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选择性必修2 经济与社会生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7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印度铁路,利润流向何方?”

                                —摘编自【韩】宋炳建《图说世界经济史》
文艺作品往往是一个时代的写照。探究上述材料,围绕“铁路对印度的影响”自行拟定一个具体论题,并加以简要阐释。(要求:论题明确,逻辑严密,史实准确,表述清晰)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解读史料,获得历史认识,探寻史料表象背后的意蕴,是历史学的魅力所在。下表为近代前期上海地区的社会流行语汇。

类别社会流行语汇
商行文化鞠躬、英蚨、领事厅、买办、十里洋场、酒楼、影院等
饮食习惯番菜、洋餐、自来水等
服饰爱斯头、高丽布、旗装、香水、一字襟坎肩等
用品用具自由车、洋车、轮船、自鸣钟、电线、电报、德律风(电话)等
娱乐活动马戏、影戏、赛车、赛马、跑狗等

——摘编自陶垠霖《近代上海竹枝词民俗语汇及社会流行语汇研究》

阐述从上述材料中发现的历史现象,并得出一个结论。(要求:现象源自材料,结论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伦敦居民死于天花的比例从1771—1780年的每年5‰以上,下降到1801—1810年的2‰,到1831—1835年,则下降到0.83‰。

——摘编自T.H.马歇尔《工业革命时期的人口问题:争议现状评述》

材料二   由二等面粉制成的重8磅11盎司的面包,价格为1先令的时候,每个贫穷和勤劳的人为了他自己的生计,或由他本人或其家庭的劳动提供,或者从济贫税中补助,每周必须得到3先令的生活费;供养他的妻子及家庭每个其他成员需要1先令6便士。

……

以此类推,按面包价格涨落为依据来确定他们的生活费,(即是说),以1先令为基数,在1先令以上,面包每涨1便士,对每个穷人本人来说得3便士,对其家庭每个其他成员来说得1便士。

——摘编自济贫决议(1795年)

材料三   英国人口死亡率的变化

年份

1751—1760

1761—

1770

1771—

1780

1781—

1790

1791—

1800

1801—

1810

1811—

1820

1821—

1830

1831—

1840

死亡率(‰)

30.3

30.0

31.1

28.6

26.9

23.9

21.1

22.6

23.4

——摘编自D.V.格拉斯《英格兰和威尔士的人口和人口运动》

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解读材料三中的历史现象。(要求:明确指出历史现象,解读时要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晰)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世纪快要结束的时候,西方社会岌岌可危,但又最终走出了这一局面。在具体分析西方是如何从危机中走出来之前,要先明确现代西方成长的三条基本线索,建立起西方近百年走向的基本框架:第一条线索是国家崛起,基本政治框架的重塑;第二条线索是社会崛起,新的二元结构形成;第三条线索是市场崛起。资本主义飞速成长。这三条线索不是齐并进的,它们有时合作、有时撕扯、相互缠绕、相互塑造,每条线索都存在几种不同的细分模式。顺着这个思路可以推测出,现代化的实现路径其实有很多种。

——摘编自李筠《西方史纲:文明纵横3000年》

根据材料并运用所学相关世界史知识,提出一个观点并进行论证。(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逻辑严密)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土豆VS蒸汽机,哪个更伟大?

全球物种大交换过程中,土豆传入欧洲。18世纪60年代,经济学家亚瑟·扬游历英格兰东部时看到了一个即将进入新时代的农业世界。因为土豆如此高产,以食物热量的标准来衡量,其最实际的结果就是令欧洲的食品供给增加了一倍。在土豆种植国,常常发生的饥荒几乎消失了,一条长达2000英里的种植带从西边的爱尔兰一直延伸到了东边俄罗斯的乌拉尔山脉,土豆的到来终于使这片大陆能够为自己供应正餐了。

在亚瑟·扬之后数年,亚当·斯密注意到,爱尔兰人除了土豆没有什么可吃,却依然能够保持身体健康,因为吃土豆,他们也是欧洲营养状况最良好的人,营养状况得到改善的人们,不再会轻易被那个年代最大的杀手——传染病——害死了。亚当·斯密得出结论:“同样数量的耕地将会养活多得多的人口,人口将会增加”。事实证明,土豆被引进欧洲一个世纪后,欧洲人口总量大概翻了一倍。后来有经济学家说:“土豆的引进对近代时期的影响堪比蒸汽机的发明”。

