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7课 近代以来中国的官员选拔与管理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76 道试题
1 . 根据1913年《职员录》统计,在收录的556名县知事中,两年前即任县官者仅占13.9%,仍在原州县任职、职位未变者的比例则只有1.6%。这反映出(     
A.民国初年州县官员队伍的稳定B.辛亥革命冲击旧有的人事体制
C.北洋政府选官制度实现近代化D.晚清分裂割据的局势仍在持续
昨日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江西省高三5月高考适应性大练兵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2 . 以下为20世纪初的一份“报单”(官方向民间报喜的传单)内容节选(“X”处为缺字):“贵府少爷某某,今蒙钦命;头品顶戴赏戴花翎两广总督部堂袁,X品顶戴XX学堂监督某;会同考取为学堂XX学员一名,俟毕业后给以举人出身,知日荣升禄位。”该“报单”折射出(     
A.大众传媒的重要性B.维新变法的妥协性
C.预备立宪的虚假性D.社会转型的艰难性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科举夙为外人诟病,学堂最为新政大端。一旦毅然决然舍其旧而新是谋,则风声所树,观听一倾,群且刮目相看,推诚相与;而中国士子之留学外洋者,亦知进身之路,归重学堂一途,益将励志潜修,不为邪说浮言所惑,显收有用之才俊,隐戢(收敛)不虞之诡谋,所关甚宏,收效甚巨。且设立学堂者,并非专为储才,乃以开通民智为主,使人人获有普及之教育,且有普通之知能,上知效忠于国,下得自谋其生。

——袁世凯等《立停科举推广学校折》(1905年)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简要评价袁世凯等人的建议。
7日内更新 | 2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浙江省杭州学军中学高三下学期最后一次测试历史试题
4 . 据民初《最近官绅履历汇编》统计,江苏地区具有双重身份的“功名”之士情况如下表所示。这反映了当时(     
旧功名进士举人生员
新学历留学新学堂留学新学堂留学新学堂
占原功名人数(%)54.63.031.012.166.725.0
A.传统士绅阶层开始发生分化B.社会流动成员的身份范围广泛
C.江苏传统士绅阶层发展壮大D.社会传统价值取向发生了转移
2024-05-30更新 | 1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河南省部分重点高中高三下学期5月考前模拟考试文科综合试题-高中历史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1904年初,清政府颁布《奏定学堂章程》,统一全国学制,即癸卯学制。癸卯学制对学校体系、课程设置、管理通则等做了具体规定,直接把“尚武”与“忠君”“尊孔”“尚公”等内容定为教育宗旨。清政府这一举措(     
A.标志着科举考试制度被废除B.标志中国选官制度进入新阶段
C.以巩固君主专制为主要目的D.标志近代文官考试制度的建立
6 . 官员的选拔与管理是国家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社会治理的必要前提。下列关于中国近代以来官员选拔制度发展的标志性事件,对应正确的是(     
清政府设立学部学堂选官制度正式设立
《奏定学堂章程》颁布延续千年的科举制被废除
国民政府公布《考试法》文官考试制度的建立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通过公务员制度正式形成
A.①B.②C.③D.④
2024-05-30更新 | 27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杭州市联谊学校(“桐·浦·富·兴”教研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月考历史试题
7 . 1938年,国民政府规定“各机关需用人员时,得申请举行考试,并应于试期1个月前拟具办法由考选委员会转呈考试院核准举行”。并取消典试委员会和试务处的设置,考试由考试院派员办理,“其相当于普通考试者得委托各任用机关办理”。国民党的这些措施(     
A.为适应战时人才选拔创造了条件B.继承了北洋政府时期实行的文官制度
C.凸显出公务员的选拔具有开放性D.提高了官员文化素质和国家治理水平
2024-05-29更新 | 20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top二十名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调研考试历史试题
8 . 有学者认为:“1905年科举废除后,新式学堂激增,引发了由士子童生到学堂学生的集团式转变,庞大的新型学生群体很快从学堂走向社会,投身于社会的各种运动中去,从而引起了旧社会体系的结构性变动。”该学者旨在说明科举的废除(     
A.改变了旧式价值观念B.引发学生运动的高涨
C.推动了传统社会转型D.加快了民主革命进程
2024-05-28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2024届高考模拟预测历史试题
9 . 下图是一份民国时期的“省县公职候选人考试及格证书”正上方印有青天白日徽,其正文自右向左竖写,内容如下:“张泽民,年叁拾叁岁,男性,江西省武宁县公民,应甲种公职候选人考试,经检核及格,依省县公职候选人考试法第十条之规定,合行发给及格证书。”据图可知,当时(     

A.北洋政府铨叙局颁发此证B.国民政府公务员制度规范
C.甄别审查的措施非常严格D.民国政府废除了科举制度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科举夙为外人垢病,学堂最为新政大端,一旦毅然决然舍其旧而新是谋,则风声所树,观听一倾,群且刮目相看,推诚相与。……且设立学堂者,并非专为储才,乃以开通民智为主,使人人获有普及之教育,具有普通之智能,上知效忠于国,下得自谋其生也。其才高者固足以佐治理,次者亦不失为合格之国民。兵农工商,各完其义务而分任其事业。

—摘自张之洞、袁世凯《会奏请立停科举推广学校折》(1905年9月2日)

昨日在县,同人皆言科考一废,吾辈生路已绝,欲图他业以谋生,则又无业可托,将如之何?……日来凡出门,见人皆言科考停止,大不便于天下,而学堂成效未有验,则世道人心不知迁流何所,再阅数年又将变得何如,有可忧可惧之端。

—摘编自刘大鸭《退想斋日记》(1905年10月17日)

根据材料,结合相关史实,自拟题目,写一篇历史小论文。(要求:立论正确,史论结合,史实充分,逻辑清晰,表述成文。)
2024-05-24更新 | 2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强基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