护统治的工具   D.肩负了开启民智的时代使命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