——摘自查尔斯·曼恩《1493:物种大交换开创的世界史》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就“土豆VS蒸汽机,哪个更伟大?”提出自己的见解,并加以说明。(要求:见解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清晰。)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工业革命后西方建筑与城市理论发展史(部分)

时间

代表性事物

特点

18世纪60年代开始

巴黎万神庙等

古典复兴,仿罗马风格

18世纪末19世纪初

(拿破仑帝国时期)

巴黎星形广场凯旋门等

罗马帝国风格,外观上雄伟、壮丽,内部采用华丽的装饰

19世纪初

欧文的新和谐公社

中间设公共设施,周围为住宅,附近有工场与作坊,村外有耕地、牧场及果林

19世纪初到70年代

英国国会大厦

仿中世纪哥特风格,浪漫主义建筑的代表

19世纪中叶开始

英国世博会水晶宫、巴黎埃菲尔铁塔等大量应用钢铁结构,建造快速,造价低廉,结构极为稳定

19世纪90年代开始

苏格兰连芬南混凝土高架桥等钢筋混凝土建筑物的应用,大大提升了建筑物的强度

19世纪末

霍华德的田园城市理论城市和乡村生活的结合,城市中有大量的森林、运河、花园,环境极佳
上述材料是18世纪下半叶至19世纪末西方建筑与城市理论的典型代表。选取材料的某些方面,提炼出西方近代城市规划或城市建筑发展的特征,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简要阐释。(要求:从材料中归纳特征,史论结合,史实准确,逻辑清晰。)
2023-06-21更新 | 73次组卷 | 2卷引用:海南省2023届高三选择考模拟(八)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人们会借助于当下所有可用的智力资源对疾病作出解释。医学走过了从巫术到宗教、哲学以及最后到科学的漫长道路。医学充分参与了自然科学的伟大崛起.借此.它变得远比过去更加有效。在新的医学科学中,文明已经铸就了一件武器.人类可以用它来努力把自己从疾病的古老束缚中解放出来。然而,把健康状况的改善全都归功于医学科学则大错特错。还有另外一些因素.也扮演了同样重要的角色。

1681-1855年伦敦人口年度死亡率数据

时间

人口

年度死亡率(每千人)

1681-1690年

530000人

42%

1746-1755年

653000人

35%

1846-1855年

2362236人

25%

——摘编自[美]亨利•欧内斯特•西格里斯特《疾病与人类文明》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以这一时期英国伦敦人口变化为例,提炼论题,并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晰。)

2023-05-21更新 | 155次组卷 | 4卷引用:海南省2023届高三选择考模拟(六)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摘编自符跃鑫、陈影影等《19852010年中国沿海城市人口密度时空变化》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图中提取信息(整体或部分),并作简要阐释。(要求:史论结合,史实准确,逻辑清晰,论述合理)
2023-05-10更新 | 180次组卷 | 3卷引用:海南省2023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孙中山曾说:“交通为实业之母。”以下是某一知名学者就有关交通问题所写的著作目录。

目录

第一章船、汽车、火车:近代交通新格局
第二章新式交通与现代经济:以乡村社会为中心
第三章新式交通与近代城市化:一个起步的动力
第四章近代战争与新式交通的发展:以抗日战争为中心
第五章新式交通与社会观念;以时间观念为中心

—摘编自丁贤勇《新式交通与社会变迁——以民国浙江为中心》


围绕“历史上的交通”,请选择目录中的一章或多章的历史信息,自拟论题,展开论述。(要求:主题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2023-04-06更新 | 272次组卷 | 4卷引用:海南省2023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B卷)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国家成就主要表现
德国引领第二次工业革命大力兴办现代教育;出现了施莱登、施旺、爱因斯坦、普朗克等著名科学家;创造了电力与电器、汽车、石油化工等一大批新兴产业。
美国抓住第二次工业革命契机赶超欧洲,引领第三次工业革命派遣大批留学生前往德国学习并引进德国先进教育理念,促进本土教育改革;二战期间,引进大批欧洲流亡科学家从事科研和教育工作。
日本抓住第二、三次工业革命的机遇,快速崛起明治维新时期,向西方学习先进的科学技术,工程技术能力不断提升;美国引发信息技术革命,日本奋力追赶,确立科学技术创造立国战略,提出“5030个诺奖计划。
根据材料并结合世界近现代史的相关史实,以“科技强国”为主题,自拟论题,并予以论证。(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条理清晰)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