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选择性必修3 文化交流与传播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40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当代中国人若要在思想上安身立命,不得不面对两类强大的资源;一是传统,二是西方。在全球化的语境下,领悟古典命题的现代意义,使过去的智慧在今天的生活空间中依然有力地延伸,而古典新意的思维方式便成为我们认识自己,融入世界的一种可能性,或是一类艺术常识。”对材料最恰当的理解是
A.领悟古典文化的现代意义是艺术常识B.融入全球化已是中国历史的发展趋势
C.弘扬传统文化只能与现实意义相结合D.继承传统文化精华才能更好融入世界
2018-04-03更新 | 603次组卷 | 21卷引用:新疆阿克苏地区库车市第四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2 . 魏晋南北朝时期人口的流动,既有居住在边地的少数民族向中原地区流徙,也有中原地区的汉族人口纷纷外迁。据《晋书·文帝纪》记载,当时“归附”的少数民族人口达“八百七十余万口”之多。材料反映魏晋南北朝时期人口迁徙的主要特点是
A.由北向南迁徙
B.迁徙涉及阶层广和规模大
C.加速南方开发
D.政府组织和被动迁徙并存
2017-10-02更新 | 770次组卷 | 33卷引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克苏市高级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卷
3 . (2017年北京卷)猜谜语是民众喜闻乐见的娱乐形式。下图所列谜语出现于晚清,其内容
谜面谜底
生涯在镜中照相处
海军
成汤国旗商标
为他人作寄书邮达尔文
唐顺宗传位太子立宪
A.折射出民众接触的西方文化元素趋于多样
B.表明了西方文化的影响仅停留在器物层面
C.反映了中国古典文化受到广大民众的冷落
D.可佐证全盘西化观念盛行于大众日常生活
2017-08-04更新 | 2890次组卷 | 50卷引用:新疆伊犁州伊宁市第四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4 . 孔子主张“克己复礼”“为仁由己”。朱熹对“克己”作如下解释:“克”意为“胜”,“己”指的是“身之私欲”。这种解释(     
A.将人性置于天理之上B.以满足个人欲望为目标
C.完全曲解孔子的本意D.与孔子本意不完全一致
2017-08-04更新 | 3206次组卷 | 89卷引用:新疆哈密地区第二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10月月考历史试题
5 . 《礼记》中说:“六十者坐,五十者立侍,以听政役,所以明尊长也。六十者三豆,七十者四豆,八十者五豆,九十者六豆,所以明养老也。民知尊长养老,而后乃能入孝弟(孝悌)。”对此理解准确的是
A.孝悌以尊长为前提B.孝是儒学核心内容
C.儒学强调三纲五常D.儒学维护封建等级
6 . 迄今为止,在中国境内发现东罗马帝国金币及仿制品计40多枚。这些金币跨越两个世纪(408~610年),其中新疆出土5枚、宁夏4枚、青海2枚、内蒙古2枚、甘肃1枚、陕西8枚。这说明当时
A.中国在对外贸易中占有一定优势
B.政治动乱并未完全阻隔陆路贸易
C.黄金已成为国际贸易的主要货币
D.西北地区是中国对外贸易的中心
2017-06-12更新 | 1133次组卷 | 28卷引用:新疆阿克苏地区库车市第四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7 .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普罗塔戈拉说:“人是万物的尺度”。苏格拉底说:“认识你自己”……孔子说:“仁者爱人,克己复礼。”;“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
材料二 伏尔泰说:“欧洲的王族和商人发现东方只晓得追求财富,而哲学家则在那里发现了一个新的精神与物质的世界。”他赞美孔丘“只诉诸道德,不宣传神怪。”他相信儒学是最好、最合人类理性的哲学,并以中国为理想国,提倡以中国文化为标准。……孟德斯鸠、卢梭则指出真实的中国根本不如尊孔人士想象和描述的那么美妙,他们对中国文化,尤其是无制衡的专制主义进行了猛烈的抨击和揭露。
—— 庞忠甲 《论儒学的国际影响》
材料三 中国的传统文化自汉以来,是以儒学为中心的文化架构,一直被我们认为是世界上最好的文化,但是到了晚清出现千年未有之文化危机……从晚清开始,中国社会就是一个不断重建文化自信心的过程,这种文化自信心的建设包括物质层面、制度层面和精神层面。
——廖保平《铁屋里的大国突围》
材料四 一种文化既有其民族性,又有时代性。……吸收外国文化,进行文化交流,就是保持文化的时代性。自20世纪以来,出现了一种提倡“全盘西化”的观点。……今天的中国,对西方的了解远远超过西方人对中国的了解。
—— 季羡林《东学西渐与东化》
(1)据材料一,概括中西文化的异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些文化差异对中西方政治体制产生怎样不同的影响?
(2)据材料二,指出欧洲思想家对待中国文化的两种不同观点。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两种不同观点的相同立场。
(3)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近代中国社会是如何从物质方面、制度方面、精神方面来“重建文化自信心的”。
(4)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推动“今天中国对西方了解”的主要因素并谈谈你对中西文化交流的认识。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8 . 1949年12月,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颁布《关于统一发布中央人民政府及其所署名机关重要新闻的暂行办法》,规定所有公告和公告性新闻均由新华通讯社统一发布.这一举措的目的在于
A.建立起高效的新闻宣传网络
B.实现信息传播业的结构性调整
C.便于及时通报国内国际形势
D.建立集中统一的新闻宣传制度
2016-11-27更新 | 1401次组卷 | 15卷引用:新疆乌鲁木齐市第八中学2020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真题 名校
9 . 春秋时期,孔子兴办私学,学生来自士农工商各阶层。这一做法
A.打破了贵族垄断教育的特权
B.瓦解了宗法分封制度
C.动摇了周王室的统治基础
D.适应了诸侯争霸战争的需要
2016-11-27更新 | 4469次组卷 | 115卷引用:新疆石河子二中2018-2019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卷
10 . 1820-1939年间广东沿海某乡居民离乡谋生情况统计表
时期乡民迁出总人数迁至他乡种田人数迁至城镇做工或经营小商业人数出国从事工商业人数
1820-1849292900
1850-18797215498
1880-1911156011838
1912-1939473077396

①百余年间,该乡居民迁居方向由农村到城镇、由国内到国外。
②导致乡民迁居谋生的原因是中国被打开国门,自然经济解体。
③导致乡民职业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近代经济的兴起。
④第四个时期出国谋生的人数激增,主要原因是国内社会长期动乱,日本帝国主义入侵。
以上分析正确的是(        )
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