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选择性必修3 文化交流与传播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5 道试题
1 . 有学者根据公元前3世纪的纸草文献对早期托勒密埃及的家庭情况作过统计,发现希腊语取代埃及语成为官方语言,人们用希腊语交谈,书写文章、信件。这反映了当时(     
A.北非地区出现纸草文献B.埃及人放弃了文化传统
C.希腊人统治着埃及地区D.希腊化时代埃及的情形
2 . 历史上,正是由于意大利利玛窦以及一批来华传教士的努力,使得西方世界在新航路开辟之后认识了一个文化深厚的中国,也让中国知识分子开始关注一个不同文化的西方。由此可见,利玛窦等人的行为(     
A.促进了东西方间的文化双向交流B.开启了西方文化侵略先河
C.揭开了中意两国友好交往的历史D.促进了西学在华广泛传播
3 . 16世纪后、天花等传染病开始在美洲肆虐。调查显示,仅18世纪70年代,至少有30%的西海岸印第安人死于天花。1780年,天花在密苏里河流域的印第安人中大流行,死亡率极高。这一时期,传染病的肆虐(     
A.刺激了欧洲殖民者到来
B.加速了美洲原有社会的解体
C.推动了三角贸易的兴盛
D.抑制了西方殖民活动的开展
4 . 据《礼记》记载“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后礼”,周代统治者提出了“皇天无亲,惟德是辅”、“民之所欲,天必从之”等思想,这反映了(     
A.分封体制影响广泛B.先秦思想一脉相承
C.民本思想源远流长D.统治理念逐渐转变

5 . 近代以来,魏源讲“师夷长技”,洋务派讲“中体西用”,严复则在《论世变之亟》中写道:“我四千年文物声明(名),已涣然有不终日之虑。”据此可知,当时(     

A.文化忧患意识增强B.发展洋务成时代之需
C.传统观念根深蒂固D.政治改良被提上日程
6 . 据考古发现,我国新疆出土的一件蜡染棉制品,图案是中亚、西亚地区的神祇——伊什塔尔女神,而其头后背光处印有印度文化因素;吐鲁番曾出土了北朝至隋唐时期以点蜡作纹的培缬(一种丝织品)产品。这些发现(     
A.反映了中华文明的传播B.说明印度文明影响广泛
C.证实了新疆是我国疆土D.表明丝路文化多元共生
7 . 明中叶,王阳明景仰朱熹等大师讲学于书院,认为书院可“匡翼夫学校之不逮”,并在龙冈书院、阳明书院、敷文书院等多所书院讲学二十余年,追随者甚众。该时期书院的兴盛(     
A.巩固了程朱理学的地位B.有利于文化的保存与传播
C.反映了思想控制的放松D.表明私学教育已成为主流
2023-04-18更新 | 193次组卷 | 4卷引用:新疆哈密市第八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8 . 下图是1860--1970年美国移民情况变化的曲线图,其中①②两个时段分别是移民的最高峰和最低谷。出现①②处情况的原因分别是(     

                                     美国每年移民人数(1860—1970)
A.美国取得独立并进行扩张;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
B.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霸主;法西斯势力的威胁
C.美国工业产量跃居世界前列;经济大危机的影响
D.美国内战后南北统一市场的形成;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2023-02-09更新 | 1282次组卷 | 21卷引用:新疆哈密市第八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9 . 随着殖民侵略不断深入,英国的文化侵略还是对印度产生了两个深远的影响: 一是它首次为印度各地的人们提供了一种共同的语言和一种共同的文化背景;二是不可避免地使印度产生政治上的自觉性和自治要求,一批受过西方教育的人,利用欧洲的思想意识攻击英国的统治,并组织了一个民族主义运动。对英国文化侵略的正确理解是(     
A.印度的民族文化被同化B.推动了印度的文化重构
C.导致印度排外主义盛行D.阻碍了对印度殖民进程
10 . 下表为某学者在研究古代历史过程中搜集整理的史料,据此可知,他研究的主题是
史料1印欧人在进入西亚、西欧、北欧和印度的广大地区后,与当地居民融合,发展成为新的居民
史料2古代印欧人在大规模迁徙中,与所到地区农耕民族交融,导致了新的文化区域的形成
史料3匈奴人刘渊建立前赵政权,追尊蜀汉后主刘禅为孝怀皇帝,立汉高祖以下三祖五宗神主而祭之
A.人口迁徙促进区域开发B.民族交融推动文化认同
C.战乱频繁导致人口流动D.世界人口结构发生改变
2023-01-08更新 | 1058次组卷 | 23卷引用:新疆哈密市第八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