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选择性必修1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605 道试题
1 . 粉壁是宋元时期政府传布政令的重要载体,一般位于衙署、寺观、通衢、闹市等流动量较大的人群聚集处。此举(     
宋元时期关于粉壁内容的部分文献记载
出处描述
《苏轼文集》愿公明以告诸邑令佐,使召诸保正,告以法律,谕以祸福,约以必行,仍录条粉壁晓示,且立赏召人告官。
《宋会要辑稿》今欲县委县丞, 如均税事体,置丁税一司…仍抄录人名, 逐乡置粉壁,大字书写, 晓示通知每岁一易。
《通制条格》(元)违犯之人,初犯痛行断最,于门首泥置粉壁, 书写过名。若三年改过,许令除籍。
A.推动了乡约与法律的合流B.维护了基层社会稳定
C.完成了法律的体系化建构D.提升了社会治理能力
昨日更新 | 1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武昌区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5月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司马光认为“取士之道,当以德行为先,其次经术,其次政事,其次艺能”。从社会实践上看,明初在选用官吏方面,把德行作为选任官员的首要条件。洪武六年(1373年),朱元璋下诏求天下贤才,强调司察举贤才必须“以德行为本,文艺次之”。康熙帝在《治国圣训》中深刻阐述了“德”的重要性,他指出,“国家用人凡才优者固足任事,然秉资诚厚者亦于佐理有裨”,“朕听政有年,见人或自恃有才辄专恣行事者,思之可畏。朕意必才德兼优为佳,若止才优于德,终无补于治理耳”。

——摘编自于学强《中国古代德才兼备的用人标准的实现制度及其启示》

材料二

近代,由于懂得洋务而又愿意经营洋务的人才实在太少,由李鸿章等人自己兴办的新式学堂在短时间内不可能培养出大批受过西式教育的人才,赴美留学计划由于保守派的极力反对最终半途而废,李鸿章等人不得不利用身边现成的人才。只要是懂得一点洋务或者对自强运动抱有兴趣的人,李鸿章都委派他们从事各种活动,在选拔过程中,是否具备某种才能和是否胜任该项工作往往成为选拔的首要标准。例如:台湾首任巡抚刘铭传,早年曾从事海上贸易,后来成为安徽地方团练首领,后受到李鸿章的赏识而成为淮军名将。担任台湾巡抚期间,刘铭传建立学校、铺设街道、架设电线、建立邮政局、铺设台湾至福州间的海底电缆、修筑铁路。被李鸿章重用的盛宣怀、唐廷枢、朱其昂等人在担任轮船招商局总办期间多次被人弹劾,批评者说他们中饱私囊、任人唯亲。

——摘编自闫虹珏《从德才兼备到唯才是举——近代传统人才培养任用机制的转变》

材料三

1968年,英国在工党政府主持下,对其传统的文官制度进行了某些改革,其中一项重要内容即是改变只强调“通才”的方针,更多地吸收专门人才。1978年,英国文官队伍中的专家已达40500人,比1968年增加了一倍。美国在此方面的突出特点是强调文官应具有专业技术,录用了许多博士。教授担任高级文官,素有“专家行政”之称,据1978年统计,美国90%的部长助理都有大学学历,其中一半人有硕士和博士学位。据1979年日本人事院统计,中央政府机关50多万公务员中,高校毕业生占90%,内阁中也有许多经济学家担任要职。另外,法国在选录文官时也特别注重“专才”。

