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选择性必修1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魏晋时期,律令儒家化是最重要的变化,法律以亲属之间的尊卑亲疏作为量刑的重要原则之一。唐高宗永徽年间修订颁布《永徽律》,之后又对律文逐条解释,撰成《永徽律疏》,即《唐律疏议》。

——摘编自《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材料二   新中国成立以来编纂民法典基本历程

年份

主要内容

20世纪五六十年代

1954-1956年,新中国着手起草第一部《民法典草案》。此后,由于发生“整风”“反右”等政治运动,被迫中断。1962-1964年,虽完成《民法典草案》,但因“四清运动”而中断。

20世纪七八十年代

1979年,我国第三次起草民法典,1985年,随着改革开放日益深入,民事生活越来越活跃,于1986年颁布民法通则。

20世纪九十年代

1992年,邓小平发表南方谈话,确定了改革开放的方向。随后,与之相适应的担保法、合同法等单行法相继制定。

21世纪

随着中国经济与国际接轨,民法典的起草加快,2017年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2020528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摘编自梁慧星《中国民法典编纂的几个问题》等

(1)阅读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魏晋时期儒学入法的原因,并指出《唐律疏议》在中国古代法治史上的地位。
(2)根据材料二,归纳指出新中国成立后编纂民法典基本历程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我国推动形成统一民法典的有利因素。
2024-04-03更新 | 9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教能教育科技集团有限公司2023-2024学年高二3月月考历史试题
2 . 殷商时期,统治者崇拜鬼神,认为鬼神可以主宰世间一切。西周统治者则认为天命不是固定不变的,上天并不永远保佑某一个王朝的统治,只有怀保小民,才能得到天的佑护。这一变化(     
A.反映了等级秩序崩溃B.体现了治国思想进步
C.确立了宗法分封制度D.开启了民主主义先河
2024-03-31更新 | 27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育才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3月月考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160年,四川总领所调利州路民夫3万余人转运军粮, “令诸州守贰以民间产力高下品差(田产)……民间一夫之费为七八十千,雇夫以行者又倍”。孝宗时在四川“巴、蓬、剑、阆,上自三等,每户有出一夫者,出两三夫者”。淮南地区,据黄翰所言, “起夫一事,官司敷之税户,税户抑勒佃户。……佃户以为投之死地,父子夫妻相顾号泣而后行”。南宋法条规定: “其支移(民户将税粮送往指定地点)非急切及军期,而人户愿纳支移物价、脚钱者,听。” “诸人户税租应付他处输纳、而愿就纳本县者,转运司量地里、定则例,令别纳实费脚钱。”

——摘编自柳平生等《南宋时期摊丁入亩演进轨迹及内在机制考析》

材料二   “摊丁入亩”制度自康熙末年首先在广东、四川试行,雍正二年起在直隶正式实行,之后相继在各省推行。到乾隆四十二年,贵州实行“摊丁入亩”,全国基本上完成了这一赋役制度的改革。同时,各地在实行“摊丁入亩”制度的过程中,也进行了清理土地和统计人口的工作,并在雍正十二年重修了《赋役全书》,使清政府更好地掌握了全国的土地和人口情况。从推行后的税率看,一般地多丁少的省份摊丁银税率低;丁多地少、人口密集地区摊丁银税率高,所以原则上是“原税重者加税轻,原税轻者加税重”,各省整体税负相对均衡。

——摘编自王郁琛《“摊丁入亩”制度的历史透视与现实启示》


(1)根据材料一,概括南宋力役征调的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清朝“摊丁入亩”制度能够顺利实施的历史原因。
2024-03-25更新 | 14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教能教育科技集团有限公司2023-2024学年高二3月月考历史试题
4 . 唐朝时期,御史台下设三院。(台院)侍御史主要掌纠举百僚及入阁承诏、知、推、弹、杂事;(殿院)殿中侍御史掌殿廷供奉之仪,检查朝班时百官之仪态行履;(察院)监察御史“掌分察百僚,巡按州县,狱讼、军戎、祭礼、营作、大府出纳皆领焉”。据此可知,唐朝(     
A.监察机构的权力和范围得到扩大B.通过台谏合一强化皇权
C.中枢机构设置遵循分权制衡原则D.监察机构职责分工明确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5 . 1289—1304年,在英国辛德雷克庄园中,农民之间的诉讼多因被告满足原告的诉求而在庄园法庭外解决,只有31%的诉讼最终通过庄园法庭裁决。庄园法庭在裁决农民之间纠纷时往往强调情理而非法律。据此可知,该庄园法庭(     
A.以保护农民利益为宗旨B.主要处理庄园主和农民的纠纷
C.重视维护庄园秩序稳定D.依据大陆法裁决庄园经济诉讼
2023-08-28更新 | 4340次组卷 | 39卷引用:北京市第九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3月月考历史试题
6 . 在西欧中古时期的受封仪式上,受封者把双手放在封君手中宣誓:“我效忠和依附于您,正如仆人须忠于主人。”其后到君把封土的象征物授予封臣。由此可以看出(     
A.封君是社会的统治阶级,而封臣不是B.封君封臣制度造成西欧的分裂
C.封臣从封君处领取土地,须效忠封君D.受封者不可再将封土授予他人
2023-08-06更新 | 229次组卷 | 4卷引用:北京市育才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3月月考(选考班)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中世纪的欧洲庄园有公共牧场、草场、林地或池塘,供全体居民使用,还拥有绝大多数的农具和牲畜,一般不从外界购买商品。这体现欧洲庄园经济的特征是(     
A.自给自足B.等级森严C.自由开放D.外贸发达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封建主义”这个词已被用来描述一种政治制度,在欧洲部分地区得到发展。适时,中央政府分崩离析,在个人责任创造的种种私有等级秩序下,私人接手了公共职能、义务和特权。据此推断,西欧中古时期的封建制度(     
A.中央集权明显B.权利义务割裂C.等级色彩浓厚D.特权阶层消亡
2022-09-27更新 | 288次组卷 | 3卷引用:北京市第八十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阶段检测历史试题
9 . 从1712年开始,康熙帝规定以后“滋生人丁,永不加赋”;雍正帝统治时期,开始推行“摊丁入亩”政策,将丁银并入田赋并形成了一种新型赋税征收制度。这表明清朝统治初期(     
A.政府着力调整生产关系B.国家财政面临严重困难
C.百姓要求改革赋税制度D.社会经济得到恢复发展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1910年9月,清末立宪运动的议会准备机构资政院设立。10月3日,资政院召开了第一届常会,《剪辫易服与世大同》《剪除辫发改良礼服》两项议案获得决议通过。此后,一场声势浩大的席卷全国的群众性剪辫运动展开。这说明()
A.剪辫易服具有革命色彩B.清政府对全国失去控制
C.政治变革推动习俗变化D.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