——摘编自崔斌《西方国家文官制度述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古代人才选拔注重德才兼备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李鸿章重用新式人才的影响。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20世纪60年代西方国家文官制度改革的意义。
昨日更新 | 39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重庆市高三下学期5月大联考历史试卷
3 . 公元前4世纪,雅典五百人议事会每2名议事会的议员中就有1名候补人,如果议员受审查则要被取消资格,或官员在任期内死亡,他们便接替职位。在资格审查时,无论有没有人提出指控,议事会或陪审法庭都要对受审人逐一表决,也可能取消他们的任职资格。这反映出古代雅典(     
A.民主监督制度较为健全B.选官流程比较规范
C.注重培育群众权利观念D.司法审判程序严格
昨日更新 | 96次组卷 | 4卷引用:2024届河北省保定市九校高三下学期二模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4 . 1950年,政务院颁布《商标注册暂行条例》,对商标申请、审查、注册等内容进行了规定。1954年,中央工商行政管理局开始对所有未注册商标进行登记,于1957年推出《中央工商行政管理局关于实行商标全面注册的意见》。这些做法(     
A.旨在保障市场经济的健康运行B.促进了三大改造的顺利展开
C.有利于探索社会主义法制建设D.强化了政府干预经济的能力
昨日更新 | 98次组卷 | 4卷引用:2024届河北省保定市九校高三下学期二模考试历史试题
5 . 在1937年11月陕甘宁边区的乡、区、县普选中,有70%的选民参加了选举。晋察冀边区在1940年大选时,参选乡民的比例在70%以上,中心地区的平山、灵寿等县达90%以上。上述数据可用来说明(     
A.统一战线阶级基础扩大B.工农民主政权得到了巩固
C.基层自治体制趋于完善D.根据地动员能力日益增强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6 . 殷商统治者自称“受命于天”,把自己的统治假托为“上帝”的命令。周人灭殷后吸取殷亡的教训,认为“天命靡常”,即“天命”不是固定不变的,能否享有“天命”,取决于君主是否有良好的道德品质,能否保民。这一思想变化反映出(     
A.原始民主政治的影响B.民本思想的萌发
C.统治者道德修养提升D.神权政治的衰微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盐汽水是预防人们在高温环境下热痉挛的功能性饮料。20世纪50年代初,我国从苏联引进盐汽水,并为其制定了特殊的税收优惠政策。尽管当时盐汽水的利润低于甜汽水,汽水生产厂仍将它的生产置于首要位置;还有一些高温工矿企业自行建立盐汽水生产车间。上述现象(     
A.展现大规模经济建设的成果B.反映了当时重工业落后的局面
C.受到“一边倒”政策的影响D.彰显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昨日更新 | 48次组卷 | 8卷引用:广东省广州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一模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路易十四(1638——1715)……初步实现了政治、司法和财政的统一,把系统的地方封建贵族最终降为中央政权的附庸,使之不再构成民族分裂的隐患。在专制王权卵翼下并借助重商主义而日益壮大的资产阶级,则逐渐形成堪与两个特权等级角逐的政治力量……然而,由于路易十四多年从事领土扩张……长期的征战损害了民族经济生活;工业发展落后与英国,贸易和航运远不如荷兰,广大农村呈现停滞景象。法国的创伤被掩盖在“太阳王”的桂冠之下……愈加激发了一部分先进人士追求信仰和思想自由,崇尚理性和科学,从而催促了“启蒙世纪”的诞生。

                                                                             ——摘编自张芝联《法国通史》

材料二   拿破仑进入马德里,以解放者的姿态对居民说:“我取消了异端裁判所……我取消了封建特权……一切特殊的裁判权都是攫取的,是违背国民权利的”。西班牙神甫与居民的对话:“我的孩子,你告诉我你是哪国人?”“感谢上帝,我是西班牙人。”“谁是我们幸福的敌人?”“法国人的皇帝。”

——摘编自米涅《法国革命史》

(1)根据材料一,指出路易十四时代推动法国民族国家进程的因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概括拿破仑战争对欧洲文化和欧洲政治形势的影响。
9 . 1356年,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查理四世发布“黄金诏书”,宣布正式建立选帝侯制度,即皇帝须由七大封建诸侯选举产生。这表明该国(     
A.皇权进一步加强B.封建化程度加深C.开启民主化进程D.与教会进行对抗
7日内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市云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适应性月考(九)文综试题-高中历史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秦汉时期,由于简牍书写不便,更因形体繁重,运输保管不易,乡吏具体负责户籍的编造,县吏主要起监督、审核作用,户籍的正本放乡,副本呈县。由于乡吏是郡县任命,俸禄微薄,工作上经常有私派加征、盘剥百姓的行为。东汉末年,战事频繁,人口流动加剧,户籍散乱。魏晋时期,随着技术的进步,户籍转由县廷编造,并由县上报郡、州,直至中央政府。隋唐则彻底废除乡吏,继续强化以县廷为中心的治民方式。

——摘编自张荣强《从户版到纸籍:战国至唐代户籍制度考论》等

材料二   宋代,主户“均为五等”,施行五等分户制,并据户等征收赋役。客户在法律上具有独立的良人身份,在户籍管理上有自己的专属户籍,并未附籍于主户。此外,州县还编制丁籍,对象涵盖主、客户,以全体男性为统计范围,登记姓名、年龄,不计财产,主要是为了征发夫役和科派身丁钱。与唐代相比,宋代的未成年男性已经不再承担徭役。当发生饥荒时,朝廷也会依据丁籍存恤百姓。

——摘编自戴建国《宋代籍账制度探析》

(1)根据材料一、指出魏晋时期户籍编造主体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代户籍制度的作用。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